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素質教育在新課改當中得到了積極的倡導,其對能力的培養(yǎng)予以了充分的重視,在進行歷史學科的教學當中也必須要重視這一問題。歷史圖片除了是歷史信息的重要來源之外,同時還是歷史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歷史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對歷史圖片進行充分的運用,從而能夠對學生的歷史思維進行培養(yǎng)。
【關鍵詞】歷史圖片 歷史教學 運用
一、引言
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歷史圖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能夠使學生對歷史知識進行更好的掌握,同時其本身還包含著非常豐富的歷史知識,而且在高考命題當中歷史圖片知識也屬于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歷史老師應該在日常的歷史課堂教學當中對使學生能夠對不同圖片的功能掌握住,并且能夠對不同類型的圖片進行運用。
二、歷史圖片的類型
歷史圖片的基本知識除了包括不同類型的圖片的功能之外,還包括歷史圖片的分類,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幾種不同的類型,也就是實物圖、古跡遺址圖、歷史照片以及歷史地圖等。其中綜合了歷史與地理知識的是歷史地圖,其屬于連接歷史與現(xiàn)在的紐帶;歷史活動所造成的結果就是歷史照片;人類活動留下的痕跡就是古跡遺址;而其中帶有鮮明的時代性的就是歷史漫畫,其通常具有較強的幽默性以及諷刺性,能夠將人們對某段歷史作出的理性思考反映出來,同時還能夠使人們對歷史的本來面貌有所了解[1]。
以不同歷史圖片的特點為根據針對教學程序進行靈活的設計作為一種工具,歷史圖片具有很大的利用價值。下面就針對如何具體運用不同的歷史圖片進行介紹。
2.1歷史地圖教學方法
立足于地理學科針對歷史知識進行闡述,這就是歷史地圖教學。在歷史課堂當中運用這種方式進行教學,需要按照以下步驟來實施:①首先要了解地圖的名字,將相應的知識點鏈接在頭腦當中建立起來;②其次需要對展示在地圖當中的區(qū)域的地理位置進行了解,將圖中的信息找出來;③最后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其對以上的信息進行綜合,從而能夠深層次的思考圖中包含的信息。比如《戰(zhàn)略決戰(zhàn)示意圖》在人教版歷史必修1當中就是對中國解放戰(zhàn)爭中戰(zhàn)略決戰(zhàn)進行描述的一副地圖。首先教師應該讓學生將地圖下方圖名讀一遍,這樣學生就會很快的聯(lián)想到淮海戰(zhàn)役、平津戰(zhàn)役以及遼沈戰(zhàn)役等解放戰(zhàn)爭當中的三大戰(zhàn)役。其次學生需要對地圖進行瀏覽,這樣才能夠對剛才的聯(lián)想進行印證,三大戰(zhàn)役的名稱、發(fā)生的地方以及時間等都在該地圖上具有清晰的標注;最后再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對以上的信息進行綜合,比如毛澤東的作戰(zhàn)思想在三大戰(zhàn)役發(fā)生的順序當中時如何體現(xiàn)出來的。這樣對學生掌握歷史知識具有非常大的幫助[2]。
2.2歷史照片教學方法
作為過去歷史時空的定格,歷史照片能夠向人們真實的反應以前發(fā)生的事情,因此具有非常高的史料價值,其不僅能夠對歷史起到一定的證明作用,同時還能夠使教學可信度得以有效增加;可以將歷史真實的再現(xiàn)出來,使學生對歷史的理解能夠得以加深;能夠對歷史形象進行再造,使歷史的厚重感得以增強。在教學當中可以采用以下步驟進行歷史圖片教學:①在哪個地方拍攝的照片?②如果有人物的話,那么這個人物是誰;③什么時間拍攝的這張照片?④這張照片當中反映出了什么;⑤拍攝者拍攝這張照片的動機是什么?利用這些問題能夠使學生對照片的意義進行思考,激發(fā)他們對歷史進行學習的興趣[3]。
2.3歷史漫畫教學方法
漫畫的功能就是針對時弊進行針砭,其具備一定的社會批判功能,常常是民間觀點和立場的代表。作為一種重要的歷史來源,歷史漫畫同時還是一種歷史教學資源。比如在對歷史必修1當中的《時局圖》進行教學的時候,在教學當中可以采用以下步驟進行歷史漫畫教學:①對漫畫的細節(jié)進行關注,包括資料來源、說明文字、標題、日期、服飾、物體、動物以及任務等,同時還要注意其中的不同的動物,關注這些動物在漫畫當中所處的人物、文字以及位置等;②對漫畫代表的意思進行思考和理解,比如不同的動物代表的是那一個國家;③以漫畫提供的信息為根據針對其中的歷史事件進行思考,同時還要對歷史事件發(fā)生的背景進行思考;比如西方列強在19世紀末掀起了對我國的瓜分狂潮,這一歷史事實在《時局圖》當中得到了反映,而中日甲午戰(zhàn)爭之后清政府簽訂的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就是《時局圖》作者創(chuàng)作的歷史背景,如果了解了這些內容,學生就能夠很好的理解漫畫當中反映出來的意義,而通過對漫畫的了解,學生又能夠進一步的加深對當時歷史事件的印象。④對漫畫作者的意圖進行揣摩,也就是對作者想要將什么觀點表達出來進行思考。比如《時局圖》當中作者的真實意圖就是將中華民族在19世紀末的空前加深的中國民族危機通過這幅漫畫反映出來,從而將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表現(xiàn)出來[4]。
2.4實物圖以及古跡遺址圖教學方法
實物圖以及古跡遺址圖能夠將人類的生活痕跡真實的反映出來,比如南昌起義指揮部舊址、圓明園遺址、嗄仙洞遺址、鄭國渠遺址以及鐵犁圖與鐵鏟圖等。這些實物圖以及古跡遺址圖能夠證明這段歷史的真實性,同時對學生對歷史的感知非常有利,在對該類圖片進行分析的時候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①對圖片內容進行分析;②對圖片當中的文字內容予以注意;③對該圖片的歷史背景進行分析;⑤對該圖片所具有的歷史影響進行分析。歷史必修2第一單元當中存在著較多的實物圖,因此在歷史可以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如果歷史教師能夠對這些圖片進行巧妙的運用,就會取得非常好的教學效果[5]。
結語
作為歷史知識的載體,歷史圖片同時也是學生對歷史知識進行獲取的重要途徑。歷史教師在歷史的教學過程中要將學生的用圖興趣激發(fā)出來,對學生的用圖習慣進行培養(yǎng),將讀圖方法交給學生,最終對學生多種歷史思維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歷史教師應該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將歷史圖片的作用充分的發(fā)揮出來,這樣對學生在理解和記憶各種歷史知識的過程中十分有幫助,最終能夠使歷史教學質量能夠得到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郭排行.歷史圖片在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 新疆石油教育學院學報. 2005(06)
[2]沈亞萍.新課改下歷史教學反思[J]. 科教新報(教育科研). 2011(28)
[3]柴天寶.歷史圖片、文獻史料在學科教學中的作用[J]. 文教資料.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