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級是學校實施教育和開展各項工作的基本單位,是老師和學生學習生活的基本組織,班級管理在學校教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管理,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缺少了科學、藝術成分的班級管理也就失去了其育人的功能,變成了教條式的管理。小學生天性好動,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但自我控制能力差,因此,我們對學生的塑造管理就變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小學 班級 學生 管理
班級管理在教學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小學班級管理因為小學生的年齡特性更是需要我們掌握特殊的方法,本文筆者重在對小學班級管理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并進行探索,旨在促進小學教學。
一、全面了解學生情況,勤于溝通
進行班級管理,首先應該對班級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掌握每一個學生的基本情況,是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前提。近幾年來,大量農民工外出務工經商,在農村小學中形成了一個特殊的團體—留守兒童。因此,為了達到有效管理,有必要建立健全學生檔案[1]。在數量上確?!耙粋€都不能少”的同時,詳細摸底每個學生的家庭狀況、思想表現、日常行為、學習成績以及監(jiān)護狀況等,以便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管理。留守兒童還需注明家長姓名、家庭詳細住址、留守原因、家長務工詳細地址、聯系地址;監(jiān)護人與留守兒童的關系、聯系電話、詳細地址以及年齡、身體狀況等。
此外,老師與學生和家長之間的溝通也很重要。及時了解學生心理現狀,有的放矢的解決心理問題。對于情緒心態(tài)波動較大的學生,特別是自控能力差,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或心靈受到創(chuàng)傷的學生,老師更應該及時了解他們的心理動向,及早地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二、加強對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
葉圣陶曾說過:“我如果當小學教師,我將特別注意養(yǎng)成小朋友的好習慣。我想‘教育’這個詞兒,往精深的方面說,一些專家可以寫成宏大的著作,可是就粗淺的方面說,養(yǎng)成好習慣一句話就明了它的含義。無論怎樣好的行為,如果只表演一兩回,而不能終身以之那是扮戲,無論怎樣有價值的知識,如果只掛在口頭說說,而不能徹底消化,舉一反三,那是語言的游戲,都必須化為習慣,才可以一輩子受用?!?/p>
小學教育主要是養(yǎng)成教育,一個人能否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高尚的思想品德,關鍵在于小學階段的教育。養(yǎng)成教育主要包括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文明的禮儀習慣、正確的書寫習慣和熱愛勞動的習慣等。
三、正確對待學生成績
一位班主任在發(fā)給家長的一則短信中這樣寫道:“無論您的孩子成績好壞,請您記住:每個孩子都是種子,只不過每個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燦爛綻放;有的花,需要漫長的等待。不要看著別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顆還沒動靜就著急,相信是花就都有自己的花期,細心地呵護自己的花慢慢的看著長大,陪著他沐浴陽光風雨,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相信孩子,靜等花開。也許你的種子永遠不會開花,因為他是一棵參天大樹?!?/p>
不論學生成績好壞,培養(yǎng)孩子的能力始終是關鍵所在。對待一個學生,特別是一個小學生,我們不應該把眼光單單放在他們的學習上,要注意他們的方方面面,特別是他們具備的特長。作為師長,要善于發(fā)現他們內在潛能的切入點,讓他們在德育、智育、美育等各方面綜合發(fā)展。
四、暗示教育激發(fā)學生潛能
在平時的管理過程中,我們還要努力挖掘學生的閃光點。這一點在留守兒童身上體現的尤為明顯[2]。留守兒童通常為隔輩教育,祖輩與孫輩的年齡一般相差50歲左右,難以與孩子交流溝通。而且由于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留守兒童廣泛缺乏親情的撫慰和關懷,常常會感到焦慮、緊張,缺乏安全感,人際交往能力較差。據資料統(tǒng)計,留守兒童普遍成績偏差,學習觀念淡薄,學習目的不明確。這就需要老師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更加重視對留守兒童的暗示教育。無論是學習上的進步,還是勞動的熱情、紀律的遵守或者同學之間的友好相處,都值得我們贊美表揚學生。經驗證明,暗示教育往往會激發(fā)出學生更深的潛能,鞭策自己不斷進步。
五、發(fā)揮班干部的帶頭作用。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在小學班級的管理中,有能力、有威信的班干部對班集體的建設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也能使班主任的工作從復雜繁瑣走向簡單輕松。因此,綜合考慮和選拔班干部,是小學班級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通過讓學生自己競選班干部,不僅可以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在班集體中的重要地位,還會主動配合班干部和老師的指揮,從而達到以點帶面,帶動提高整個班集體的組織性、紀律性和進取心。
六、班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小團體的出現,學習上出現的兩極分化,對班級的管理出現的逆反心理等,都是我們的管理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3]。究其原因,是呆板的、生硬的條條框框讓學生不愿意接受或者干脆不接受,于是便我行我素,也讓老師覺得非常棘手,不知道如何去處理這些問題。這時候,若想有效地進行班級管理,就要注意科學與藝術的完美結合,確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現代教育管理理念,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精神和健全人格。教育和指導學生學會自我管理,使每個小學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對象,又是管理的主體,達到“管是為了不管”的目的。
總之,班級管理工作要實習民主化,要老師和學生共同參與進來,極大地調動全體同學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學生的自主意識。同時,班級管理工作也要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年齡段孩子的不同特征,選擇最有效最快捷的管理方式。因此,班級管理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也要求我們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繼續(xù)不斷地學習,跟上時代變遷的腳步,加強與外界的溝通聯系,樹立信心,鼓足勇氣,從而更好的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為教育教學做好有力的后盾,為祖國培養(yǎng)出更多全方位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李麗. 淺談小學班主任如何進行有效的班級管理[J]. 課程教育研究. 2014(14)
[2]韓艷影. 淺析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激勵策略[J]. 新課程(下). 2012(02)
[3]倪紹兵. 目前我國小學班級管理中的突出問題及相關對策探究[J]. 文教資料. 20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