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實驗是我們教學之本,實驗新課教學難度較大,而在整個高三一輪復習教學中,要做到面面俱到很難,如何復習實驗是每個教學一線老師最頭疼的事。物理實驗和科學探究不僅是物理教學中重要內(nèi)容(程序性知識)和學習方式,而且是物理教學中的教學目標。
【關鍵字】實驗復習 力學實驗 打點計時器
引入:用幽默的語言引出打點計時器,指出它在兵器譜中排行第二,學生很好奇第一是誰?(滑動變阻器)
請同學認識打點計時器種類,以及說出共同點及不同點?
生1:電磁與電火花打點計時器
生2:都是交流電,頻率相同
生3:電壓高低不同,名字不同
楊老師及時的對學生回答作出了總結,并補充電磁打點計時器電壓為交流電4~6V,電火花打點計時器電壓為交流電220V。打點方式不同,他指出電磁打點計時器的點是“打”出來的,電火花打點計時器的點是“燒”出來的。非常形象讓學生容易理解。
接著,楊老師展示一張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的一張圖片,讓學生在其中尋找錯誤(如下圖所示)。
生:1.小車擺放的位置不對。2.紙帶不水平
師:總結出紙帶不水平會帶來的影響,摩擦力變大。
楊老師在引入過程中,利用學生操作過程中的錯誤讓學生去尋找,體現(xiàn)真實性,體現(xiàn)新課程理念以學生為中心。
這種真實錯誤的展現(xiàn)方法應該是值得學習的。
接著,展示打出的一條紙帶,讓學生思考可以直接獲取的信息?間接獲取的信息?
生1:直接信息:時間,位移生2:間接信息:加速度,瞬時速度,平均速度
師:回顧紙帶問題中如何求瞬時速度,加速度?Δx=aT2, vn=,回顧逐差法。
通過學生回顧與打點計時器有關的力學實驗,引出下圖,接著楊老師通過兩條主線平衡摩擦力與是否要滿足m< 1.左邊:不平衡會如何?沒有關系a不同而已。不滿足質(zhì)量關系如何? 2.上邊:要平衡摩擦力,要滿足質(zhì)量關系。隨后解釋 3.下邊:要平衡摩擦力。隨后解釋 4.圖象處理數(shù)據(jù):V-T,a-F, a-1/M,W-V2 H-V2/2 然后在教學過程中引入變式教學,比如上面的實驗當中若使用傳感器如何變化?或者下面的探究功速度關系實驗如果采用下面的裝置又如何? 老師:需要平衡摩擦力嗎?需要滿足質(zhì)量關系嗎? 學生:。。。。。 隨后老師進行解釋,因為位移一定,所以需要平衡摩擦力使得倍數(shù)法成立,不需要滿足質(zhì)量關系。 聽課反思:在這樣一堂非常充實而精彩的課上,學生互動非常好,老師課堂控制力強,而且整個課堂始終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現(xiàn)新課程理念。 課堂教學設計非常具有特色,主要以打點計時器為主體,以平衡摩擦力,質(zhì)量關系,圖象法處理數(shù)據(jù)為三大聯(lián)系主線,使整堂課層次分明,有條有理,能進能退。而且注重變式教學,不斷創(chuàng)新問題,不斷對知識進行鞏固。課堂上能夠展現(xiàn)學生實驗操作過程中的錯誤,體現(xiàn)一種視覺強化,學生錯誤得到鞏固。他打破常規(guī)一輪復習實驗的模式。給我們?yōu)榻窈蟮膶嶒灲虒W提供了很好的一個平臺,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可以以滑動變阻器為主,串聯(lián)起電學的部分實驗,這條線也可以引起我們足夠多的教學思考。以上是我個人對于這課的看法及一點思考,我覺得這種優(yōu)秀的課如果能夠多組織一些,對于新老師的成長幫助非常大,希望有機會能多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