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東北方言中,“賊”是典型的程度副詞,和“很”一樣,主要修飾形容詞,表“程度加深、增量”。“焦、稀、惡、齁”也有著和“賊”一樣的語義和句法功能,但有些學者把他們歸為東北方言中形容詞的前綴。本文主要從句法功能角度出發(fā),提出“焦、稀、惡、齁”類是程度副詞,而非形容詞詞綴的假設,從“程度副詞+形容詞”充任謂語、補語及程度副詞不受否定副詞“不”修飾這三個角度論證該假設。本文的方言詞以吉沈片通溪小片方言為主。
關鍵詞:東北方言 程度副詞 句法功能 焦、稀、惡、齁
一、引言
言語達意的生動性是東北方言顯著的特征之一,通過觀察修飾“酸、甜、苦、辣、咸”五味的副詞可以明顯的感覺到東北話副詞的表現(xiàn)力,在東北方言中,與這五個形容詞搭配的,分別有四個副詞:焦(酸)、?。ㄌ穑?、惡(苦)、齁(辣、咸)。
在東北方言里,這四個詞的功能相當于普通話中的程度副詞“很”,同樣表示對后面所修飾形容詞的程度加深義,如“焦酸”就是“很酸”,除了“齁”可以同時修飾“辣”和“咸”以外,四個副詞和后面的形容詞都不能交叉混用。但在我們查閱以往學者的研究文獻時發(fā)現(xiàn),有些學者將這四個詞的詞性歸為形容詞前綴,認為這四個詞是形容詞整體中的前綴部分。通過對比分析,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焦、稀、惡、齁”四個詞的句法功能不僅在東北方言中相當于程度副詞“賊”,同時也相當于普通話中重要的程度副詞“很”,因此本文提出這樣的假設:東北方言中,“焦、稀、惡、齁”是程度副詞,非形容詞前綴。
下文將從“程度副詞+形容詞”充任謂語、補語及程度副詞不受否定副詞“不”修飾這三個角度逐一分析,從句法結構角度,論證這五個詞在東北話系統(tǒng)中,是獨立的四個表加深增量義的程度副詞,而非構詞法上的詞綴。
既然“賊”是公認的東北方言中的程度副詞,其句法功能等價于普通話中的“很”,那么,如果“焦、稀、惡、齁”的句法功能等于“賊”,根據(jù)邏輯的遞歸性原則,“焦、稀、惡、齁”的句法功能也等價于“很”。由此,我們便可以論證,東北話中的“焦、稀、惡、齁”是程度副詞,而非形容詞前綴。
二、從“程度副詞+形容詞”作謂語角度論證
從表1可以明確地看到,“很”和“賊”兩組句子幾乎完全等值,只有普通話和方言之分,而“賊”和“焦、稀、惡、齁”兩組句子在東北方言中,無論從“程度副詞+性質形容詞”作謂語的句法角度,還是句子的語義角度,都是等價的。根據(jù)遞歸原則,在這一比較層面上,這三組句子在“副詞修飾形容詞作謂語”方面,其句法結構和語義關系都是相同的,例如,普通話中“這道菜很酸”這個句子,在東北話中,等價結構為“這道菜賊酸”,程度副詞再具體些就可以說“這道菜焦酸”。這種等值關系是顯而易見的,既然這些句子中,“很”和“賊”是不容置疑的程度副詞,那么,根據(jù)遞歸原則,“焦、稀、惡、齁”在這一句法結構中,也同樣是程度副詞。
下面我們換一個論證角度,反向分析這三組詞。漢語中,形容詞如果單獨作謂語,就必須出現(xiàn)在前后有明顯對比義的語境中,如只能說“這道菜咸,那道菜不咸”,除此之外,形容詞不能單獨出現(xiàn)在謂語的位置上。如果把“稀甜”看成一個形容詞 ,把“稀”看作是“稀甜”的前綴,那么這個“稀甜”是不能在句子中單獨作謂語的,從這個角度來看,下面的這個句子是不符合語法規(guī)范的:
(1)這道菜稀甜。
如果想讓這個句子符合規(guī)范,就必須在所謂的形容詞“稀甜”前面加上一個程度副詞,如東北話中的“賊”:
(2)*這道菜賊稀甜。
