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導入作為英語課堂教學的首要環(huán)節(jié),起著溫故知新和承上啟下的作用。有效的導入可以營造濃厚的英語學習氣氛,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引導學生運用所學英語進行交流,激發(fā)學習興趣,化解學生的焦慮,強化他們的求知欲。導入的目的在于“激活學生已有的相關背景知識,補充必要的、新的背景知識,啟發(fā)學生對有關話題的思考”?!巴瑫r也是為了學生歸納、總結(jié)已有的語言知識,如詞匯、句型等,從而為學生進一步學習新內(nèi)容、新知識作好鋪墊”。通過數(shù)年的教學實踐和積極探索,我就英語教學的導入這話題談談自己粗淺的看法。
一、英語課堂導入的誤區(qū)
(一) 時間過長,喧賓奪主
英語課堂導入花費時間過多,使導入顯得冗長,從而影響整節(jié)課的進程。畢竟,各種課堂導入方式的目的只是想方設法讓學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激起他們強烈的求知興趣,同時創(chuàng)造愉快的學習氛圍,使他們“愿意學”“樂于學”。如果過分地渲染導入部分,只會浪費后面教學主要部分的時間。教學過程的結(jié)構也是一個系統(tǒng)。導入、呈現(xiàn)、理解、鞏固和結(jié)尾五者是一個整體,缺一不可。時間安排也有重有輕,如果只重視課堂導入,而忽視其它環(huán)節(jié),那么,再精彩的課堂導入也不能達到預想的結(jié)果。反而有點頭重腳輕的味道。
(二) 偏離重點,中心不明
有些英語課堂沒有針對性,只是為了“導入”而“導入新課”。這樣就使得這節(jié)課一開始就中心不明,無法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反而誤導學生。
(三) 生搬硬套,過于牽強
有些英語課堂對于較沉穩(wěn)班級和較活躍班級的同一教材、同一內(nèi)容采用相同的導入方法,卻無法達到同等的教學效果。而有些課堂對同一個班級總是使用幾種老套的導入方法,讓學生感覺枯燥乏味。“導”無定法,切忌生搬硬套。
英語新課程標準強調(diào)“初中英語教學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fā)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人文素養(yǎng),增強實踐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闭n堂導入因人因時因地不同,方法多種多樣,不拘一格,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如下本人根據(jù)的教學實踐和平日的積累,針對以上所列舉的幾大誤區(qū)舉例探討一些解救方法。
二、英語課堂導入的方法
(一)設置情境,渲染氛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進入學習
利用多媒體制作和與教材相關的背景資料,借助影視片和教材里的插圖,教師設計相關問題,讓學生在感受其語境、產(chǎn)生心理共鳴的同時,積極主動參與,樂意運用所學英語知識進行協(xié)作、會話。并且時間不宜過長,3~5分鐘為宜。例如 (外研社七年級下)的Module12 Unit 1 我采用了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作為導入,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有如身臨其境,并對西方音樂有個初步的了解,教師緊接著就提問: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 引起學生產(chǎn)生懸念,引導學生進入下一步的學習。這激起他們強烈的求知興趣,同時創(chuàng)造愉快的學習氛圍,使他們“愿意學”“樂于學”。并且不影響下面的教學進程。
(二)根據(jù)學生認知,設計生活化提問,在導入中導出活力,建立概念框架
教師在充分把握、分析、了解學生現(xiàn)有知識的基礎上,調(diào)動學生當前的生活經(jīng)驗,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主動研究、主動實踐,抓住知識相互交叉的機會,導入新知識,讓學生一眼就能看出本課的中心。例如 (外研社七年級下)Module10 Unit 1的教學排在學生“五一”節(jié)之后,而學生剛度過“五一”假,對此,學生印象深刻,所以我提問:Where are you going on holiday? How did you go? What did you do?問題一提出,學生的話題就打開了,他們一個接一個回答,課堂氣氛馬上就調(diào)動起來了。(學生討論時間可設3~5分鐘)抓住生活中的機遇,讓生活實踐知識與課本知識緊密結(jié)合,能讓學生更快地感知本單元的中心話題。
(三)根據(jù)教材與學生的特點,巧妙運用適宜的導入方法
對于不同的教材和教學內(nèi)容,應采用不同的課堂導入方式;即使同一教材、同一教學內(nèi)容,課堂導入對不同的班級也要有不同的導入設計,使用不同的導入方法。這需要我們根據(jù)所教班級的具體特點,進行具體分析。如一般班級和較活躍班級的導入設計應有所不同。對于同一個班級來講,課堂導入的方法也要經(jīng)常變換,這樣才有利于保持學生的新鮮感。
三、小結(jié)
總之,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巧妙的教學導入,形式不拘一格,變化多樣,針對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應設計不同的導入方法,其目的就是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欲,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由“要他學”變成了“他要學”,課堂教學也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課堂教學的導入藝術是很值得我們研究探索的。我們應不斷提升自身素質(zhì),注意反省和更新科學觀和教學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