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肺纖維化屬肺系病中疑難雜癥,肺纖維化一旦形成,就不可逆轉。羅玲老師通過中醫(yī)辨證論治,可明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及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 活血化瘀;化痰散結;肺纖維化
【中圖分類號】 R242 【文獻標識碼】 B
羅玲老師,重慶市中醫(yī)院中醫(yī)主任醫(yī)師,國家、重慶市名老中醫(yī),國家第四、五批師帶徒老中醫(yī)藥專家,從醫(yī)30余載,筆者在一年多的跟師過程中,發(fā)現羅玲老師運用活血化瘀、化痰散結法治療肺纖維化,療效較好,現將其經驗介紹如下:
1 肺纖維化的病因病機及治則治法
肺纖維化主要表現為進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難,氣短,乏力、咳嗽,心悸,面色灰暗、紫紺,舌質瘀斑青紫,脈浮細微大。羅玲老師認為肺纖維化屬中醫(yī)“肺痿”及“肺痹”范疇,“肺絡痹阻”是肺間質纖維化的基本病機特點,“痰”和“瘀”貫穿于肺纖維化的整個病程[1,2]。亦認為肺纖維化屬本虛標實之證,本虛為肺脾腎虛、陰虛或氣陰兩虛,標實乃痰濁、瘀血[3]。認為肺纖維化早期以肺泡炎癥滲出為主,病機主要為痰結氣滯,主要表現為咳嗽;慢性遷延期以間質纖維化為主,肺泡間隔多有纖維結締組織增生和纖維化形成,初始主要為痰瘀互結,后期主要為肺脾腎虛,氣虛、陰虛或氣陰兩虛。主要表現為喘累、氣緊,故治療上早期主要為理氣化痰,中期給予活血化瘀,化痰散結,后期給予益氣養(yǎng)陰,補肺健脾補腎。因痰瘀阻絡是其共同發(fā)病機制,故分期論治、活血化瘀,化痰散結是治療肺間質纖維化的根本大法?;钛鏊幰匀?、莪術、桃仁、紅花、皂角刺、穿山甲為主,化痰散結以瓜蔞、半夏、浙貝、雞內金、鱉甲為主。痰熱甚者蘆根、天竺黃、苡仁、黃芩、魚腥草。肺陰虛者加太子參、麥冬、五味子,氣虛者加山藥、黨參、黃芪,陽虛者加補骨脂、肉桂。
2 醫(yī)案舉例
2.1 肺纖維化早期 以間質性肺炎為主,主要病機為痰結氣滯,治以理氣化痰散結為主?;颊選x,男,65歲,間質性肺炎。初診(2013年2月28日):因“咳嗽6天”就診?;颊呖人詣×?,咽癢、痰白粘稠、痰不易咯出,舌質紫暗、苔白膩、脈細。胸片示雙下肺間質性肺炎變。西醫(yī)診斷為間質性肺炎。中醫(yī)診斷為肺痹(痰結氣滯),采用理氣化痰散結,活血化瘀。處方:射干15g牛蒡子15g桔梗15g連翹15g紫菀10g桑白皮15g黃芩30g臘梅花15g木蝴蝶15g烏梅10g細辛5g、桂枝10g地龍10g皂角刺10g羅漢果10g浙貝15g百合15g黨參30g紅花10g。5劑,水煎服。
復診(2013年3月7日):咳嗽減輕、咽癢、咽有痰附著,舌紅、苔白膩、脈細。處方:全瓜蔞15g浙貝15g皂角刺15g厚樸10g射干15g桔梗15g桃仁10g地龍10g烏梅10g山豆根6g白芷15g川芎10g木蝴蝶10g制鱉甲20g羅漢果1個臘梅花15g黨參30g桑白皮15g。再服5劑后癥狀消失。
按:本患者屬間質性肺炎,主要表現為咳嗽?;颊咝误w肥胖,胖人多痰,痰阻氣滯,氣機不暢,故出現痰粘不易咯出,苔白膩。氣滯血瘀,故出現舌暗,治療上予以理氣化痰散結,活血化瘀,方中臘梅花、厚樸行氣,瓜蔞、浙貝、桔梗止咳化痰散結,紅花活血化瘀,皂角刺化瘀通絡,再加木蝴蝶、射干、牛蒡子利咽等,最后癥狀消失。
2.2 慢性遷延期 以間質纖維化為主,主要病機為肺脾腎虛,或氣陰兩虛。以補肺健脾補腎或益氣養(yǎng)陰為主,同時給予活血化瘀、化痰散結為主。
案1:黃xx,男,65歲,肺纖維化患者。初診(2013年6月3日):喘累氣緊,上坡及平路均累,食少,進食時汗多,鼻涕多,不咳,大便結燥,舌暗紅,苔白花剝,脈細弦。西醫(yī)診斷為肺纖維化,中醫(yī)辨證為肺脾兩虛,給予補肺健脾,采用玉屏風散加減。處方:百合15g浮小麥30g蘇子15g萊菔子15g京半夏10g砂仁12g黨參30g五味子12g黃芪30g白術15g防風10g補骨脂15g杏仁10g黃精30g沉香6g鱉甲30g海蛤粉15g淮山30g糯稻根30g。3劑,免煎。