但是語言事實卻恰恰相反,上面的這個句子是不合格的,而“這道菜稀甜”這句話在東北方言系統(tǒng)中才是完全成立的。因此,從這個角度看,也能夠證明“焦、稀、惡、齁”不是形容詞前綴,而是程度副詞。
三、從“程度副詞+形容詞”做狀態(tài)補語角度論證
如果單獨看這些句子,增量義表示得不明顯,我們來比較下面這組例子:
(3)A:這道菜做得酸。
B:這道菜做得很/賊/焦酸。
A句中的狀態(tài)補語是單個的形容詞,這時的“酸”義是靜態(tài)的,僅僅是對一道菜味道的斷言,B句中的狀態(tài)補語是“程度副詞+形容詞”的組合,這時的“酸”在程度副詞的修飾下是動態(tài)的,是“酸”這一味道增勢的動態(tài)描寫,加了程度副詞之后,表示的是由不酸,到有點酸,再到很酸,非常酸,最后到最酸的語義過渡,因此,“酸”被“很/賊/焦”修飾后,達到了“很酸”的程度,這種增量的概念不容置疑。因此,“焦、稀、惡、齁”在修飾形容詞作狀態(tài)補語時,其程度副詞的性質也十分明顯。
如果把“焦、稀、惡、齁”看做是形容詞的前綴,“這道菜焦酸”就不能表示動態(tài)的增量概念,如果“焦酸、稀甜、惡苦、齁辣、齁咸”在作狀態(tài)補語,想要表示“增量”義,就需要在之前加上“很”。如:
(4)*這道菜很焦酸 。
語言事實告訴我們,這個句子是不合理的,因此,從狀態(tài)補語這一角度來看,我們同樣能夠證明“焦、稀、惡、齁”是程度副詞,而非形容詞前綴。
四、從程度副詞不受否定副詞“不”修飾的角度論證
前面我們從肯定句角度,討論了“賊、焦、稀、惡、齁”與“很”在謂語和補語的位置上功能的一致性。下面,我們從否定句的角度,討論在東北方言中,“焦、稀、惡、齁”的功能屬性。
從表3可以看出,除了第一列 “不”直接修飾形容詞的句子成立,第二列第三列“不”修飾“很”和“賊”的句子均不成立。原因很簡單,“不”不能位于程度副詞前修飾程度副詞“很”和“賊”,既然在這些句子中程度副詞表示動態(tài)的增量義,“不”表示否定義,那如果是動態(tài)的增量義就不能否定,如果是否定義就不存在增量,因此,“不”在前修飾程度副詞“很”和“賊”的句子都不成立。
如果把“焦、稀、惡、齁”看作是形容詞前綴,那由“不”修飾表否定義的句子應該是成立的,如上表的句子“這道菜不焦酸”;可是語言事實告訴我們,這個句子是不成立的,“這道菜焦酸”的否定形式是“這道菜不酸”。因此,在不能受“不”修飾這一點上,“焦、稀、惡、齁”和“賊”的語法特征是等價的,和“很”的語法特征也是等價的,從這一角度來講,我們假設的“焦、稀、惡、齁”是程度副詞而非形容詞前綴也是完全成立的。
通過“程度副詞+形容詞”充任謂語、補語及程度副詞不受否定副詞“不”修飾這三個論證角度的全面展開,我們運用邏輯的遞歸性原則,從句法結構(兼顧語義)角度,正反兩方面結合,證實了我們開篇提出的假設:
東北方言中,“焦、稀、惡、齁”是程度副詞,而非形容詞前綴。
四、“焦、稀、惡、齁”類的句法、語義特征
雖然在修飾“酸、甜、苦、辣、咸”這表示五味的形容詞時,“焦、稀、惡、齁”基本上不能互換,可是并不代表在東北方言中,這五個程度副詞不能夠跟其他的形容詞組合。如:
(5)焦:焦藍 焦黃 焦綠
?。合∷?稀酥 稀碎
惡:惡臭 惡膳 惡騷
齁:齁騷 齁臭 齁腥
在東北方言系統(tǒng)中,“焦、稀、惡、齁”僅僅是四個代表,像它們這樣富有表現(xiàn)力的程度副詞還有很多。下面列舉一些常用的,每個程度副詞后補充一個該副詞能夠修飾的形容詞。如:
溜(滑)、生(疼)、邦(硬)、精(短)、哄(臭)、瓦/巴(苦)、確(黑)
以上這些程度副詞的句法特征同我們上文討論的“焦、稀、惡、齁”完全相等,只是由于其富有生動性的語義特征,褒貶義有所不同。
