初中化學在由“知識傳遞型”課堂教學向“知識建構型”的有效課堂教學轉型中,突破傳統(tǒng)的課型分類方法,代之以師生活動主體及教學內容為依據(jù)創(chuàng)建新課型,更有利于教師轉變教學方式,促進課堂教學改革。筆者創(chuàng)建了四種新課型,分別為:以學生自學、研討為主的自主學習課(包括新課和復習課),以實驗、教師講解釋疑為主的學習引導課,以學生合作為主的實驗探究課,以學生講評為主的練習課和試卷評析課。
筆者創(chuàng)建的四種新課型,凸顯了學生的主體性和學習方式,使教者清晰地感知在課改的今天,不同的學習內容和課型主要采取什么方式教學,以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有效建構知識。下面以具體闡述四種新課型在教學中的運用。
一、以學生自學、研討為主的自主學習課(包括新課和復習課)
現(xiàn)行人教版初中化學教材(以下同)中適合學生自學、研討的自主學習課有《空氣》《愛護水資源》《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等及復習課。此課型教學流程設計為:課前展示→激趣導入→建構知識→應用知識→知識延展。此類課型在建構知識環(huán)節(jié)以“問題”為依托,以學生自學、研討為主要學習方式,附之以教師適當?shù)狞c撥、講解。
二、以實驗、教師講解釋疑為主的學習引導課
《分子和原子》是學生從微粒角度認識化學的開端。本節(jié)知識比較抽象,難度也較大,學生不易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建構知識。下面以 《分子和原子》為例說明此課型中,教師如何通過多種方式和手段引導學生學習的。
(一)認識物質由微粒構成的
師:請你談談你對分子有 哪 些 認 識?
意圖:在學生充分說的基礎上了解學生的已有知識,更好地與所學知識建立起聯(lián)系,為學生搭建宏觀現(xiàn)象與微粒之間相聯(lián)系的橋梁。
演示實驗:品紅在水中擴散。
師:看到什么現(xiàn)象?說明什么?
播放動畫:品紅在水中擴散過程的微觀模擬。
師:請你描述品紅在水中是怎樣擴散的?
意圖:感知品紅是由分子構成的,其分子在不斷運動。
(二)學習分子的性質
1.演示實驗:分別把紅鋼筆水放入熱水和冷水中,觀察現(xiàn)象。說明什么?
2.日常生活中哪些現(xiàn)象能說明溫度越高,分子運動得越快,請舉例。
3.探究:分子運動現(xiàn)象
(1)資料:氨水易揮發(fā),揮發(fā)出氨氣,氨氣是由氨分子構成的,
氨氣溶于水又形成氨水,氨水能使酚酞溶液變成紅色。
(2)出示氨分子模型,感知氨分子。 圖1
(3)分步實驗:第一步,如圖1,向盛有約20ml蒸餾水的小燒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攪拌均勻,觀察溶液的顏色。第二步,從燒杯A中取出少量溶液置于試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濃氨水,觀察溶液顏色有什么變化。第三步,另取一個小燒杯C,加入約5ml濃氨水,用一個大燒杯罩住A、C兩個小燒杯,如圖1所示。觀察幾分鐘,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你能解釋這一現(xiàn)象嗎?
4.多媒體課件模擬此實驗,感受氨分子的運動,體會分子的行為。
5.列舉:在生活中,你了解哪些現(xiàn)象說明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 圖二
6.分組實驗:用注射器分別吸取等體積的空氣和水,然后用拇指堵住一端(如圖2所示),用另一只手用力推,你有什么感受?說明什么呢?
點評:本課新知學習環(huán)節(jié)首先從學生的已有知識出發(fā),讓學生說說對分子的認識。然后演示品紅在水中擴散并通過多媒體課件感知其擴散的微觀過程,而后觀看苯分子及硅原子的圖片,同時通過觀看各種分子及原子的模型,真切感知分子和原子的存在。
本課以實驗、圖片、模型、多媒體課件、講解、打比方等多種方式促進學生深入思考,引導學生不斷加深對分子的認識,學生在與教師互動中完成了知識的建構。此種課型如果放手讓學生自學,學生很難理解分子的存在,也無法想象分子的行為,單純記憶的知識都是表層的。因此,不同的課型采用的主要學習方式是不同的。
三、以學生合作為主的實驗探究課
化學實驗分為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活動及實驗專題?!读x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版)》明確規(guī)定,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應完成8個分組實驗。同時還有很多綜合性實驗,如物質的鑒別、除雜、制取、推斷等。還有一類與生產(chǎn)、生活關系很密切的實驗專題,如《干燥劑成分的探究》等。這類實驗探究題很寬泛,綜合性很強。
由于實驗教學的特殊性,此課型教學流程與前兩種設計有所不同。即為:課前準備→激趣導入→合作探究→小結提升→鞏固拓展。
四、以學生講評為主的練習課和試卷評析課
這種課型依然以學生為主。學生比較容易理解的習題,由學生核對答案并適當講解。而比較復雜的、典型的習題,學生自主思考、交流研討,然后學生講解,此時教師傾聽學生的想法,并適當啟發(fā)點撥,幫助學生理清思路,使學生在習題課上進一步鞏固知識,理解知識。基于這種課型的特點,其教學流程設計為:課前展示→激趣導入→習題講解→小結提升→鞏固拓展。
以上簡單闡述了在初中化學新課改實踐中,創(chuàng)建的四種新課型。通過課型的創(chuàng)新不斷調整教學方式,整合課程資源,優(yōu)化每種課型。如此創(chuàng)建新課型,有利于教師角色和課堂教學行為的轉變;有利于教師針對不同課型,采取適切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教師更好地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有效地建構知識。課型的創(chuàng)新從實踐操作層面有效地促進了課堂教學改革,促使教學質量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