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最佳路徑》這篇課文只有一個生字,怎么做連字成段?”
“是啊,不如直接造句就搞定了?!?/p>
“那怎么行?這么簡單,怎能體現(xiàn)我們的寫作水平?”
“不如和我們要寫的頒獎詞相結(jié)合進行小練筆吧?!?/p>
“好啊!很有創(chuàng)意?!?/p>
我們班正在進行“每課生字@連字成段”小練筆的教學探討研究。同學們總是為每課書的連字成段小練筆積極進言獻策。我們剛學《最佳路徑》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師格羅培斯在設計迪士尼樂園連接各景點的道路的設計方案時大傷腦筋,他設計的方案雖然修改了五十多次,仍不滿意。他路經(jīng)法國著名葡萄產(chǎn)區(qū)時,得知一位老太太葡萄園里的葡萄總是最先賣完。那是因為老太太因年邁無力料理,無奈想出了投幣摘葡萄的辦法。正是這樣一個辦法順應了人們自由選擇的心理,讓人們覺得這樣買葡萄既方便又實惠,因而給老太太帶來了好處。格羅培斯從老太太的無意之舉中看到了做事的道理,想到既然游樂園是為游人開放的,道路是為游人鋪設的,那游人就會選擇自己喜歡的景點和方便的路線。因此道路的設計就應該順應游人的意愿。于是他種草,提前開放樂園讓游人踩,就好比進行了一次民意測試。結(jié)果按踩出來的小道鋪的路,優(yōu)雅自然,既沒有人為設計的痕跡,又符合游人游覽的需要,科學的方法,帶來了好的結(jié)果。“給人自由,任其選擇”這樣順其自然的方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最終在1971年倫敦國際園林建筑藝術研討會上,迪士尼樂園的路徑被評為世界最佳設計。我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倫敦國際園林建筑藝術研討會”的情景,讓每個同學都做評委,共同評論這個“最佳設計”的產(chǎn)品,讓學生從中體會這個“最佳設計”是來自一個建筑設計大師的敬業(yè)精神,來自于一個透過表象看到本質(zhì)的智者的思考,來自于善于聯(lián)系,極富創(chuàng)造力的建筑藝術家的設計。
“格羅培斯的設計方案:寬,走的人多;窄,走的人少;沒人走的地方,不用設計?!?/p>
“這樣的路是行人自己走出來的,不僅美觀,而且保證了人們游玩時的方便、快捷?!?/p>
“設計路徑的方法不同尋常,這樣的設計是順其自然的,看來在沒有辦法的時候,順其自然是一種最佳的選擇,包含著深刻的道理,給人極大的啟迪?!?/p>
“格羅培斯對待‘微不足道’的問題同樣認真對待,他對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茍?!?/p>
……
同學們以評委的身份參與討論,不僅完全理解格羅培斯的設計方案、設計思想,體會他的良苦用心,而且從這件事上,從設計師身上,獲得了很大的啟迪:“給人自由,任其選擇”這樣順其自然的方式,最終成就了“最佳”。隨后我布置學生代表評委給格羅培斯寫頒獎詞。學生在弄清什么是頒獎詞后,結(jié)合班級一直開展的“每課生字@連字成段”小練筆,給了我這個“頒獎詞”與“連字成段”相結(jié)合的極好的建議。因為《最佳路徑》這篇課文只有一個生字“濱”。我趁學生高昂的興致,要求學生當堂進行“頒獎詞”與“連字成段”相結(jié)合的小練筆。
這是我嘗試進行每課生字連字成段小練筆的一個特殊實例。
在語文教學中,字詞教學始終是教學中的一個重難點:識字量大,內(nèi)容較為枯燥。學生往往學了這個,忘了那個,復習前面的字,又忘了后面的字。反反復復,識字效果總是不盡人意。因而,教師教得吃力,學生學得辛苦。在中、高年級的語文課上,學生學生字就更沒興趣了。如果我們在語文課堂教學生字的時候,讓學生一邊學習生字,一邊摘抄課文中有生字的句子,然后引導學生增減句子的詞語(注意保留生字在句子里),找準歸納課文內(nèi)容的結(jié)合點,把這些有生字的句子不分次序連成一段完整通順的話就是課文內(nèi)容了。如《商鞅南門立木》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公元前356年,商(鞅)被秦(孝)公任命為左庶長,主持變法。為了取得老百姓的信任,保證變法的成功,商鞅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派人在都城南門豎起一根大木柱,并掛出告示,下令能將大木柱扛到北門者,朝廷將獎賞其十兩黃金。圍觀者成千上萬,議論紛紛,大家弄不清新來的左庶長(葫)蘆里到底賣什么藥,沒人敢去碰那根木頭。第二天,商鞅將賞金改為五十兩,終于有一個小伙子抱著試探的心理,扛起大木柱走動北門。后來他果真得到了商鞅獎賞的五十兩黃金。商鞅并借機向大家提出推行新法。商鞅這一“立木取信”的故事不但為朝廷樹立了誠信的形象,也為新法的實施打下基(礎)。
學生動腦學又動手做,自然喚起了注意力,學習的興趣也隨之調(diào)動。這樣,在課堂上不但使學生掌握了生字,還給學生提供了隨堂練筆的機會,習作能力也會在訓練中逐漸提高。
用這種方法進行生字連字成段歸納課文內(nèi)容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課前要求學生充分預習課文。
2.歸納課文內(nèi)容時要用上全部的生字。
3.語句要簡明、通順。
其次可以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讓他們運用一定的修辭或指定的修辭手法寫一段有意義的小練筆習作。
如學習《大衛(wèi)》,可以讓學生用“不是……而是……”及本課生字寫一段有意義的包含有比喻句的話。
學習《美麗的規(guī)則》,可讓學生用“雖然……但是……”及本課生字寫一個有關規(guī)則的包含有擬人句的故事。
學習《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可以讓用“無論……都……”及本課生字寫一個朋友間分別的包含有反問句的故事。
學習《永生的眼睛》,可讓學生用“既然……就……”及本課生字寫一段有關捐贈人體器官態(tài)度的包含有排比句的話。
……
這樣可以不斷增加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引用、對比、反語、頂真等修辭手法,同時也可增加一定句式的訓練,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有專家呼吁:“語文課堂教學中,一定要把寫擠進課堂去?!睆囊粋€“擠”字道出練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每課生字連字成段小練筆正是語文課堂教學中落實語言文字訓練,促進課文學習與習作練習相結(jié)合的一項有效措施。因此,指導學生隨文練筆,使“學生字”與“小練筆”有機穿插,可幫助學生逐漸提高習作能力,養(yǎng)成動腦動手的良好寫作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