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尤其是小學作文教學困擾著大部分語文教師。通常是老師在習作上花費了大量的心血,可學生卻怕上作文課,怕寫作文。習作水平的停滯不前,制約著學生的發(fā)展。通過幾年的作文教學,我總結出我們的學生在寫作文時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及自己的一些教學策略。
一、存在的問題
第一,學生沒有題材,無從下手或是局限于題目要求,為了迎合老師的要求沒有寫出自己心中的話。
第二,寫人物普遍使用“歌德體”,對他進行歌功頌得,用一些陳芝麻爛谷子的事情、語調(diào)來描寫,沒有突出人物的特點。通常使用轉(zhuǎn)述體,沒有讓主人公開口說出自己的話。
第三,選材不精不搭,主次不明確。
第四,觀察力不夠,沒有發(fā)掘到事物的亮點,一篇作文寫下來平淡無味,甚至是流水賬。
第五,語句平淡、好詞佳句很缺乏。
二、解決的策略
第一,加強學生說話訓練。
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寫作的發(fā)展。我們是壯、漢、苗三個民族混居的山區(qū),學生的交談多以民族語言進行,因此在習作時常出現(xiàn)方言與普通話的混搭。有的同學甚至心中有了想法但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為了改掉學生通用方言的現(xiàn)象,從低年級開始,我經(jīng)常在班上開展講故事比賽或是把你看到的或聽到的事講給同學們聽,出現(xiàn)方言時大家相互指正,相互學習。同時上好教材中的每一次口語交際課,讓學生先說一說,寫一寫,最后再評一評。時間長了,大家之間學會了交流,也學會了把心中的想法表達出來。
第二,培養(yǎng)學生寫話的興趣。
課程標準首先提出學生對“寫話有興趣”,與口頭語言比起來,書面語言要嚴格得多。書面語言要通過語言文字,通過符號來表達。因此所寫的每一個句子的意思就必須表達清楚,要通順、要完整、要連貫。低年級學生的寫話雖然篇幅不長,但寫話時,從用字到組詞,到連詞成句,再到聯(lián)句成段,一詞一句必須根據(jù)要表達的內(nèi)容,通過思考去組織語言,用文字寫下來。作文教學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書面表達的興趣,而且要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書面表達能力一步步提高的成績感。
培養(yǎng)學生寫話的興趣一是利用課文插圖,培養(yǎng)觀察能力。教學時,有時先看圖再學文,鼓勵孩子們?nèi)グl(fā)現(xiàn)自己觀察的東西與課文所寫的有何異同點;有時先學文再看圖,發(fā)揮想象,補寫課文,培養(yǎng)孩子們的觀察能力和想象力及求異思維。二是結合課文教學,教給觀察方法。三是留心觀察生活,爭當“小小觀察家”。只要留心觀察,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可以成為很好的寫話素材。四是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創(chuàng)造力的先導,小學低年級是想象的黃金時期,培養(yǎng)孩子們的想象能力尤其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我不約束學生,讓他們不受限制地想象。小學低年級的孩子想象力非常豐富,用這種方法教學,孩子們的學習激情非常高漲,孩子們在寫話過程中自然就充分發(fā)揮想像。說話、寫話訓練時,我鼓勵孩子們插上想像的翅膀,敢于想象,并學習從多個角度進行想象,培養(yǎng)了想象力和求異思維。同時,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們寫童話、寫幻想作文,鼓勵他們敢于想象,敢于創(chuàng)新。
第三,讓學生“亂寫”作文。
《語文教學大綱》中說:“小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nèi)容或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用恰當?shù)恼Z言文字表達出來?!背鯇懽魑模捎谑艿筋}目的限制,學生們都是被動作文,無話可寫,幾句話結束,而且病語連篇毫無句子可言,更有甚者抄作文選。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有計劃地讓學生看一看,說一說,寫一寫,或是讓他們拋開題目,寫自己想寫的,可以是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或是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隨心所欲的寫,不論長短。沒有了約束,學生的思維就寬了,語言也豐富了。而對于學習困難的同學,可以第一天只要求寫一句話,第二天寫兩句話,第三天累計增加……心中還有話的可以多寫。時間長了,學生有話說了再轉(zhuǎn)向半命題作文,最后逐漸向命題作文發(fā)展。
第四,通過閱讀積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杜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說明作文是建立在高品位的閱讀之中,作文的根本之路在于閱讀。新課程要求廣泛閱讀各類讀物,并加以量化:“課外閱讀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睍x多了,胸中列書萬卷,視野隨之開闊,在寫作時,就會構思,就會遣詞造句。
為了提高閱讀質(zhì)量,從二年級開始,我讓學生寫讀書日記,把每天看書學到的好詞佳句以日記的形式記下來,一周檢查一次。對于表現(xiàn)好的同學給予表揚,其他同學給予鼓勵和建議。隨著知識面的增加提高難度,教學生學會精讀、略讀、瀏覽、誦讀;鼓勵學生多記,記下名言佳句、精彩片段;指導學生多寫,寫自己的讀書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疑問。資源缺乏,我就讓學生集體到圖書室借書在班上交替閱讀,把班級的讀書活動搞得紅紅火火。
第五,加強作文的指導。
作文的指導很關鍵,它分為前指導和后指導,作文課是前指導,講評課是后指導,也是下一篇作文的前指導。
在作文課上,首先引導學生注意取材及題材間的搭配。其次,人物要找一個鮮明的特點來寫,盡量讓主人公張開嘴說話,再現(xiàn)場面,豐富內(nèi)容。在作文講評課上,教師只是引導者,好的句子引導學生積極評價,好在哪?為什么說它好?出現(xiàn)問題的句子,放手讓學生修改,教師適當點撥,通過對比,不斷進步。這樣既增強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自信心,真是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
第六,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新課程標準中強調(diào)指出:“注意讓學生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剛到的內(nèi)容寫清楚”。 我讓學生課余時間多參加社會活動,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新鮮有趣的事物,感受當代人的精神風貌,使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受到良好的社會風尚的熏陶、感染,感受生活的美好。這樣學生通過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耳朵獲取習作素材,習作的時候就只是一個回憶見聞的過程了。因此,教師要放手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維的起點。
我相信,只有學生心中有“底兒”,底氣足了,我們的作文教學之路才會走得輕松、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