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質(zhì)教育強烈呼喚高效課堂的生成,高效課堂上一切以學生為中心,以快樂為根本;本文針對政治課堂中如何提高課堂效率,展開討論與探究。
關(guān)鍵詞:導學案 教學模式 評價機制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1(c)-0169-01
在傳統(tǒng)課堂上,政治在許多學生的心目中是一門十分枯燥無味的學科,學生對政治知識的攝取只是被動的接受,對政治學習缺乏興趣,作為備課組長我也曾經(jīng)在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方面做過研究,雖然有所起色,但是收效甚微。在新課程改革的新形勢下,繁瑣的教學理論,花樣翻新的教法,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充斥著我們的課堂,許多教師時常在思考:“為什么教師教得很辛苦,學生學得也很辛苦,但是實際效果并不理想?”我的一個侄子剛剛初中畢業(yè),卻怎么也不想讀書了,他告訴我他這九年的讀書生涯就像坐牢一樣,我聽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何以說出如此的話來,里面又包含著對我們國家教育的何等期望和仇怨呢?
素質(zhì)教育強烈呼喚高效課堂的生成,高效課堂上一切以學生為中心,以快樂為根本;高效課堂解放了學生也解放了教師,教育即解放,教師即開發(fā),學生即創(chuàng)造,教室即成長;傳統(tǒng)課堂是教師抱著學生走,高效課堂是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跑著走,教學是什么?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學;高效課堂的核心理念就是自主、合作、探究。
基于這份理念,我們學校在新的高一實行了高效課堂,我們高一政治備課組自然也不例外,看完了學校發(fā)給我們的高效課堂的具體操作辦法,我們心里依然有許多疑惑,在操作的過程中畢竟是頭一次,每個教師心里卻并沒有底,我們充分發(fā)揮了集體備課的功能,通過集體討論,老師們各抒己見,經(jīng)過權(quán)衡統(tǒng)一意見之后我們政治備課組便著手實施了。
首先,編寫導學案。我們確立了教學目標,制定了教學計劃并分配了編寫導學案的任務,毎份導學案編完之后我們備課組要經(jīng)過討論,結(jié)合學生實際和教材實際進行修改后再定稿并打印出來,每份導學案都包含了政治組的每位老師的心血,我們的每份導學案都有學生專用和教師專用兩份,老師們的確很辛苦,雖然辛苦卻并無怨言,因為我們都看到了課堂解放、學生解放的希望,看到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那份積極和熱情,也看到了課堂上每位學生參與學習的快樂,課堂活了起來,學生動了起來,再也看不到學生打瞌睡的現(xiàn)象,也看不到學生做小動作甚至看小說的現(xiàn)象了,當然這些離不開我們的評價的約束。
其次,確立課堂模式。我們把學生的學習分成課前、課中、課后三段,課中分六步進行。即(1)學情調(diào)查,通過抽查導學案的預習情況,學生的板書和站立交流進行三次學情的調(diào)查。(2)重申學習目標,學生朗讀或者由老師重申或者由學生展示,方式可以靈活。(3)學生展示,學生在這個階段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我要求學生在展示的時候必須說的有三句話,那就是請同學們看到這里來,同學們有什么疑問,請老師點撥。(4)教師精講點撥,教師根據(jù)學生展示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講解,不必要步步都講,是要站在學生之內(nèi)在關(guān)鍵時刻點關(guān)鍵問題。(5)當堂檢測,檢測可以是書面的,也可以是口頭的。(6)課堂小結(jié),教師必須進行小結(jié),否則學生只能捧著散亂的珍珠離開。小結(jié)過后我一般要求學生必須課后鞏固,而且要落實基礎梳理部分。
再次,建立評價機制。學生有天生的好奇心理,如果這份新鮮過后學生是否依然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呢?為了能夠保持長久地學習氛圍必須有配套的評價方案,不同學科也有有不同的評價方案,結(jié)合我們學科特點,我們決定了如下方案:(1)課堂即時性、激勵性評價。從課堂板書、站立交流、展示質(zhì)量和對抗質(zhì)疑等方面及時給予課堂過程性評價。由課代表統(tǒng)計分數(shù)。(2)評價小組與評價個人相結(jié)合,教師評價到學習小組,由組長與教師共同評價小組成員。(3)量化賦分,各學習小組內(nèi)的政治學科組長負責收繳學案,如果一個成員扣分,那么整個組負連帶責任同時扣分,這樣以來,每個學科組長必須督促各成員認真完成學案,對同學們的板書、交流、質(zhì)疑對抗和展示都有賦分,對于板書有疑問的我就打上問號,板書既清晰又完整而且還正確的就打上感嘆號,對正確但沒有特色的就打上句號,分別賦予1分、3分和2分。對于站立交流基本上都是給予1分記載,對于展示的精彩和難易程度分為2分和1分。有的時候根據(jù)學生的情況還給予鼓勵分數(shù)等。
在探索和實踐的過程中我們也存在著許多的疑惑,比如怎樣去落實學生的知識?如何去激發(fā)學生潛在的思維?如何去克服舊教材和新教材銜接中的矛盾?如何處理好內(nèi)容與時間上的矛盾?等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高一政治備課組將在如何更充分地發(fā)揮學生的思維潛能上做好研究,真正做到解放學生,相信學生和發(fā)展學生。
參考文獻
[1]曾輝玉.初中數(shù)學高效課堂教學研究與實踐[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3).
[2]丁為照.高中思想政治課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新課程:教育學術(shù)版,2009(12).
[3]吳會珍.構(gòu)建新型初中語文課堂的探索與實踐[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