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民在《關于教育問題的談話》中指出:“正確引導和幫助青少年健康成長,使他們能夠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是一個關系我國教育發(fā)展方向的重大問題。教育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要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教育水平,不僅要加強對學生的文化知識教育,而且要切實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紀律教育、法律教育。老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作為政治老師,怎樣才能教好書,育好人呢?我認為,要通過教師的人格魅力,即教師個人的思想品質、知識才能、教學能力、意志品質等,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對學生產(chǎn)生影響,以達到教育的目的。下面就教師應具有的人格魅力淺談一二。
一、教師要具備優(yōu)良的思想品質
中學生正處在世界難和人生觀的形成時期,他們開始關心和評價人的精神世界和個性品質。教師的言行、品德、情操等自然是他們評價的重要內(nèi)容,而他們對政治教師的品格更為注重。學生從教師那里通過聽其言\觀其行而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老師的言行對學生的影響可能伴隨終身,所以,教師要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必須為人正直、正派,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用自己的浩然正氣影響學生,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用自己堅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去激勵學生,感染學生。
二、教師要具有崇高的愛生之心
魯迅先生說過“教育是植根于愛的”。師愛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從而使教育取得成功的前提和基礎,學生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
學生都有一個共同的心理特征,即人們常說的“向師性”。不管在任何場合,學生都希望老師能注意到自己,哪怕是瞬間熱情的注視,學生都會感到這是珍貴的、幸福的,都可能激發(fā)學生的向上心理。我們知道,每個學生都是有獨立人格的人,在人格上師生之間是完全平等的,每個學生都有自尊心的,都需要得到別人的尊重,別人的愛,能夠滿足他們的這一需要,就為在師生之間建立相容的關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要看到學生都有自我完善的愿望,都蘊藏著巨大的發(fā)展?jié)撃?,他們的每一點進步都要靠他們自己的努力才能實現(xiàn)。能夠領悟到這些道理的教師自然會做到尊重學生,熱愛學生??梢?,教師在授課中的情感及伴隨發(fā)出的語言,不僅能激活學生聽課的情緒,而且能增強說理性,可以收到感人至深的效果。教育中的一切技巧和方法,離開了師愛這一基礎將會變得蒼白無力,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核心,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只有熱愛教育事業(yè),熱愛學生,對學生懷有深情的愛、無私的愛,才能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生生活、學會勞動、學會做人,從而充分發(fā)揮師愛在教育教學中的巨大作用。
三、教師要有廣博的學識
要給別人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并且常滿常新。作為教師,要教學生,自己首先要有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現(xiàn)代科學的發(fā)展趨勢,是高度分化與高度綜合相結合,通而不?;驅6煌ǘ疾荒苓m應現(xiàn)代科學發(fā)展的需要。當前文、理科之間的融通,已成為高等教育發(fā)展的一個新趨勢,作為從事基礎教育的教師,更需要掌握豐富的文化科學知識,才能勝任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
教師全面掌握所任學科的基礎科知識和專業(yè)知識是完成教學任務的基本條件,也是合格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教師對本學科專業(yè)知識的掌握要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教師應明確思想政治課的特點及自身肩負的重任,要有強烈的事業(yè)心、使命感和旺盛的求知欲,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質。這包括先進的教育理論、淵博的專業(yè)知識和熟練使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從事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教師尤其應成為能夠捕捉有價值信息的快手、利用真實可靠信息的能力和善于吸納最新知識信息進行教學的高手。在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政治教師要善于接受新知識、新觀念,認真鉆研業(yè)務,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必須積極探索新時期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要勤奮學習、孜孜不倦,努力做到常識淵博,業(yè)務精良,既有精深的專業(yè)知識,又具有廣博的相關知識,還要具有堅實的理論功底和較強的業(yè)務能力。
這樣,系統(tǒng)豐厚的專業(yè)知識和相關學科知識能力使教師在講解時旁征博引,厚積薄發(fā),深入淺出,左右逢源,游刃有余,這樣的課學生才愛聽,這樣的老師才會博得學生的尊敬,對他們的全面發(fā)展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四、教師要有良好的性格特征
教師作為社會文化的傳遞者和塑造學生完美人格的工程師,必須要有較強的正義感、理智和維護真理的堅定信念,要有積極熱情、樂觀穩(wěn)定的情緒狀態(tài),還要有堅忍不拔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堅持性。
教師的情緒是一種重要的教育因素。教師的情緒要保持一種積極熱情、樂觀穩(wěn)定的狀態(tài),這就需要教師具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開朗豁達的良好性格、對己對人的寬容精神。當然作為一個普通人,教師也會有自己的喜、怒、哀、樂,也會有生氣、發(fā)怒的時候,關鍵是要讓學生明白老師為什么會這樣。
教師與其他人不同的一個地方就是,教師的情緒會對學生造成直接的影響。假如一個教師自己是自信的,那么學生從他的言行中會感受到自信的力量。教師對于一個自卑的膽怯的學生采取尊重的態(tài)度、鼓勵的方式,必然會改變這個學生對待自己的態(tài)度及處事的方式。一個溫和的、友好的、善解人意的教師會使學生易于親近。可以想象,一個具有如此良好性格特征的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一定能夠對學生產(chǎn)生巨大的感染力,從而取得更理想的教育效果。
由上可見,教學除了是一門科學、技術之外,它還是一門藝術。這門藝術的感染力、影響力,不僅來自于教學的內(nèi)容、方式方法,而且來源于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教師的人格示范作用對學生的性格品質形成與發(fā)展產(chǎn)生重大影響,所以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yǎng),提高教學水平,不要單靠口頭說教;要尊重熱愛、理解學生,與學生建立深厚情感,不要靠自我吹捧來維教師尊嚴,只有這樣,教師的人格示范在教學中才能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