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教學根本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而數學意識是構成數學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的數學教學注重數學知識的技能教學,忽視了數學意識的培養(yǎng),造成了學習與應用的脫節(jié)。本文就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加強數學意識培養(yǎng)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數學意識 數學情感 數學價值 數學應用
小學數學學科教學的基本出發(fā)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地發(fā)展,最終目的是為學生的終身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數學教學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素質,數學意識是數學素質的基本組成部分。數學意識簡單地說,就是對數學的作用和運用的看法,指對“數學有用”的認識和“用數學”的程度,它是數學素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生數學意識的強弱,直接影響了學生學習數學的動機和興趣,從而影響到學生的數學雙基、數學能力和數學品質。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數學已發(fā)展成為數學技術,未來高科技的核心是數學技術,數學意識的強弱將直接影響和決定人們處理紛雜的經濟事務、日常生活、科研科技的質量和效率。因此,加強數學意識的培養(yǎng)就顯得尤為重要。那么如何加強學生數學意識的培養(yǎng)呢?
一、教師要用積極的數學情感和數學意識影響學生
教師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指導者和引領者,教師要把學生學習數學的領域拓展到廣闊的現實生活中,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數學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數學家華羅庚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作為數學教師,首先要熱愛數學,增強自己的數學觀念,真正透徹地理解數學作用和強大生命力。我們身邊許多同學、同事,可能早已遺忘,但他們生活中的觀察、想象、推理、直覺、比較,以及假設、圖紙、計算等方式是否在用數學的思維和思想呢?無疑是在用,只不過許多時候他們在無意識地運用。早在一千多年前,華達哥拉斯就說過“萬物皆數”,這固有其片面性,但確從另一側面反映了世界萬事萬物與數學密不可分的關系。如打電話不用數字不能通話;坐電梯不按數字不能上、下;坐公共汽車不用數字不行,要分辨是幾路,上車后買票找錢等。同時,要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用數學的知識去說明,用數學的方式去分析,用數學的思想去處理我們身邊的生活事務,給學生做出榜樣,起到身先士卒,或者說是潛移默化的作用。如學習的面積單位和面積計算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設計自己的家庭,根據地板磚的價格和功能,如何設計最實用,最經濟,學生感受到數學的應用和真切。
二、讓學生感受數學的價值,發(fā)展數學意識
義務教材為我們提供了許多實例,如趙州橋的計算、溫度計上的刻度、堤壩、燕尾槽的計算、塔高的測量、運送貨物等等,都是我們身邊的實際問題,充分發(fā)揮這些實例的作用,不僅是鞏固復習知識方面的作用,而且包含數學意識方面的作用,這些對加強學生“數學有用”方面的認識很有好處的,象用“問題解決”或“實例引入”的方式就能很好地發(fā)揮他們數學意識方面的作用。其次,在課堂教學或是習題、考試中增加一些生活實例。比如學了增長率知識后,補充存款利息的計算、開水蒸發(fā)、國民產值翻兩番的問題,學了圓的有關知識后,補充梳妝臺圓鏡、木制鍋蓋摔碎后的復制、鐵絲制鐵環(huán)等方面的問題,這些必然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做過之后,學生感到數學確實可解決許多實際問題,“數學有用”的意識自然而生。
三、注重數學的實際應用教學,發(fā)展數學意識
荷蘭數學教育家弗賴登爾說:“數學是現實的,學生從現實生活中學習數學,還要把學到的數學應用到現實中去”。數學的重要價值體現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通過數學教學,教師要讓學生能夠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用數學的知識去說明,用數學的方式去分析,用數學的思想去處理,從而促進數學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包括變換觀察、有序觀察等,如學習了“比例知識”后,教師引導學生:“今年國慶節(jié)期間,小明一家從石家莊乘火車去廣西桂林旅游,同學們找一張中國地圖計算一下,他們的行程大約有多遠?如果他們一家準備先到張家界,再去桂林,大約走多少路程?鐵路提速前每小時約行駛60公里,提速之后,平均每小時行駛110公里,計算一下,分別用多少天到達桂林,通過計算你發(fā)現了什么?”在這個拓展運用中,學生把比例知識運用得更具體、深刻,學生選擇從石家莊去桂林的路線,了解到途徑的城市,選擇了自己的測量方法和計算方法。
用數學的知識去說明,主要指用數學知識去說明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如屋頂人字架做成三角形、汽車保護攔成平行四邊形、車輪成圓形等等,這固有其物理屬性等原因,另一方面,也有數學原因,諸如用到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平行四邊形的不穩(wěn)定性、圓的旋轉不變性,還有打臺球的角度用到對稱、聚光鏡用到焦點等等。
用數學的方式去分析,這里數學的方式主要指推理的方式、建模的方式、假設反證的方式、計算的方式、增減條件的方式、比較想象的方式、直覺的方式等。例如:三峽大壩175米,到底多高呢?是我們旗桿的十七倍,這里既有比較,又有想象。再如粉刷教室,如何購買涂料,它的面積又是多少呢?學生通過測量,分析得出結論:我們的教室長約為12米,寬為7米,高為3米,通過計算我們教室的容積約為:12×7×3=252立方米,如果要粉刷墻壁,面積則為3×7×2+12×3×2=42+72=114平方米,然后再減去門窗和黑板的面積,教室前面的兩個門四個窗,后面有8個窗,室內有前后兩個黑板,這樣才能根據實際需要購買涂料,防止少買或浪費。
用數學的思想主要指整體考慮的思想、方程的思想、函數的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優(yōu)化的思想、靈活多變的思想。如學習了百分數的知識后,教師可設置練習題:“把含鹽15%的鹽水100克,配制成含鹽20%的鹽水,怎樣做”。學生充分運用所學的百分數知識,經過探索,深刻思考,學生得出三種方法:1、加鹽。在15%的鹽水加入鹽,使鹽分變多;2、減水。加熱鹽水使水蒸發(fā)掉,提高鹽分;3、加入高鹽分溶液。加入含鹽量高于20%的鹽水,也能使15%的鹽水變成含鹽量20%的鹽水。第一種方法抓住了水量不變求解,第二種方法抓住鹽量不變求解,第三種方法,可以列方程求解。通過練習,學生的數學思想得到應用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