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F有學生近1400人,80%來自農村,學生基礎較薄弱,這就要求我們鉆研教材,改進教法,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如何提高化學課堂的有效性,筆者積累了多年的經驗,有以下體會。
一、目前農村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存在的問題
化學教學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它能融知識、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于一體。從筆者對幾所農村中學化學教師的課堂教學觀察并結合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對照來看,其課堂教學的無效性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過分地注重對化學知識的系統(tǒng)講解,過分地強調對陳述性知識的記憶,不注重實驗演示。
二是由于教學觀念的落后,在教學過程中不會去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沒法去體會知識的獲得過程。教師只注重化學知識的積累和記憶,沒有讓學生形成獨具一格的學習方法。
三是忽視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非智力因素的發(fā)展。一個學生要真正地提高自己的學習效果,光有良好的智力是不夠的,如果缺乏正確對學習、對人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指導,教師課講得再好也是徒勞。
總之,當前農村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出現了一系列的困境,在目標上主要表現為知識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割裂。過程與方法游離于知識技能之外。在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養(yǎng)成方面,脫離一定的教育情境和內容去進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教育,這種教育無疑將是空洞的,無力的,因而也將是無效的。赫爾巴特早就說過教學的教育性原則,脫離一定的教學內容來談教育肯定將是空泛的。
二、提高農村初中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
對于課堂有效性的研究,國外已有好幾種模式,較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三種。一是時間分析模式,又稱外部分析模式,這種模式集中于兩個互補的概念:積極的學習時間,指的是學生主動投入到用以實現預期教育結果的學習活動的時間量;教學質量,指的是以其對達成預期教育結果的適宜性和恰當性來衡量學習任務和活動質量,認為有效性教學即是積極的學習時間與教學質量的結果。二是心理分析模式,又稱內部分析模式,它的提出是為了明確有效性教學所包含的心理變量,認為如果教學過程中的因素能夠對教育結果產生影響,那么其影響方式就必然是能夠用每個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和心理過程來歸因和解決的。三是教育學分析模式,該模式更多地關注一些影響教學成功的因素,如教學內容及呈現,課堂規(guī)則和管理,師生關系。
從以上三種教學模式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共同點,即實現有效教學必須建立在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基礎上。
結合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新理念,要真正在我國農村地區(qū)實現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人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教師要不斷地更新教學理念
要做到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特別是教學理論知識和學習理論知識。教師必須了解知識是怎么建構的,在教學之前要考慮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把教學內容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經驗基礎之上,只有這樣教師的教學才能真正地做到有效。
(二)向課堂45分鐘要效率
上好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F在正是處于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時期,提高課堂效率,是搞好素質教育的關鍵,既要求減輕負擔,又要求提高教育質量,這就要求必須在課堂上下功夫,充分利用課堂45分鐘時間。合理利用好課上時間,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關鍵,有時為了備好一節(jié)課,我要花費一、兩天的時間,翻教材,查資料,編寫教案等。我從不無準備地去上課,更不會誤人子弟,把錯誤的知識傳授給學生。除了備好課本知識以外還要備學生,即把我們備的知識以學生認可的方式教給他們。這就要求我們精心組織課堂,我認為課堂教學應該是嚴格要求與放任自由相結合的。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注意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保證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條件。學生親其師,方能信其道,樂其道,才能積極的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提高學習興趣。但是要想和現在的學生搞好關系,是需要方法的。
1.要真正平等的對待學生,對學生滿懷期待之心?,F代教育提出教師是教學這個共同體中的首席,也就是說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關系。期待事實上就意味著一種信任,信任是人的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對人格的肯定和評價。學生成績的好壞有一部分就取決于教師對學生能力的信心。期待也是一種激勵的方式,這種激勵可以激發(fā)學生積極而熱烈的情緒,使他們能夠克服一切困難,從而取得更好的成績。
2.尊重、欣賞學生。在教學實踐中,要尊重、肯定與欣賞學生,努力構建平等、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其實,尋求快樂感和幸福感是人的生命的需要,學生更需要老師的欣賞,并從中感受到被賞識的快樂,獲得受人尊重的需要,這種滿足感帶給學生積極的人生觀、自信心與不斷進取的精神,而這一切又反過來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創(chuàng)造欲。作為一個教育者,我深切體會到,要懂得欣賞自己的學生,多給他們一份鼓勵,讓他們多一份自信。這是激勵他們建立自信心,走向成功人生的基石。尊重、信任學生也是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相容的師生關系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師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學效果。
(四)教師要不斷地修煉自己的教學基體功,提高信息傳輸的有效性
要提高信息的有效傳輸,教師必須做到,一要明確輸出信息的目的;二要選好輸出信息的突破口;三要使輸出的信息完整有序;四要使輸出的信息清晰流暢;五是輸出的教學信息要生動形象;六是輸出的教學信息要適時調節(jié)。
(五)加強課堂管理水平
良好的課堂管理水平是學生有效學習的基礎,教師應建立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沒有心理壓力的情況下進行學習,這樣學生的學習才會真正的有效。
(六)教會學生如何學習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習方法的獲得比現成知識的獲得要重要,學生只有掌握了學習方法,才能夠源源不斷地發(fā)掘自身的學習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