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將合作學習理念引入中學教學課堂中,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并逐步提升其學習能力。本文針對目前中學英語課堂存在的問題,結合我國理論、實踐背景,提出英語教學過程中合作學習的相應策略。旨在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提升中學生英語應用能力。
【關鍵詞】中學英語教學;合作學習;生態(tài)課堂
上世紀80年代初期,我國很多教育學者將合作學習模式引入國內,并將其與我國英語教學充分結合。在長江三角洲地區(qū),英語合作學習非常普遍,主要體現在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交往、交流之中,這種學習模式在提升學習興趣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但目前,我國英語合作學習模式并未得到廣泛的推廣。因此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提升合作學習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是一線教育工作者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
一、中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幾點問題
1.教學目標不清晰,課程內容脫離實際
目前,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多數教師都是以英語為依托,將教材內容作為主要學習目標。實際上,教材只是實施教學工作的輔助工具,是實現教育教學的載體。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僅憑教材開展教學,學生英語知識范圍將很難得到擴展和延伸。同時,教師教學過程中恪守傳統(tǒng)教育模式,導致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難以進行有效的語言溝通,導致語言實訓活動內容脫離實際[1]。
2.學生之間對話關系受到限制
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師生關系是校園中人際關系的重要體現,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也要得到充分重視。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影響,中學英語存在“灌輸”式教學弊端。盡管在新課改要求下,很多教師逐漸意識到學生充分表達觀點的重要性,但學生仍舊缺乏自主參與問題討論的意識。學生“對話”活動與合作學習往往流于形式,導致英語課堂缺少活力。
二、中學英語合作學習教學實踐策略
新課標明確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總體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能力。而這種能力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整體素養(yǎng)基礎上。從總體上看,生態(tài)課堂教學更能滿足新時期教學需要,符合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科學化的教學模式。生態(tài)課堂提倡不僅提倡師生“共生”,也重視學生之間開展合作學習。
1.劃分學習小組,實現預期學習目標
由于合作學習的主要特征是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因此在中學英語教育教學中,劃分學習小組是合作學習教學實踐的首要步驟。教師在劃分學習小組時,劃分形式和劃分標準有多種選擇。例如,可根據學生自主選擇小組成員進行劃分,可依據學習進度和學習目標進行劃分,也可根據教材內容難易程度進行劃分。雖然劃分標準不同,但都要以提升學習成績、保證全員參與作為劃分原則。在完成基本學習目標的基礎上,實現學生互幫互助,提升每個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2.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奠定合作學習基本思路
教學策略對于中學英語整體合作學習實踐具有統(tǒng)領性作用,因此在設計相關教學策略時,教師應要求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并發(fā)揮主觀能動作用。但教師在對學生合作學習進行分配時,應遵循差異化原則,根據學生的特點,為學生提供良好學習氛圍。設計教學策略和環(huán)節(jié)時,應突出學生合作學習的主體位置,也要在一定程度上發(fā)揮教師指導作用。在實施英語課堂學生合作學習前,應以規(guī)范化的教學設計為基礎,并重視單元學習的實際效果[2]。為此,教師應做到提前備課,并制定合作學習流程,最大程度保證教學活動順利開展,并保質保量完成。
3.角色扮演,明確小組分工
教師可在小組活動中安排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深入,并通過英語交流等方式提升學生口語水平和單詞拼讀能力。在劃分小組時,要做到結合班級實際教學情況,防止學生出現興趣愛好沖突,并以提升學習效率和提高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為原則。具體實踐時,要根據學生性格特點重點把握好每個學習小組的具體分工,并科學合理安排學習進度。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導者,而是教育教學的監(jiān)督者,應具備發(fā)現問題的能力,及時糾正錯誤。,并注重實踐反饋和小組合作學習的后續(xù)進展。通過小組競爭等方式督促學生合作學習,能夠提升學生團隊協作能力。
4.豐富教學方式,營造良好課堂氛圍
為了更好的營造合作學習氛圍,教師首先需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提倡“教無定法”教學理念。教師要掌握多種教學方式,并能夠靈活運用,為活躍課堂氛圍、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奠定基礎。例如,在英語語法知識講授過程中,教師可充分利用多媒體作為輔助教學工具,將與英語課程有關的知識通過圖片、視頻、音頻等方式呈現出來。并設置相應問題(問題要具有多種答案,充分調動學生想象力),由小組內學生共同參與討論。同時,教師也要根據教學實際,在合作學習的基礎上增加探究學習、自主學習以及發(fā)現學習等形式,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在主動參與中逐漸提升英語學習能力。
5.多元化開展教學評價,增強學生英語應用能力
教師對合作學習做出評價,這一環(huán)節(jié)并不屬于教學目的,而是通過評價和反饋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使其繼續(xù)深化學識內容 [3]。英語作為語言類教學,具有其自身特殊性,僅僅依靠單一方式對合作學習進行評價,勢必無法滿足現階段英語教學需求。新課程改革后,廣大教育工作者迫切希望改變傳統(tǒng)量化評價方式。雖然不能完全否認量化評價積極意義,但新時期教育制度改革要求將質性評價和量化評價兩種方式進行有機結合,兩者相得益彰,充分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因而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應合理選擇評價方式。例如,在對小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時,教師應從組內學生英語詞匯、語法、寫作能力、應用能力等方面做出綜合性評價,從而促進教師更加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
結束語:
英語是中學教育中重點科目,對學生學習和身心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合作學習理念由美國教育工作者提出,指學校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以良好的人際交往作為依托,加強學生間互動與交流。通過建立學習小組,實現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最終完成學習目標,并根據組內成員綜合表現評價學習成績。合作學習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更能在不斷提高學生成績,為英語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羅國太.英語生態(tài)課堂的理論依據與構建路徑[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16~18.
[2]韓曉敏.初中英語教師課堂理答行為改進的行動研究[D].溫州大學,2013,5(13):106~107.
[3]李廣.論合作學習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及思考[J].外語研究,2013,10(7):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