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語文教師要正確認識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誤區(qū),合理把握小學語文教學的特殊性,做到在閱讀中、在寫作中滲透德育的方式和途徑。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影響德育滲透的因素,提出在閱讀中、在寫作中、在語文教學反饋中進行德育滲透的途徑和方法,把小學語文教學與品德教育有機結合,做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滲透;途徑和方法
引言
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要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時代的要求,同時也是語文學科的性質和教學目的的要求。德育教育應是和其他學科相互融合,并在其他學科教學中充分滲透,在教學過程中,將優(yōu)秀的道德素養(yǎng)傳遞給學生,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語文教學和德育教育緊密相關。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的誤區(qū)
教育要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服務已經成為素質教育的核心,從社會的整體價值取向來看,德育工作已經越來越被教育工作者和學者重視起來。語文老師應該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把握好語文學科的優(yōu)勢,結合有效的教學手段,找準德育教學切點,加強德育教學的滲透。但是受到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我國的德育教育還存在一些誤區(qū)。
首先,我國的小學語文教育重視智育,輕視德育。我國人民的文明程度伴隨著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步提升,當前年輕人的考學、就業(yè)問題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教育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受到當前教學評估方法的影響,各個小學還是把智育水平的高低作為衡量學校教學水平好壞的根本標準,升學率依然是各個小學的生命線。盡管減負增效的口號喊得非常響亮,但是極少數(shù)的小學真正做到了素質教育的要求。因此,在語文學科的教學中,德育一直處在邊緣的地位上,文以載道一直是語文教學千百年延續(xù)下來的傳統(tǒng),語文教學按理說應該成為德育教學的重要基地,但是迫于當前就業(yè)形勢和精英教育的壓力,語文教學已經變成一種升學的工具,很多教師放棄了對學生的美的培養(yǎng)、人文的熏陶,忽視語文教學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單純地把語文教學當做是知識傳授工具,對語文素材的分析只停留在技術層面上,這與語文教學的初衷和新課標的要求都是南轅北轍的。
其次,小學語文德育教學忽視小學生作為人的特性和主體地位,德育教育采用灌輸?shù)姆绞?,導致學生難以在情感上認同德育教育。目前的小學語文德育教育,主要關注小學生德育知識的掌握程度,注意學生的行為是否做到了規(guī)范,而很少關注小學生的情感和信念的轉變和內化。德育之后,小學生的責任心、自尊心和愛心是否得到了鍛煉和提升,教師一般不予關注。很多小學生不喜歡寫讀后感,但是出于敬畏老師的心理,他們會從課文、語文參考書中復制語句,進行摘抄,濫竽充數(shù),對于這樣的讀后感,教師一般也不會深究,默認其完成了作業(yè),教師在這里就完全忽視了語文教學對學生內在情感的升華和心靈的凈化,沒有真正承擔起語文教學的職責。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方法和途徑
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途徑和方法有兩個方面:在閱讀中滲透和在寫作中、在教學反饋中滲透。
1在閱讀中滲透
語文教學是母語教學,小學生基本上能看懂、讀懂,但是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有一種不愿深究的心理,因此,很難挖掘文章蘊含的思想。由于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內容較為豐富,針對語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教師要有意識、有目的地發(fā)掘課文中關于德育的內容,并要求學生對代表性的文章達到熟讀、熟記乃至背過的程度,把握教材中的思想要點,充分發(fā)揮語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利用課文中的情感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例如,在教學《狼牙山五壯士》一文時,通過學習五位壯士英勇無畏的壯舉,讓學生感悟愛國的情感;在教學《開國大典》一文時,通過學習開國大典活動進行的順序及內容,讓學生心中對新中國的成立有個清晰的認識,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再如,學習《孔融讓梨》之前,提出假如現(xiàn)在有兩個梨,一個大一點,一個小一點,分別分給你和你的小伙伴,你會主動要哪個?然后分別問幾個小朋友,可能答案不盡相同,但是通過講解和說明,鼓勵小朋友要有謙讓的精神,并告訴小朋友,其實這不僅僅是分梨的問題,在生活中,到處都會遇到類似的情況,謙讓是一種美德。
2.在寫作中滲透
寫作不僅是對組織語言文字能力的練習,而且可以訓練學生對自然、對社會、對人生的認知能力,因此,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一個重要途徑。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大自然中,讓學生觀察、感受自然,不僅可以鍛煉小學生的寫作能力,使學生創(chuàng)作優(yōu)美的文章,最重要的是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達到滲透德育的目的。除此之外,還可以積累寫作素材,激發(fā)小學生寫作的欲望,達到在體驗生活中滲透德育的效果。教師還可以利用大多數(shù)學生在日記里記錄真心話的行為和日記這種寫作方式的德育滲透功能,通過鼓勵學生寫日記的形式滲透德育。例如,學生在寫《游白乳泉》一文時,除了詳細描寫白乳泉美麗的景色之外,還需要表達出對它的贊美之情,繼而表現(xiàn)出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和贊美。再如,《游子吟》這首古詩的學習,學生在寫這首詩時,告訴小朋友,母愛的偉大,在家里要多關心自己的父母,要多為父母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這就能正面地教育孩子要孝敬父母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
3小學語文教學反饋中鼓勵道德精神
小學語文教學的德育滲透,不僅僅是課堂上的課文內涵傳遞,在小學語文的教學反饋中,也可以無時無刻地實現(xiàn)德育滲透。例如,小朋友的期中考試成績出來了,一些小朋友考的很好,好高興,而一些小朋友考得很差,很沮喪。這是老師可以教育學生考的好的不能驕傲,要繼續(xù)努力,考得不好的學生不能氣餒,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并且告訴小朋友要相互幫助,成績好的要積極地幫助成績差的學生,大家共同提高,這才是老師真正想看到的。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作為小學中重要的一門學科,可以合理地滲透德育。本文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影響德育滲透的因素,提出德育滲透的途徑和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需要語文教師不斷地探索、研究和積累,使德育教育與語文教學融為一體,不斷提高小學生德育素質,從而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造就新世紀需要的高素質建設人才的教育目的。
【參考文獻】
[1]汪潮.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何金俠.略議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學周刊,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