二診(2013年7月1日):走路累減輕,僅于爬坡及上樓時出現,不咳,進食即汗出,汗多,流涕多,咽中有痰附著,舌質紫暗,苔薄白,脈細?;颊卟∏榘l(fā)生變化,屬于痰結氣滯,法當理氣化痰,換用三子養(yǎng)親湯、桔梗,浙貝等,另加地龍祛風。處方:陳皮12g杏仁12g辛荑花10g防風10g皂角刺15g蘇子15g萊菔子15g細辛5g地龍12g沉香6g白芥子10g桔梗12g京半夏10g海蛤粉15g浙貝15g冬花15g桂枝12g黨參30g淮山30g紫菀12g浮小麥30g百合15g靈芝15g。4劑,免煎。
三診(2013年7月8日):上坡氣緊,汗量減少,鼻涕減少,頸強消失,舌紅苔白膩,脈細。因方證對應,效佳,效不更方,首方2月后患者走路累進一步減輕,氣緊消失,鼻涕減少。咽中未覺不適。
按:本病屬肺纖維化,患者年老體虛,肺脾氣虛。肺氣虛,肺氣不能肅降,故出現喘累氣緊,上坡及平路均累。氣虛不能固表止汗,故出現進食時汗多。肺開竅于鼻,肺氣虛,故鼻竅不通,出現鼻涕多。氣虛不能推動血液及津液運行,津液聚而成痰,故出現血瘀及痰濁。肺纖維化屬本虛標實證,本患者本虛為肺脾兩虛,標實為痰濁及瘀血,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本患者就診初期以本虛為主,主要表現為肺脾兩虛,故給予玉屏風散益氣固表,健脾補肺,并加用蘇子、萊菔子降氣化痰,海蛤粉化痰散結、鱉甲軟堅散結,沉香納氣平喘。后期出現痰結氣滯,換用三子養(yǎng)親湯、桔梗,浙貝化痰,浮小麥收斂止汗。達到喘嗽平,汗自止的功效。
案2:周xx,女,78歲。肺纖維化患者。初診(2013年5月23日):喘累,休息及日?;顒尤缯f話時亦明顯,胸悶,氣緊,進米飯即咳,以干咳為主,胃脘痛,平素需吸氧,舌紅,少苔,脈細。西醫(yī)診斷為肺纖維化,中醫(yī)辨證:肺痹(氣陰兩虛),當以益氣養(yǎng)陰,給予生脈散加減。處方:太子參30g麥冬15g五味子15g天冬15g葶藶子15g大棗10g烏梅15g桔梗15g制鱉甲30g蘇子15g橘紅15g當歸15g肉桂10g蛤蚧粉1瓶玉竹30g桑白皮15g石斛15g地龍15g土鱉蟲10g澤蘭10g羅漢果1個前胡10g百合15g。5劑,水煎服。
二診(2013年5月30日):進食后咳嗽,喘累,口唇紫紺,口干口膩,飲水后減輕,無胸悶脹,氣緊,大便成形,夜尿2次。舌紅,苔白,脈細?;颊叱霈F口唇紫紺,口膩,此屬痰濕內阻,痰瘀互結,治當化痰散結,活血化瘀,故加用全瓜簍、浙貝、蜂房等化痰散結之品,三棱及皂角刺等活血化瘀,同時加用葶藶大棗瀉肺湯瀉肺平喘。處方:太子參30g麥冬15g五味子15g制鱉甲30g制龜板30g蘇子15g厚樸15g葶藶子15g萊菔子15g麻絨10g大棗10g桑白皮15g澤蘭10g土鱉蟲12g地龍12g三棱10g皂角刺12g陳皮12g全瓜蔞12g浙貝15g蜂房10g羅漢果1個靈芝粉1瓶。5劑,水煎服。
三診(2013年6月13日):服藥后喘咳減輕,痰少,腰酸,皮膚輕微瘙癢,舌紅,苔白,脈細??紤]患者年老,肺脾腎虛,加用淮山補肺健脾益腎。處方:制鱉甲30g制龜板30g全瓜蔞15g浙貝15g三棱10g莪術10g太子參30g麥冬15g五味子15g蘇子15g葶藶子15g大棗10g法半夏10g杏仁10g前胡10g厚樸10g靈芝粉1瓶,羅漢果1個百合15g淮山30g。6劑,水煎服。服后1+月患者喘累明顯減輕,咳嗽減輕,痰易咯出。皮膚瘙癢減輕,腰酸消失。
按:本案所患系肺纖維化,肺纖維化屬本虛標實之證,本虛為氣陰兩虛,標實乃痰濁、瘀血。治法以益氣養(yǎng)陰,活血化瘀、化痰散結為主,本案患者年老體虛,氣陰兩虛,肺氣虛,則主氣司呼吸功能失調,肺失宣發(fā)肅降,肺氣上逆,故出現咳嗽,腎氣陰兩虛,則腎不納氣,故出現喘累。氣虛不能推動血液運行,瘀血阻滯,故出現口唇紫紺。氣虛濕阻,濕聚生痰。本虛以氣陰兩虛為主,故以益氣養(yǎng)陰為主,采用生脈散加味,加以瓜蔞、浙貝、蜂房等化痰散結、鱉甲、龜板軟堅散結,三棱及皂角刺等活血化瘀,同時加用葶藶大棗瀉肺湯瀉肺平喘。蘇子降氣平喘,最后使患者癥狀減輕,喘咳好轉。
參考文獻
[1] 代海峰.肝纖維化從痰瘀論治探討[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07,23(12):800-801.
[2] 趙陽,周賢梅.肺纖維化研究機制概況[J].吉林中醫(yī)藥,2010,30(3):274-276.
[3] 董玉華.特發(fā)性肺纖維化的中醫(yī)研究概況[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09,30(10):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