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研究的是與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相關的問題。文章首先簡要分析了學生的體質現(xiàn)狀,然后又在此基礎上探討了學生體質下降的原因,并據(jù)導致學生體質健康情況下降的問題有針對性的提出了幾條改進建議,希望對學生體質健康的水平的提升能夠有所幫助。
關鍵詞:體育活動 體質現(xiàn)狀 現(xiàn)存問題 改進建議
中圖分類號:G6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1(c)-0278-02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他們的健康關系到民族未來的前途,他們的體質影響著國家的競爭力。如果我們現(xiàn)在培養(yǎng)的學生,在體質上不能適應國家未來建設需要,那么,我們的很多發(fā)展目標就難以實現(xiàn),甚至“東亞病夫”的稱號不僅僅是歷史上的記載。
日前有調查顯示,我國學生體質健康狀況連續(xù)多年呈下降趨勢,青少年學生的“硬件”水平即體能素質、心肺功能也在持續(xù)下降。伴隨著這些“硬件”衰退而來的是學生“軟件”問題迭出,比如怕吃苦、抗挫折能力下降等。體質健康與身體健康是兩個概念。在不少家長和老師看來,現(xiàn)在的許多孩子沒有病,看上去很健康。然而,醫(yī)學和體育專家認為,“沒有病”并不等于體質好,孩子的耐力、速度等運動方面的多項指標,并不見得達標。體質被認為是人的素質的基礎,但許多學校和家長對此卻沒有足夠認識。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繁重的課業(yè)負擔令學生身心疲憊。盡管因素很多,但激烈的學習競爭、沉重的學習壓力成為導致學生體質不斷下降的主要原因。
1 學生體質的現(xiàn)狀
根據(jù)2005年全國第二次國民體質檢測報告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學生身高、體重、胸圍增長的同時,超重與肥胖檢出率繼續(xù)增加,成為影響學生營養(yǎng)健康狀況的一大因素。與2000年相比,大、中、小學學生視力不良率均有所上升,且隨年齡增加而升高。學生各年齡組的肺活量水平繼續(xù)下降;速度、爆發(fā)力、力量耐力素質水平進一步下降。
監(jiān)測結果顯示,在7歲到22歲的漢族學生中超重和肥胖率繼續(xù)增加。其中城市男生的超重率達到了13.25%,肥胖率比2000年增長了2.7個百分點,這也成為城鄉(xiāng)男女生中肥胖率最高的群體。
全國大、中、小學生視力不良率仍然居高不下。與2000年相比,各年齡組的視力不良率均有所上升,且隨年齡增加視力不良率明顯升高:小學生31.67%,初中生58.07%,高中生76.02%,大學生為82.68%。其中初中生近視人數(shù)成為各學段中漲幅最大的學生群體。
在反映青少年身體機能的各項指標中,青少年肺活量水平繼續(xù)下降。與2000年相比,7到18歲和19到22歲兩個年齡段的城市女生,肺活量分別下降303毫升和238毫升,為下降率最明顯的人群。①如此殘酷的現(xiàn)實,說明當前我們的青少年的體質不容樂觀,是到了引起各方面重視的時候了。
2 導致學生體質下降的原因
目前青少年兒童的生長發(fā)育指標不盡人意除了與遺傳因素有關以外,也與營養(yǎng)、保健、教育等因素有較大關系,特別是與青少年運動不夠有非常直接的關系。那么為什么學生運動不夠呢?我認為壓力過重和高考、中考指揮棒是其中不可忽視的原因。
2.1 壓力過重是主因
在我省實施素質教育以前,甚至是目前,有很多學生的課外作業(yè)常常占用學生大部分的課余時間,在實施素質教育后,學校布置的作業(yè)少了,但家長們“讓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又導致了學生把學校省出來的課余時間幾乎用在了這樣那樣的課外輔導班上。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縣城某小學附近在孩子4點半放學后,直接進入附近輔導學校的有一半還多,這又怎么能保證學生的課余活動時間呢?因此,導致學生沒有時間進行運動的壓力來自于多方面,有學校的升學率,有家長的攀比,有學生的無奈等等,并且隨著年級的增高,學生的壓力越大。因此,雖然多年來,在電視轉播NBA、意甲、奧運會的影響下,現(xiàn)在的中小學生當中,愛好籃球、足球的人很多,崇拜姚明、劉翔的也不少,但大都不得不是“君子動口不動手”。
2.2 指揮棒是關鍵
在當前的教育模式下,升學成為了學生、老師和家長共同的指揮棒,“成績論英雄,考試出人才”的頑固思維依然存在。在不少老師和家長眼里,孩子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如果心里還天天記掛著足球場上的風采,只能被視作“不務正業(yè)”。而這種不考慮年齡特征、有悖教育常規(guī)的高壓手段,不僅使學生體質下降,更容易誘激孩子的叛逆心態(tài),導致學生心理嚴重失衡,甚至引發(fā)悲劇。
