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備課是一項極其細致且復雜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它是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也是提高教師群體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進行集體備課,將個人才智轉化為集體優(yōu)勢,共同提高教學質量,共同研究教學中的一般問題,保證教學工作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
本人通過多年的教學,懂得了集體備課的作用,好處。應該注意什么?如何才能使集體備課更好的行之有效呢?為此,集體備課是個人認真準備的基礎上進行集體研討的一種有效的教研活動。它能集中大家的才智,具有互補性,探究性,團隊性,開放性,資源共享性等。常言道: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要擁有一桶水,要給學生一?;鸹?,教師要擁有整個花海。隨著時代的進步、媒體渠道的增多、信息量的擴大,知識容量越來越大,思考問題越來越深,求知欲越來越難以滿足,對教師的傳道授業(yè)解惑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保證教師的思想跟上時代的步伐,擁有足夠多的水和足夠大的花海,學校倡導教師必須多舉行教研學習活動,多進行集體備課。進行集體備課,將個人才智轉化為集體優(yōu)勢,共同提高教學質量,共同研究教學中的一般問題,保證教學工作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其目的不是為了追求形式,而是為了追求效果,是教師富“水”添“花”的好辦法。
集體備課是集眾人智慧采眾家之長,加強集體備課可以提高教學效益,實現(xiàn)資源共享。集體備課對課程改革、學校發(fā)展、教師成長所起的作用不可否認,那集體備課的好處到底有哪些呢?
第一,能有效凝聚集體的智慧,能顯著提高教學效果。常言道: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以前上課前自己也認真?zhèn)湔n,但與集體備課相比,還是覺得通過集體備課后自己對學生傳授的知識點更多也更深刻。
第二,能顯著提高教學效果,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提高了,就能讓孩子學起來感覺輕松,而且覺得自己在很短的時間里卻能學到很多,學生從學習中就能找到一種成就感,從而也就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第三,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每一次集體備課都有一個主講人。作為一個人,都希望把自己最優(yōu)秀的一面展現(xiàn)給大家。那么每一個老師當自己是主講人時,他在集體備課前都會認真去背,常常是我們集體備課需要四十分鐘左右,但他查各種資料準備時間要幾小時,甚至更多。再有當你一個人課前備課時總覺得興趣不高,注意力不夠集中時,如果有同事講到你感興趣的話題,可能你就會忘記了備課,進行到與同事聊天當中去了。當你的課到了,不管剛才備的怎樣,你都要去上課了,這樣也影響了你的課堂教學效果。還有在集體備課時,參與對某個知識點進行討論時,那時你就會隨著集體的氛圍跟著積極地融入到討論的氛圍中去。所以不論從哪方面講,集體備課都能提高老師的積極性。
第四,能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集體備課是對教學工作進行全程優(yōu)化的教研活動,使教師在教學的認知、行為上向科學合理的方向轉化。自我鉆研、集體研討、分工主備、教后反思的過程,就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過程。這既有利于教師的揚長避短,更有利于教師在高起點上發(fā)展。
既然集體備課對我們的教育教學這么有效,那怎么樣才能使集體備課更好的行之有效呢?
首先,能大力促進學校的教育科研氛圍,在探究內(nèi)容上爭取新突破。內(nèi)容決定形式。沒有內(nèi)容,就無法有合適的形式。僅是地點的改變,無法突破原來的瓶頸困惑。新的內(nèi)容有哪些?我以為我們可以就一篇課文的知識點、素質點、能力點、挖掘點甚至考試基本點進行討論;可以就一種模式、一種教法、一個主題、一個預設與生成的可能等進行討論;可以讓某一個老師,在一定的時間里進行說課,這樣既可以鍛煉說的能力,也可以讓大家有所收獲。
其次,能夠更好地服務與教學,在討論范圍上爭取新擴大。不要把集體備課的范圍僅僅局限于教學設計、教學方法等,要想辦法在教學的有效性、教學智慧、教師語言等進行拓寬,在教學的反思、教學的環(huán)節(jié)的更改、教材的新解讀等方面有所擴大。把討論的范圍擴大了,新鮮感就有了,話題也會多了。其實只要大家坐在一起,相互交流,就是一種非常好的討論。有人曾戲言:校本教研怎樣做才有效?做個石桌,放些茶水,圍坐一起,互相敘說,就是最有效的校本教研。說穿了,這里強調的是討論范圍的問題。只要大家有興趣,有話題,教研就會有效。
再次,在座位上采取新方式。既然已經(jīng)坐在了教室里,何不把桌子搬一下,形成一個圓形,大家不分主賓就坐,這樣有利于大家的交流,有利于產(chǎn)生一種談論的效應。大家并排坐,或三三兩兩坐,很難形成一種良好的氛圍。
最后,能較好地落實課改要求,強化組織者的責任。討論中,組織者很重要。沒有組織者,就會出現(xiàn)無組織無紀律的情況。在集體備課中,備課組長要善于組織大家討論,要及時調整談話話題,時刻肩負起“引領者”“中心者”的作用。
教無定法,各有特長,教師不會備課,不稱為教師。在集體備課中教師要拿出自己真實的方法去備課:進行研討,交流,反思,總結,備課后反思。正確處理好個人鉆研與集體討論的關系;正確處理好備課與試講的關系;正確處理好骨干引領與培養(yǎng)新教師的關系。
總之,集體備課是一項極其細致且復雜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它是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提高教師群體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新課程條件下,抓好集體備課組的建設意義更為重大,我們要持之以恒地做好這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