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校的加強“師德建設”年中,我有幸就《論語》中的教育思想、為人處世之道、修身養(yǎng)性之道和全校教師進行了交流,借此機會也讓我系統(tǒng)的深刻的重讀《論語》。身為教師,在閱讀時本能的對論語中的孔夫子的教育理念備加關注。孔子教育學生時很少疾言厲色,他用和緩的、因循利導的、跟人商榷的口氣,這樣一種從容不迫的氣度,這樣一種謙遜的態(tài)度,其實不僅是教師,也是中國人的人格理想??鬃拥茏尤В渲匈t者七十二,他們猶如一粒粒種子,把孔子的生活態(tài)度和生活智慧廣為傳播,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教師。學生對老師的影響是終生的。魯迅先生對他的老師壽鏡吾先生極為恭敬,是因為壽鏡吾先生是一位極方正、質(zhì)樸、博學的人。魏巍小時候的老師蔡蕓芝先生最令他難忘,是因為在他幼時的眼里,他的老師是一個慈愛、公平、偉大的人。那么,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nèi)绾尾拍茏霾拍艹蔀樽寣W生喜愛的老師呢?
一、觸動心靈的思考
近日讀臺灣女作家張曉風的《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我感動于母親對孩子深深的眷愛。作為母親,揣著一顆殷切的心,帶著對教師無比的信任,而且是“以自己的兒女為賭注來信任”的,將她的“歡欣誠實又穎悟的小男孩”交給了學校,交給了教育。她直言不諱地追問教師:“你保證給他怎樣的教育?我的孩子會因你們得到什么呢?他會變得正直、忠信,還是學會奸猾、訛詐?”“多年以后,你將還我一個怎樣的青年?”我一再讀著這些語言,猶如讀著一個母親的心,靈魂在她的追問下感到無比震撼。母親交給我們的是一個鮮活的生命,而不是一件物品,我們用什么在若干年后還她一個優(yōu)秀的青年?我們用什么把一個個“歡欣誠實而又穎悟的”孩子“變得正直忠信”?我想,唯有愛心,父母愛子之心;唯有語言,動情動心之語言;唯有法,成就方圓之法規(guī),能“激勵、喚醒、鼓舞”生命之方法。
二、關于班主任工作的幾點體會
(一)用“心”
心,即愛心。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教師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的心靈。晶瑩剔透的露珠是美麗可愛的,卻有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滾落,就會破碎,不復存在。學生的創(chuàng)造心靈,就如同露珠,需要教師和家長的倍加呵護?!边@種呵護就是愛,他始于教師的愛心、真心和童心。愛學生,僅僅不訓斥、不指責、不苛求是不夠的,還必須讓學生感到老師的愛,感到老師的期望。一代先圣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就教誨我們:仁者愛人,“每個人都需要愛”這是我的教學法老師當年教給我的一句話,多年以后,在細細地品味中,這句話使我獲益匪淺。教育是對生命情懷的傾訴與關注的過程,是知識的構(gòu)建與生成的過程,是師生的世界彼此融合升華的過程。
心,即平常心?!敖獭迸c“學”是一個無功利的過程,“師”與“生”是一種無功利的存在,教師的平常心會讓一個教者的風度翩翩,儀表堂堂,充滿灑脫倜儻的人格魅力。多年的教學經(jīng)歷使我逐漸的感受到:認真地工作著,內(nèi)心才會覺得充實;站在教室里,忘我投入與學生融為一體,那才是快樂的;和學生一起徜徉在知識的海洋,領略其水波浩淼、氣象萬千,那才是幸福的。從同事身上我感受到了很多向上的東西:備課時集思廣益互相提醒,上課時盡心盡力力求完美,學生考試成績出現(xiàn)問題時,不是怨天尤人推卸責任,而是能反思自我,從自身的教學工作中查找原因,爭取更大的進步。他們的這種清新純樸扎實的工作態(tài)度深深感染了我。能在一個積極向上的環(huán)境中工作,人與人之間能坦誠相待,互相幫助,互相競爭,實在是一件快樂的事。
(二)用“話”
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說話的確是一門藝術。如果能在責備的話里帶上撫慰,批評的話里帶上贊揚,訓誡的話里帶上期望,懷著誠懇的情感和學生談話,一定能感化學生。即使我們做不到這一點,也要切記說話時面帶微笑、謙和有理、態(tài)度親切,不可主觀武斷、強詞奪理,不可舉止輕慢、危言聳聽、信口開河。盛怒之時不輕易發(fā)言,以免傷害學生,造成摩擦。
話,要說之以情。此處的“情“也是一種愛心。人是感情動物,在與學生的溝通中,教師要以情為重。尤其是對于犯錯誤的學生,如果我們能情真意切地和學生一起分析犯錯的原因,告訴他“別著急,慢慢來”教育效果將截然不同。作為教師,我們所說的每一句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顧及到學生的感情。要“以心換心”“以情移情”,不能“一意孤行”“惟我獨尊”。
(三)用“法”
法,即制度。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民主并不排斥法制,平等也不拒絕管制,對每一個學生都要有紀律加以約束,用制度加以限制。學校制度是保證學生健康成長的前提,同時也是學生獲得最大限度自由的前提。如果誰都想獲得超過制度的自由,那么誰都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因為一個獲得的絕對自由會影響其他人的自由。作為教師要學會用制度約束學生,用規(guī)范引導學生。
(四)用“理”
這里的“理”指的是理性的對待教師這一職業(yè)。其中內(nèi)省和慎獨,是教師師德修養(yǎng)的重要方法 。內(nèi)省就是自覺進行思想約束,內(nèi)心時時檢查反省自己的言行。孔子曾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吾日三省吾身”。(《論語·里仁》)教師以師德規(guī)范為準則,以品德高尚的人為榜樣,時時反省自己,就能少犯錯誤或不犯錯誤。慎獨就是在無人監(jiān)督,有做壞事可能的時候,不做壞事?!吧鳘殹币辉~源于《禮記·中庸》,書中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p>
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更應該努力加強自修養(yǎng),通過自我修養(yǎng),強化自己的道德意識,磨練自己的道德意志,并在實踐中把道德意志轉(zhuǎn)化為道德行為,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