3 思考、建議與對策
面對不盡人意的局面,身為體育教師的我們有著非常沉重的心情,只有我們整個社會都能在不斷的工作實踐中思考、體驗,才能改變青少年體質下降的趨勢,才能為學生、為整個社會提高健康水平作出努力。
3.1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在日常的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要想讓學生走出課堂,自動、自覺的進行每天一小時的體育活動,就要思考怎么上體育課才能達到既鍛煉身體又娛樂身心的目的,怎么樣才能讓學生在體育課后更愉快的科學的開展體育鍛煉。答案是體育課就是要讓孩子們快樂運動,要挖掘孩子們對體育鍛煉的興趣和潛力?,F(xiàn)在有很多學生對體育課所開設的內容不感興趣。“有的學生一上體育課就找借口請假”,一位體育老師無奈地說。一些學生怕吃苦,怕受累,還找老師討價還價,本來要求繞著操場跑三圈的,結果一些學生就找老師磨嘴皮子,希望跑一圈。尤其是夏天天熱,學生們每次上體育課都叫苦連天。這樣的體育鍛煉就沒有了效果。
“這學期上體育課時,老師教我們蹲踞式起跑,我們對這一點都不感興趣?!币晃簧铣醵呐г拐f。那么學生對那些體育內容感興趣呢?“我們希望學校能開設形體訓練、跳舞、滑旱冰等內容,而不是枯燥的跑步、立定跳遠等。”從與學生的對話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部分學校只滿足于保證時間、場地、內容的落實,學生僅僅是被動參與。體育活動項目單一、趣味性差、對學生缺乏吸引力,影響了活動的效果。
3.2 體育活動質量亟待提高
在保證時間的基礎上還要保證鍛煉的質量,如何把1小時安排得更科學、更豐富,還要多動腦筋。要提高體育活動的質量,光學校努力不行,還需要家長和社會的配合。學生們可以在放學時間里主動地鍛煉身體,家長也應有意識地陪伴孩子一起鍛煉。
對于如何保證體育鍛煉時間,只要家長和學校把時間還給孩子,其實是非常容易的。這樣孩子們即使抽不出整段的時間鍛煉,也完全可以利用瑣碎的時間。比如,課間十分鐘可以跳繩、踢毽子、跑步、上下樓梯,或原地高抬腿跑一分鐘;上下學路上可以有意識地快走;在家看書久了,可以跟著音樂節(jié)奏隨意蹦跳上幾分鐘,或做上十幾個仰臥起坐,原地摸高跳一分鐘等等。時間是可以擠出來的,關鍵在于有沒有時間,有沒有鍛煉的意識。應該讓體育鍛煉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養(yǎng)成像一日三餐那樣的生活習慣,整個社會都應該行動起來,共同來愛護自己的身體。
3.3 切實減輕課業(yè)負擔,確保每天鍛煉一小時
前些天聽了一檔廣播節(jié)目,談論“開學綜合征”。一位市區(qū)的小學生說,寒假期間,平均每天睡六七個小時。真是難以置信!這么大的壓力下,學生的體育活動時間很難保證,體質又何以保證?
當前學校強調體育和課業(yè)和諧發(fā)展,提出“素質體育”的概念,強調人人體育,強調大眾體育,強調愉快教育。我們著眼于發(fā)展學生的興趣,不強調在中小學生中培養(yǎng)出體育一級二級運動員,只著眼于培養(yǎng)擁有健康體魄的未來社會中堅力量,所以我認為,應該把體育教學與學生健康成長更好地聯(lián)系和結合起來,切實減輕課業(yè)負擔,保證孩子每天的鍛煉時間。
3.4 在小區(qū)留一片鍛煉場所,開發(fā)商要有社會良心
讓孩子有足夠的時間去進行體育鍛煉,還要有足夠的健身器材和健身場地。要把這項工作做好,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但是首先要明確責任,政府是第一責任人,相關的法律要健全、配套,政府還要出臺一些引導性的政策,引導社會、民間機構參與這項工作。其次開發(fā)商要有良心,要在進行小區(qū)開發(fā)建設的同時,搞好小區(qū)的健身器材配套安裝,讓小區(qū)的孩子們出門就能進行體育鍛煉,這也是開發(fā)商完成社會效益的表現(xiàn)。
綜上所述,在保證學校體育課開足開好、不被擠占的前提下,必須保證學生每天參加一小時體育鍛煉,讓“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生活一輩子”的理念深入人心并落到實處。政府部門、廣大家長和社會各界都來關心學生體質,形成合力,共同推動青少年體育鍛煉蓬勃開展,有力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張潞,游建良.落實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的現(xiàn)狀與對策[J].當代教育論壇,2006(18):133-134.
注釋
①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第二次國民質監(jiān)測報告[Z].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