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作為整個教育事業(yè)的基礎階段,國家應該給予高度的重視。從我國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現(xiàn)狀來看,其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尤其是在閱讀教學活動中。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效果會直接影響到小學語文的整體教學水平。本文立足于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首先分析了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性探索的意義;其次針對“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這一問題展開討論,并提出了相關創(chuàng)新性措施。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創(chuàng)新性探索 積極意義
語文作為一門人文性與工具性相統(tǒng)一的學科,是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基礎性知識的重任。在小學教育階段,語文教學活動是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而存在的,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為小學生學好其他學科奠定良好基礎。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整個小學教育階段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閱讀教學工作的成效,會對整個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產生重大影響。在素質教育理念下,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進行創(chuàng)新性探討,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
一、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性探索的重要意義
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不僅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語文知識的能力,而且能夠幫助小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還可以促使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有效鍛煉。
(一)、有助于提高小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知識的能力
在閱讀教學活動中可以將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體現(xiàn)出來。由于小學生處于智力發(fā)展這一階段,還沒有形成成熟的思維能力,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他們會過于依賴教師。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倘若不能正確引導學生,讓學生自己閱讀以及分析課文,就無法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應該在課堂上要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增強學生自主閱讀課文以及理解知識的能力,從而提高語文教學活動的效果。
(二)、有助于幫助小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小學語文課本中所涉及到的文章都是健康向上的內容,這些內容有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有助于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教師應該通過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為小學生提供掌握母語的機會,讓他們了解到文章中的理論知識以及深刻的人生道理,促使小學生健康成長。
(三)、有助于鍛煉小學生的思維能力
開展閱讀教學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以及思維能力。對于小學語文教師而言,要積極引導學生了解到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時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從文章中或者根據(jù)日常生活的經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提高他們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思維能力。另外,教師在講授完一篇課文之后,要鼓勵學生總結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提高他們運用知識的能力。
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的創(chuàng)新性措施
(一)、鼓勵小學生將自己的看法積極地表現(xiàn)出來
小學生的智力和思維能力尚且處于發(fā)展階段,各方面發(fā)展都不成熟。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活動的時候,應該注意觀察學生的具體表現(xiàn),他們在有些問題面前往往會表現(xiàn)出難以理解的狀況。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遇到此種情況的時候,首先要做的就是鼓勵學生多多提問,并站在他們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盡可能地根據(jù)學生的性格特征和思維習慣來加以引導,幫助他們自主思考問題的答案。比如小學課本中《烏鴉喝水》這篇課文,它主要講述了小烏鴉設法喝到瓶中水的故事。小烏鴉在喝不到深瓶中水的時候,便用嘴叼小石子放到瓶子里,在小石子不斷增加的時候,瓶中的水也開始往上升,小烏鴉順利地喝到了水。小學生在學習這篇課文的時候,可能會提出疑問:瓶子里的水為什么會逐漸上升呢?教師此時就需要與學生一起探討問題、解答疑問,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促使他們理解能力得到提高。
(二)、借助圖文并茂的方式開展閱讀教學活動
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僅僅采用單一的閱讀方式,不僅吸引不了學生的注意力,而且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無法獲得預期的課堂效果。因此教師要不斷豐富課堂教學方式,想辦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喜歡上閱讀課。隨著素質教育體制的改革,語文教師迫切需要完善自身的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開展閱讀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要借助圖文并茂的方式,讓學生全神貫注的投入到此次閱讀課中,提高整個閱讀課的教學效果。比如在《司馬光砸缸》這篇課文里,許多小學生沒有見過古時候的大缸,也不是很明白司馬光到底是怎么救人的,此時教師就應該將圖像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理解文章。
(三)、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為了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活動的時候,需要注重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由于小學生的個性不盡相同,教師要根據(jù)不同的學生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案,確保每一位小學生都能融入到教學活動中。雖然小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但是他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思維往往不夠嚴謹、全面。因此教師要從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提高小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整個語文活動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一個關鍵性的環(huán)節(jié)。要想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整體質量,教師要鼓勵小學生勇于說出自己的想法,并且要口述學習完這篇文章之后內心感悟。教師需要不斷豐富教學方式來開展閱讀教學活動,培養(yǎng)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在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同時,也可以提高小學語文的整體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柴冬梅.淺談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的幾種創(chuàng)新方法[J].新課程學習(上). 2012(02)
[2] 謝啟華.論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教學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 2011(13)
[3] 王雅濱.淺談小學語文閱讀理解的課堂教學難點及解決方法[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