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興趣,不能只停留在課堂表面的“活”,“樂”,“玩”中。激發(fā)學生對學科的興趣,我們注重學科本身,從學得后產生的成功體驗來不斷滋長興趣,挖掘學生學習的內驅力。
【關鍵詞】英語學習、興趣、課堂
一、激發(fā)興趣
“激發(fā)興趣,”是指教師在帶領學生去接受嶄新學科對新鮮事物時,幫助學生消除學習的疑慮,樹立自信,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潛在動力。PEP教材以其豐富的色彩,富于變化的節(jié)奏,悅耳的美式音吸引學生,說說唱唱玩玩中通過角色表演,游戲活動等形式習得大量言語。而教師因初次接觸教材,對大綱認識的淺薄,教學上不能很好把握等,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在以下幾個特點:
1、“鬧著玩”。初次接觸教材,教師對教材的靈活性,意圖不能領悟到位。他們?yōu)榱宋龑W生注意力,設計各種活動豐富課堂。如:動手做賀卡。教師往往在還沒講完步驟,學生早自愉自樂地通過自己對圖示的理解動手又動口。課堂成了一典型的美術小制作。組織上存在的缺陷外,這樣的動手是否值得要用大部分寶貴的課堂時間來完成?
2、“光練嘴皮子,不看書”。為了提高口語,教師化了大量時間精心設計課堂內容,講干喉嚨,耗完學生精力,鈴聲一響,大伙齊松了一口氣,教師這才記得需打開課本問學生:今天你學到了什么?頓時教室里鴉雀無聲,從他們捧著課本迷惑的眼神,委屈的神情中不難得出:我剛才明明會講得,怎忘了?書上哪有?我怎不認識他呀?教學目標有聽說認讀,但大多數教師都沒注意認讀目標的重要性。我們可以放任這種現象持續(xù)?作為學習的載體我們還可以熟視無睹嗎?
除此之外,還有若干現象。若不是學期回頭評價,我們很難發(fā)現和掌握學生學得的狀況?,F狀表明:這樣的循環(huán)教學很糟。很不扎實。起初師生還是感覺輕松,隨教學內容深入,就出現大量難題。著名教育家曾說過,學好語言的最好方法,就是能讀懂課本。針對如此情形,我們在學生入門時必須落實好這幾點。
1、讓學生了解現代語言的重要性。明了學習是適應時代的需要。在引入課中教師要盡量豐富生動講一些有趣味性的故事來說明英語的重要性。
2、注重學生在開始階段對基本發(fā)音,書寫,朗讀等習慣的培養(yǎng)。不求速度,但求精,準。
3、給予學生明確的期望值,激勵學生不斷進取。學習是件愉快的事,也是件需要不斷付出勞動的工程。要相信學生,肯定他們是一定能不斷成功的。
二、持久興趣
1、進入了四年級,由于三年級認讀不抓實,課堂出現可各種時尚?。?/p>
1)“喧賓奪主”。教師盡量用簡易語言組織課堂時,學生卻聽得懸乎,有自個兒畫畫的,有低頭寫東西的,有做小動作的等等。教師迫不得已,改成演“獨角戲”。
2)有問“逼”答。教師在教學深入過程中,發(fā)現抓實知識的重要性。為了改變教學現狀,從現在抓起。于是課堂上出現讓學生一個接一個站起來,窮問不舍,最終還是自己“攤牌”。這些問題的根本在于設計的太玄,教學過程沒能讓學生可以拾級而上。
3)問而“避”答。為培養(yǎng)學生質疑,教師很難把握得了“度”。學生舉手追問,教師窮于應付,留個臺階給自己:大家自個找答案,看誰厲害。結果是學生無所適從。這種問題的關鍵在于教師對教材鉆研不深不透,依賴現代教具,卻只能“順流而下”。
4)“照本死用”。課本知識還沒掌握,我們還怎樣拓展?教師心有余而力不足。抓課本語言時,練了又練,教學輔助手段少之有少?!敖叹呱伲鼋叹叻薄背闪宋覀兊睦碛?。在調查中筆者發(fā)現51、6%學生說,從沒見過老師在黑板上畫過簡筆畫;67、2%學生說,老師在課堂上常見的只是幾張卡片和一臺錄音機。45%學生反映教師在課堂上很少提供實物和設置情景。我們的學生在沉悶貧乏的氣氛中,學得如何?其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筆者又對本校來自鄉(xiāng)村學校的學生作問卷調查。結果發(fā)現:原同班學生中只有76%達到優(yōu)秀,64.5%為中等,27.9%為差生。抽取部分學生談話了解:我覺得英語課好玩,但不喜歡,太難懂了。究其原因不難發(fā)現,鄉(xiāng)村小學因師資不足,采用一周三節(jié)集中授課,接觸頻率少,安排不合理,學習沒及時鞏固。知識沒能螺旋上升,直接導致教學的畸形。
2、思考與對策
1)立足課堂,向課堂要實效
在小學階段,小學生更多地是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習慣,興趣。學科分配的時間都較緊。我們教師只能向課堂主戰(zhàn)場取成效。采用“目標性”的任務型課堂教學,便是我正努力摸索,改變現狀的教學模式。教學的“任務”,就是做做事,它以意義為中心,重視如何溝通信息,著重解決某一交際問題,它在現實生活中有發(fā)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假交際。它貼近生活經歷,能引起學生共鳴,激發(fā)欲望。任務的執(zhí)行注意任務完成,即在交際中解決問題。他的結果是評價任務成敗的標志。有了明確的師生角色,任務目標,必要的構成任務的輸入材料,創(chuàng)設的任務執(zhí)行環(huán)境等組成的部分就能進行有意義,自由的練說性目標。
2)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是完成英語教學和培養(yǎng)興趣的根本保證。情感是打動人的心靈秘訣,是打開人的心靈的一把金鑰匙,是人行為的內在力,是人際關系的基礎。師生間接觸,看法,需要無不包含情感因素。沒有師愛生,生尊師,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學習氛圍,順利進入角色。而鄉(xiāng)村學生回答:我不喜歡英語,太難了,可我喜歡見到英語教師,她讓我快樂,這不正說明師生關系的可利用性。無論是對語音的興趣還是對教育者的喜愛。我們沒有理有錯過任何一個有潛力可挖的機會。教師愛學生,從自己的人格影響和發(fā)展學生,以情育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盡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綜上所述,出現教學危險信號,我們不能任其發(fā)展。對現狀中存在的問題我們有必要回頭看,找癥結。只有在把握準理論下,不斷學習新標準,摸索教法學法,用理念指導實踐,在實踐中感悟真理,真正地為學生培養(yǎng)英語持久興趣。
【參考文獻】
[1]劉顯國主編 中小學教研手冊 成都 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 1999
[2]寒天主編 中小學教育教學改革全書 延吉 延邊人民出版社 2001
[3]張之建主編 中小學教學小百科 北京 中國環(huán)境科學出版社 2000
[4]王增昌主編 外國教育教學改革全書 北京 中國林業(yè)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