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用來介紹對象的介詞“對”,在現(xiàn)代漢語中的使用頻率較高,對母語為英語的外國留學生來說,則更不容易,他們在使用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xiàn)各種偏誤。本文結合語料庫對留學生使用該詞的偏誤情況進行了統(tǒng)計,歸納了遺漏、誤加、錯序、混用等常見偏誤,并分析其偏誤原因。
關鍵詞:對;對于;偏誤;對外漢語
作者簡介:車名璐,女(1989-),遼寧省沈陽市人,遼寧師范大學文學院,研究方向: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生在讀。
[中圖分類號]:H1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33--01
介詞與名詞或名詞性短語構成“介賓短語”,表示時間、處所、方式、范圍、對象等。“對”作為表示對象的介詞,在現(xiàn)代漢語中的使用頻率比較高,它的用法多樣,有一定的難度,母語是漢語的人在運用時,如果不注意,也會出錯。對于母語為英語的外國留學生來說,則更不容易,他們在使用這個介詞時,常常會出現(xiàn)各種偏誤。因此,介詞“對”的偏誤分析在第二語言習得偏誤研究和第二語言教學中都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
一、“對”的偏誤情況考察
介詞“對”主要是用來引介動作或對待的對象, 或引進與動作、行為有關聯(lián)的對象,還與“來說”構成“對…來說”表示某種判斷是針對某人或某事物的。介詞短語“對…”在句中只能充當狀語和定語。漢英對比來說,“對”又可對應多個英語介詞。這樣一來,使得以英語為母語的學習者在學習和使用時遇到了不少困難。
(一)位置放錯
1.兩年前我去過中國北部,這時候我的印象對中國不太好。
2.這時候,我不知道滿不滿意對這個地方。
介詞短語“對…”作狀語時應該放在動詞或主語之前,作定語時應該放在名詞之前。但例1、2卻把介詞短語“對…”放在被修飾語后,不符合漢語語序的。
(二)遺漏“對”
3.小時候,除了對家里人感情深以外,其他人感情不深。
例3前半句“對”的用法是正確的,但后半句中“其他人”前面少了介詞“對”。在漢語復句的后半部分分句中,介詞通常不能省略掉。
(三)遺漏“對…來說/說來/而言”中的后項
4.對中國人,他們不存在國籍是哪的問題。
5.北京的衣食住行對西方人很便宜。
例4、5把這一結構中的準助詞“來說/說來/而言”遺漏了。
(四)錯用其他介詞替換“對”
6.他對于我就有一個要求,我跟他在一起的時候必須梳兩個辮子。
“對于”和“對”在表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時是有區(qū)別的。“對于”的后邊必須帶有修飾成分的結構復雜的賓語,不能是單個表示人的名詞或代詞充當?shù)馁e語。而“對”的賓語表示人時,既可以是單個的名詞或人稱代詞,也可以是含有修飾限制成分的名詞性詞組,例6要表示的是人與人的對待關系,而“對于”后卻是表示人的單個代詞“我”,所以是不正確的。
(五)主客倒置
7.從那天起我倆開始了友誼,他永遠對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A對B……”的結構中,A是動作的發(fā)出者,B是動作的接受者或動作關涉到對象,A和B的位置不能顛倒,否則意思就變了。例7就是把AB的位置顛倒了。應該是“他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對他的印象很深刻”。
二、介詞“對”使用偏誤的原因分析
留學生使用介詞“對”產(chǎn)生偏誤的原因有很多,很多時候是多種原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
(一)母語負遷移
受母語的影響,母語為英語的留學生經(jīng)常在使用“對”這個介詞時將其引導的成分放在句子的最后。比如“人們對于虛構的地獄中的鬼神仍具有一種普遍的恐懼?!边@句話,母語為英語的留學生經(jīng)常表達成“人們具有一種普遍的恐懼對于虛構的地獄中的鬼神?!币驗檫@句話在英語中譯為“There’s general fear among people of the imaginary ghost in hell.”,修飾語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句尾,而漢語中卻恰恰相反。
(二)目的語負遷移
在漢語中,“對”和“對于”的用法比較接近,都表示人、事物、行為動作之間的對介關系。但是在表示人與人之間的對介關系,并且介詞的賓語又是單個的名詞或代詞時,應該用“對”而非“對于”。另外,與“對”相比,“對于”的書面語色彩比較濃。
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中沒有指明“對”和“對于”這組介詞的重要性,只是一帶而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進行明確地比較練習,當中包括漢英介詞使用的比較練習、漢語本身同類介詞的比較練習。以及對外漢語教材中涉及介詞“對”的課文,沒有系統(tǒng)地講解,也沒有配備相應的課堂訓練等原因。
三、結論
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介詞教學探究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過程。本研究力圖通過對介詞“對”的使用偏誤分析,為該類介詞的教學提供了一些幫助,能夠逐步形成完整的介詞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1]崔希亮.歐美學生漢語介詞習得的特點及偏誤分析[J].世界漢語教學,2005,(03).
[2]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0.
[3]趙金銘.對外漢語教學概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