通過對語言事實的觀察,“焦、稀、惡、齁”類程度副詞在句法和語義上有以下三點突出的特征,因為東北方言中“賊”是適用范圍最廣、功能最全面的程度副詞,上文我們提到的東北話中的“焦、稀、惡、齁”類程度副詞在句子中都可以被“賊”所替代,因此“賊”不受下文所討論的這些句法語義特征限制:
1.普通話中的“很”不僅可以修飾單音節(jié)形容詞,也可以廣泛地修飾雙音節(jié)形容詞,但是通過上文的例句,我們可以觀察到,在東北話中,這些程度副詞雖然在語義各有各的特征,但是在語音形式上的選擇有明顯的傾向性,“焦、稀、惡、齁”類都只能與單音節(jié)形容詞組合,這也是它們在組合能力上與普通話程度副詞 “很” 的不同之處。
2.在具體的語境中,為了表對程度加深義的強調,“焦、稀、惡、齁”類常常使用與形容詞組合后整體重疊的形式來突出增量義,這時他們的句法特征也與“很”相同,但是在使用上,遠遠超出普通話“很+形容詞”整體重疊的頻率,而且后面常常帶有助詞“的”來表達加強肯定語氣。如:
(6)這道菜很酸很酸。
這道菜賊酸賊酸(的)。
這道菜焦酸焦酸(的)。
這種“ABAB”的重疊方式是東北方言中比較重要的表語義強調的方式之一,在這些程度副詞中,有一個有趣的語言現(xiàn)象,正如普通話中個別程度副詞能夠重疊后修飾形容詞一樣(如,這道菜非常非常咸),東北方言中“焦、稀、惡、齁”類程度副詞中也有部分成員能夠重疊后再修飾單音節(jié)形容詞。如:
(7)這道菜齁齁咸。
這道菜瓦瓦/巴巴苦。
這個饅頭邦邦硬。
這冰面溜溜滑。
東北方言中,這種程度副詞“AA”式重疊表示強調義的用法也有著很高的使用頻率,但和普通話一樣,能夠重疊使用的這類程度副詞數(shù)量有限。
3.語言表達的生動性不僅體現(xiàn)在詞匯的形象性,褒貶義也是重要的手段之一,上面列舉的“焦、稀、惡、齁”類程度副詞之所以有自己的適用范圍,在組合能力上不能像普通話“很”一樣與任意形容詞組合,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些方言程度副詞本身承載著一定的褒貶語義,而在“焦、稀、惡、齁”類程度副詞中,含貶義的成員數(shù)目較多,表示說話人對語境中的某一事物的不滿,甚至是厭惡。如:
(8)這饅頭邦硬邦硬的,能吃嗎!
(9)這藥瓦瓦/巴巴苦,怎么給小孩兒吃?。?/p>
(10)我的衣服袖子精短精短的,穿著真難看。
(11)冰箱里的雞蛋壞了,都哄臭哄臭的了,趕緊扔了吧。
“焦(黃)、?。ㄌ穑海啵?、齁(咸)、溜(滑)、生(疼)、確(黑)”在具體的語境中也多表達說話人的不滿情緒。
參考文獻:
[1]常純民.試論東北方言程度副詞[J].齊齊哈爾師范學院學報,1983,(3):117~121.
[2]方立.邏輯語義學[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0.
[3]呂叔湘.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4]張志敏.東北官話的分區(qū)(稿)[J].方言,2005,(2):141~148.
[5]邢福義.漢語語法學[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
[6]朱德熙.語法講義[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續(xù)文嘉 北京 中國傳媒大學文法學部漢語國際教育學院 10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