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多年的教學中,我一直在努力探索一條適合自己的語文教學之路,教學中困惑頗多,羈絆頗多,現(xiàn)就自己教學過程中的幾點粗淺的體會和看法談一談。
語文教學的羈絆之一:應試教育的陰影。應試教育就像一張巨大的網(wǎng)罩在中國教育的頭頂上,即便是在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他所散發(fā)出的無盡威懾力仍使得莘莘學子和廣大教師不得不唯其馬首是瞻。
從學生上高一開始,無論是學生、家長還是任課教師在頭腦中都潛意識地預測三年后高考的結果。學生和家長既然決定上高中,那么就早已打算走高考這條路了,可以說是破釜沉舟。但是我認為,我們不能因為這一目的而忽略了語文本身作為文學的魅力。據(jù)我了解,現(xiàn)在有些老師,包括我也是這樣做的,即為了應付考試,把每篇課文分解成許許多多的知識點,逐一講解,讓學生一字不差地記下,并且怕學生記不住,反復地讓學生寫、記,這樣就使語文課成了學生的負擔。
高考分數(shù)出來以后,學生關注自己的前途,家長關注孩子的分數(shù),學校關注今年達本科的人數(shù)。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大背景下如何能使學生、教師、學校從應試教育中走出來?這確是一件棘手的事。
我個人認為解決這一問題,應從局部著手。首先,要完善教師自身素養(yǎng)。語文學科的性質決定了語文教師不能只是一個傳播知識的工具,教師自身的完善與否甚至會超過知識的完整對學生的影響力。所以教師要有過硬的基本功,每一個語文教師都必須有扎實的語文基礎,較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藝術素養(yǎng),完善而合理的專業(yè)結構。
其次,作為教師還要有好的態(tài)度和個性。好的態(tài)度既包括在工作中也包括在生活中。好的個性會直接影響到你和其他人的相處,與此同時還會影響到學生的個性形成,高中生是處于個性轉型期,他們模仿的對象除了家長,更多的就是老師了。
另外,還要注意恰當?shù)膫魇诜绞?。比如現(xiàn)代詩歌的誦讀法,古典詩歌的賞析法等都是能凸顯差異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既讓學生吸收知識,也讓學生學會分析課文和題目的方法,可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語文教學的羈絆之二:課件該不該用在語文課堂上?怎么用?
隨著科技發(fā)展,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以說已經(jīng)成為教學必不可少的一種手段,但隨著課件的長期使用,就語文教學來說,也出現(xiàn)了一些困擾我們的問題。現(xiàn)在出現(xiàn)的問題是,如果從網(wǎng)上下載的一些現(xiàn)成的課件,確實很好看,很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如果我們不去研究不去整理修改,根本不適合用,所以我們要花很多的精力去整合處理。自己制作課件吧,時間有限,根本沒有那么多的精力去每天都做課件。但是課件我們還是要用的。它既然作為一種新的教學工具,肯定是利大于弊的,有可取之處的。關鍵就看我們如何合理制作,合理使用它,如何充分發(fā)揮它的優(yōu)點,更好地服務于教學。
為此,我有以下幾點關于語文課件制作和使用方面的不成熟的對策。
第一,要明確課件的地位和作用。教師應該明確課件在教學中是處于從屬地位,起輔助作用的。認清這一點,教師就會把主要精力放在對教學思路的整體設計上,然后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必要的課件設計和制作,否則就可能造成本末倒置。
第二,要明確課件使用的目的。教學中是否要使用課件,這取決于教師對整個課程的思路設計情況。有需要、有必要的時候則可以用之,反之大可不用。用與不用應以是否真正有助于教學為判斷標準。制作課件并不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它不僅要求教師要具備較熟練地操作電腦和應用軟件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是教師教學整體設計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是一種能動的創(chuàng)造。所以,明確課件使用的目的,是教師在教學中合理安排時間和精力,切實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
第三,最好是自己學會制作課件。課件畢竟是教學的輔助工具,它本身不可能脫離教師而獨立完成教學任務,因此,再精彩再好的課件也只能從屬于教師,體現(xiàn)教師的教學思路。事實告訴我們,每一位教師在教學上都有其個性特征,即使是對同一課文,不同的教師會有不同的理解,在教學中也會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但只要運用得當,就都能獲得好的教學效果。
在課件制作這個環(huán)節(jié)上,當然也不能一概否定由別人幫助制作的做法。但是制作者的思路是不可能和上課者的思路完全一致的,即使雙方事先已進行過多么細致地交流,也只能達到相近而已,所以,即使這樣的課件在操作中不出現(xiàn)一點差錯,整個課上下來也必定有委曲求全之感。所以說,語文教師要在教學中使用課件,首先還得學會制作課件。
總之,多媒體教學課件只是一種輔助性教學手段,必須依據(jù)課本和教學大綱而進行。同時還需要組織相應的講授語言,吸收傳統(tǒng)教學中的如課堂提問、課堂討論等教學效果好的一些教學方式,才能達到真正好的教學效果。
語文教學的羈絆之三:課外閱讀教學的困惑及認識。
我認為無論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是寫作能力,都要歸功于一點,就是讓學生大量地閱讀,只要學生讀書多了,他的閱讀能力肯定能得到提高,欣賞能力提高,也就會更加觀察生活,自然而然,寫作也就有東西可寫。而我們要解決好這一問題,主要的就是要解決好兩個問題,一是閱讀資源,二是閱讀時間,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廣泛的閱讀,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為了追求高分,很多老師都反對孩子閱讀課外書籍,他們認為這是在浪費時間。他們沒有認識到閱讀對于孩子學習、成長的重要性。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充分地認識到這一點,充分利用時間來引導學生進行廣泛的閱讀,讀他們喜歡的書籍。與書本為友,必會受益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