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文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品質,健康審美情操,陶冶性情,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塑造學生健康人格的一種重要途徑?!拔恼潞蠟闀r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這一見解,強調了為文之道在于實用,強調了語文的人文性、工具性和應用性。然而,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我們經(jīng)常遇到這樣的狀況,一上作文課,老師講的沒勁,學生聽得也沒勁,作文寫起來就比較頭疼。相當一部分學生作文時要么東拼西湊,要么記流水賬,要么長篇大論,毫無美感,教師批改時也無從下筆。出現(xiàn)了“學生怕寫,老師怕改”的現(xiàn)象,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狀況呢?
首先,從客觀上來說,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由于我們地處農村,大部分中學生父母外出打工,監(jiān)護人多為留守老人,對學生的監(jiān)管也缺乏力度,用一些老人的話說:“我們只負責叫娃吃飽穿暖就行了,學習上的事還是靠你們老師?!绷硗?,即使有父母在家,也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不高,他們只關心的是孩子的名次,考了第幾名,沒有幾個家長會拿起學生的作文本看一看,給予指導,也很少有家長在學生的課外讀物的購買上“破費”,導致學生的基礎語文素養(yǎng)較低,知識面窄。
(2)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由于農村中學生生活中接觸的新鮮事物比城市里的中學生要少得多,寫作素材也就比較單一。如寫《我的媽媽》,相當一部分的學生的選材都是寫自己半夜突然生病了,媽媽冒雨送自己去醫(yī)院。學生的眼界不開闊,閱讀量少,從而使他們的知識容量也相應的變小。因此,在寫作文時,沒有一個新穎的素材,內容也就比較乏味。
其次,來自教師的原因:
(1)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只注重寫作技巧的訓練。在作文課上,經(jīng)常講如何開頭,結尾;如何運用抒情、議論、描寫的表達方式等,忽視了讓學生寫出自己對生活的真正感悟。
(2)作文與農村學生語文層次的脫節(jié)。在教材中,現(xiàn)代名家名篇,都是美文,令人贊嘆不已。教材的單元合成也具有一定科學性。然而遺憾的是,那些精美絕倫的文章離我們農村的中學生生活實際太遠了,學生不能體會其深遠的意境和豐富的內涵,更不必說揣摩寫作藝術了。因此,任何一個語文教師,只要他仔細觀察就不難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對課文的態(tài)度是:你盡管寫得好,我可是不愿學。俗話說學習貴在“舉一反三”,可從實際看,語文課本的“例子”作用卻得不到很好的體現(xiàn),這又使人感到遺憾和困惑。
(3)寫作是一項艱辛的勞動,寫作不僅需要學生努力去寫,更需要教師認真的批閱。可以說,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得到教師的精心批閱,每個教師都希望把自己學生的作文改好。然而,一個語文教師,正常教兩個班的語文,一個班的人數(shù)假設為50,其工作量就夠大的了,使教師不可能做到每篇文章都精批細改。
(4)教師忽視對作文的評講。評講時概括地講述作文總體上的優(yōu)缺點,對于優(yōu)秀作文的亮點不進行點評,對作文中存在的問題,不進行細致分析。使得學生對自己的作文好在哪里,有哪些問題,怎樣修改,在頭腦中沒有清醒的認識。
盡管作文難寫難教,但作文還是要寫的,寫作教學也還是要堅持下去的。下面我談談自己關于農村中學作文教學一些想法。
一、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滲透作文訓練。包括仿句、仿段、仿文。篇章是由段組成的,段落是由句子組成的。句子寫不好,段落寫不好,文章就難以寫好。因此教師要在平時的課堂上注重造句,小片段作文訓練,在不斷的積累中提升學生的作文構思和組織能力。
二、鼓勵學生寫真實生活。中學生特別怕寫作文,因為在作文課上,通常是由老師主觀擬定一個題目,就要求學生去寫文章。這當然就扼殺了學生的靈感,再加上農村學生在寫作時本就有厭惡感和自卑心理,于是學生視作文為苦役。所以,指導學生寫作文時先要破除作文“難寫”的觀念,讓學生知道:作文就是寫在紙上的生活,是寫在紙上的人和事。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和做過的事情用文字恰當?shù)谋硎龀鰜砭褪亲魑?。在教學中,老師要引導學生用樸樸實實的語言寫自己實實在在的感情,寫自己的理想追求,寫自己的喜怒哀樂。
三、引導學生通過讀書提高寫作能力
我們的學生普遍存在著這樣的不足之處:讀書不多,語言貧乏,思維膚淺,表達能力差。要改變這種現(xiàn)狀,就必須引導學生多讀書,反復讀書。只有多讀,才能提高學生的作文語言水平,從而才能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辈粩嗖辉黾幼约旱闹R儲備量,時間久了,不斷融合,逐漸的融會貫通轉化為自己的東西,寫作文也不再是一件難事,信手拈來,水到渠成。
四、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
創(chuàng)新,這是廣泛而永恒的話題,只有創(chuàng)新才能發(fā)展。我們引導學生寫作也要創(chuàng)新。作文只有創(chuàng)新才有吸引力、感召力和生命力,才能有所突破。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引導學生如何運用恰當?shù)恼Z言把自己的想法精彩地呈現(xiàn)出來。通過引導和鼓勵,不斷地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語文應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