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性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先進的教育思想滋潤著每一個老師和學生的心。高效課堂,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果為目標,它與學校教育的發(fā)展規(guī)律相一致,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的需要,改變過去教師為本的理念。雖然每個老師都深知高效課堂的好處,但在小學課堂實踐中仍然面臨許多問題,特別是在農(nóng)村小學,真正付諸實踐有一定的難度。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忽視學生的學習習慣。老師把教學重點放在學生的學習成果上,而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能力的培養(yǎng)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如在教授生字時,往往忽略了學生的握筆、寫字姿勢、坐姿,而是將注意力集中在字體的結(jié)構上。
2.讀寫沒有真正地落到實處。 現(xiàn)在農(nóng)村小學很多學生在閱讀時無法讀出情感和體驗。而在寫作文和寫日記的時候,經(jīng)常遇到學生無話可說或者是腦海中有形象卻沒辦法用語言文字有條理地表達出來。
3.學生的課外閱讀少,接觸的空間相對狹窄。由于學生深處農(nóng)村,平時可以看到的書籍比較少,學生的課外知識面比較狹窄。經(jīng)??吹綄W生閱讀課外書只有幾本,并沒有真正養(yǎng)成每天閱讀的習慣。
4.課堂上教師留給學生自主的時間空間不足。一堂四十分鐘的課,老師們把重點放在課本的講解上,老師只是在課堂上扮演著知識輸出的角色,就怕哪一點沒有講清楚。這樣并沒有真正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盡管中國農(nóng)村教師都在為農(nóng)村基礎教育默默地耕耘。但在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時學生花了大量的時間,卻沒有多大的產(chǎn)出。因此,我們在千呼萬喚中,終于等來高效課堂。
那么什么是高效課堂呢?怎么實現(xiàn)高效課堂呢?高效課堂顧名思義指的是能夠?qū)崿F(xiàn)高效率或高效益目標的課堂。具體而言是指在有效課堂的基礎上、完成教學任務和達成教學目標的效率較高、效果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學較高影響力和社會效益的課堂。高效課堂是有效課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課堂基于高效教學。要在農(nóng)村小學開展高效課堂可以從以下三個維度展開。
一、教師維度
重視備課的實效性和實用性。備好每一節(jié)課是教好每一節(jié)課的前提條件之一。但是,我們的老師往往忽視備好課的重要性,花大把的時間放在在批改作業(yè)和試卷。實踐證明:成功的高效的課堂教學在于成功的高效備課。要做到有效的備課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重視課標理念的滲透每一個科目的課程標準都是我們教學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據(jù)。《教師教學用書》是我們在備課前要閱讀的書之一,書里包含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的介紹和課文的詳細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教學建議,讓我們的教學更有指向性。
2.重視文本內(nèi)容的賞析,賞析文本是我們備課的必要的內(nèi)容。只有通過仔細品讀文本,你才可以了解文字內(nèi)涵和主題思想,準確把握作者寫作思路。只有細細欣賞文本,你才可以選擇合適的方法來解釋文本。
3.重視教材資源的作用新課程以專題組織教學內(nèi)容,各項內(nèi)容都緊密圍繞單元主題來開展,其中單元導語強化了導學功能,給我們的教學指明了目標、重點和難點。所以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單元導語和每一課的連接語部分。課后思考題是本課教學重點的集中體現(xiàn),合理地利用課后思考題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4.重視教學語言的選用在課堂的導入語、過渡語、結(jié)束語,我們都應該選擇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水平、生活閱歷的語言。幽默、生動、有趣、飽含深情的語言能喚起學生的共鳴,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地活躍課堂氣氛,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
5.重視學習方法的傳授在探究教學方法的同時,也要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比如,在作文教學中,教師通過自身下水寫作,把自己遇到的感受和經(jīng)驗說出來,和學生一起探討如何把語言文字的表達寫精彩。
二、學生維度
1.讓課堂成為朗讀的課堂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來朗讀。在學生充分朗讀之后,達到讀中有所感悟,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地學到知識,增長能力。如教《懷念母親》這篇課文時,重點是要讓學生明白作者是如何思念自己的生身母親和祖國母親的。在教學中,可讓學生自由讀、齊讀、分角色讀、男女生讀等,根據(jù)自己的認識和理解來朗讀并感受那一份濃濃的思念之情。
2.讓課堂成為自由創(chuàng)作的空間小學語文教材里的課文,不僅有有趣感人的故事,有鮮活、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還蘊藏著豐富的情感,為學生寫作提供了優(yōu)秀的范本。如在教學《窮人》這課時,在作家樸實的描寫中,感受到了作者高超的寫作手法,特別是文中的語言描寫和心理描寫得淋漓盡致,老師可以在學完本課之后,安排學生寫一段小練筆。模仿這一課的描寫的方法,學生可以在學習文本的寫作方法之后并做到學以致用。
三、時間層面
高效課堂強調(diào)的是在同樣四十分鐘一節(jié)課的時間里,能夠起到最大的教學效率和學習成果。因此,一個合理的課堂時間的安排,對課堂效率起著重要的作用。我提出了這樣一個時間安排的設想:時間劃分:10分鐘+25分鐘+5分鐘。環(huán)節(jié)劃分: 預習、展示、測評。六大模塊:預習交流、分配任務、合作探究、展現(xiàn)拔高、穿插鞏固、達標測評。評價方式:以學生的“學”的結(jié)果來評價教師的“教”的效果;主張能讓學生學會的課叫好課,能讓學生學會的教師叫好教師。
總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門大學問,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作為農(nóng)村一線的教師要從自身的環(huán)境出發(fā),立足教材研究,從自己任教的學生實際出發(f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活動。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才是語文教學的根本,而這根本能否得以發(fā)展,取決于教師能否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做到與文本有機結(jié)合,真情演繹文本內(nèi)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