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介語石化是第二語言學習過程普遍存在的現象,而語音較之其他語用項目石化最為嚴重。本文從英語教學的現狀分析英語語音石化的原因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期有效的提高英語學習者語言輸出的質量、改善和促進英語教學者英語語音教學水平。
【關鍵詞】語音石化;英語學習;原因;對策
英國著名語言學教授Gimson. A. C曾說過:“一個人要說一種語言,他必須學習幾乎 100%這種語言的語音,而只需學習 50%-90%的語法和l%的詞匯就夠了?!闭Z音是語言的關鍵,然而在二語習得的過程中,語音相對于其他語用項目更容易被石化,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習者目的語水平的提高。本文分析了二語言學習過程中產生語音石化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教學對策。
一、語音石化的原因
Ellis(1994)將中介語石化現象產生的原因分為內在和外部原因。內因是指第二語言習得者的自我認知、社會情感因素以及本族語的問題(主要是語音方面)。就內因而言,母語遷移是語音石化的主要原因。漢語屬于漢藏語系,英語屬于印歐語系,這兩種語系尤其是在語音體系上存在著極大的差別。學生在語言語音學習過程中極易將漢語的重音、節(jié)奏、語調模式遷移到英語語音中。外加方言的干擾,從而說出一口帶有地方口音的中式英語。
外因是指第二語言習得者在語言習得過程中缺乏教師規(guī)范的教導以及教材內容上的疏漏,促使石化的形成。就外因而言,訓練遷移
是語音石化的外在原因。由于教師發(fā)音不準或帶有某些口音,授課所選的教材不合理,導致負遷移。這種訓練的負遷移主要產生在語言學習的初級階段,先入為主的認識在學生日后的學習中影響巨大,甚至是根深蒂固的。
可見,語音石化的內因和外因與二語言習得者在語言習得過程中所處的環(huán)境影響有關。
二、英語語音教學現狀和對策
1. 我國的英語教育是以應試為導向的。英語教學以詞匯,語法為主,英語語音教學沒有得到重視。學生不良的發(fā)音習慣沒有得到有效和及時更正,最終造成了難以糾正的習慣性發(fā)音錯誤,即永久性語音石化。因此,我們必須轉變教學觀念,不僅要在英語教學的最初重視語音教學,而且把語音教學貫穿于整個英語教學當中,注重語音教學的連續(xù)性,從而減少和弱化語音石化。
2. 英語教師業(yè)務水平良莠不齊,尤其是在邊遠地區(qū),由于地方發(fā)言的影響,英語教師本身就存在嚴重的語音石化問題。Krashen說,外語教師的作用有二:一是講解語法及語言知識;二是提供給學生足夠的最優(yōu)化輸入。可見,教師素質的高低對學生外語水平的提高有非常大的影響。
教師錯誤的語言形式勢必會阻礙學生語音的習得。培訓轉移指的就是教師某些不符合英語習慣的表達和不標準的語音和語法會使學生產生對英語的某些重要的語言點和語法規(guī)則的偏差性的理解。這些誤解易形成于學生學習的初始階段,不易清除。在暫時性的石化階段,如果學習者能夠有機會接觸自然的目的語或接受最優(yōu)化輸入環(huán)境,其語言學習的效果才有可能會得以改善??梢?,英語教師不但要提高自身素質,還要對語言知識有準確、足夠的掌握,加強對目的語國家文化背景的了解。同時,要注意變換教學模式,注意目的語輸入的數量和質量,防止學生群體語用的僵化。
3. 學習者學習目的語的目的是希望能夠夠靈活運用目的語到實際當中。然而,在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教學上,教師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體,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這種缺少實踐性和實際性的填鴨式的課堂教學形式嚴重影響了語言輸出的數量與質量。這種教學模式不但無法調動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積極性,而且容易導致所學語言石化現象的發(fā)生。
理想的外語課堂教學環(huán)境應能向學生提供更多的直接使用目的語的機會。學生在課堂活動中一邊學習一邊解決問題。通過反復的操練和實踐,才能在交際中取長補短,認知錯誤,修正錯誤,這樣才能有助于使中介語系統(tǒng)逐漸向目的語靠攏。
在教學上,學習內容和練習形式、教學內容應有趣味性, 練習要多樣化,教學方法要有啟發(fā)性,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促進其中介語正確產出。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來拓寬語言輸入和輸出的渠道,以提高語言輸入的效率和質量。
4. 多媒體只是一種技術手段并不能直接導致學生的英語水平僵化,但由于多媒體使用不當,在多媒體教學模式中石化現象也大量存在。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演變成了以多媒體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師生間的互動演變成了“人機”互動,師生間的有效交流減少,這對學生吸收新信息,加工新信息及構建新的知識體系無疑具有很大的負面影響,從而導致學生的英語水平產生僵化,尤其是口語能力的僵化。
因此, 在多媒體教學模式中教師都應牢記: 學生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中心,多媒體只是課堂教學的輔助手段。教師不必把全部心思都花在制作課件和播放課件上,教師應利用多媒體設備的優(yōu)勢,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傊處煈枚嗝襟w的優(yōu)勢,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學習英語的機會,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有效地實現對其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逐步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改善其僵化狀態(tài)。
總結,二語言習得者語音石化現象受諸多的外在因素影響。因此,應該教師重視語音教學的連續(xù)性,學生也不能忽視英語語音的學習,自覺把英語語音的學習貫穿于英語學習之中。
參考文獻:
[1] Ellis,R. 1994.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Krashen, S. D. 1982.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 Pergamon Preess.
[3] 王順玲,張法科. 多媒體投影情景下的大學英語學習僵化現象研究,[J]. 外語電化教學,2006(8): 58-62
[4]劉春燕,譚寄紅,常洪燕。從NICE角度剖析大學英語學習僵化現象[J]. 西 華 大 學 學 報 ( 哲 學 社 會 科 學 版), 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