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龍川方言中選擇了20個(gè)常用的具有代表性的手部動(dòng)作詞,對其音、義進(jìn)行了溯源式的考釋,嘗試推究本字,考證源流。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龍川方言中的手部動(dòng)詞保留了很多古音古義,不少動(dòng)作的表達(dá)與普通話迥異,在發(fā)音方面接近惠州音。
關(guān)鍵詞:龍川方言 手部動(dòng)詞 本字
龍川縣位于廣東省東北部,東江和韓江上游,屬河源市管轄。龍川有著2200多年的建縣歷史,是廣東歷史最悠久的四個(gè)古縣之一。龍川東部與廣東省興寧市、五華縣交界,西部和南部分別與和平縣、東源縣毗鄰,北部與江西省定南縣、尋烏縣接壤,總面積3089平方公里。龍川縣下轄25個(gè)鎮(zhèn),總?cè)丝跒?9萬,居民以客家人為主,還有畬族藍(lán)姓人約0.2萬。
《中國語言地圖集》(1987)把龍川劃為客家方言區(qū)的“粵中片”。龍川縣內(nèi)存在多種口音,尤其是上半縣(北部)和下半縣(南部),口音差別較大。
本文記錄的方言詞匯材料來自龍川縣四都鎮(zhèn)的口音。四都位于龍川的西南部,位于東江的東岸,人口約一萬八千。距離歷史名鎮(zhèn)陀城三十多公里,距離縣政府所在地老隆鎮(zhèn)二十公里,口音與佗城、老隆接近。由于近年縣城老隆發(fā)展迅速,語言受普通話和粵語影響較大,相較而言,四都的語言受影響較小,保留了更多的傳統(tǒng)說法。筆者是生在四都,長在老隆的龍川人,父母一直生活在四都。在調(diào)查四都話詞匯的時(shí)候,發(fā)現(xiàn)活躍在四都人口頭上的動(dòng)詞頗有特色,不少動(dòng)作的表達(dá)與普通話迥異,尤其是一些表示手部動(dòng)作的動(dòng)詞。本文選取了20個(gè)常用的手部動(dòng)詞做一些推源式的探討。由于近年來關(guān)于龍川話的歸屬問題存在著一定的爭議,故在探討的時(shí)候,也與周邊其他方言的本字作了比較,參考了朱炳玉的《五華客家話研究》(以下簡稱《五華》)、羅美珍等的《客家話通用字典》(以下簡稱《通用》)、李如龍等的《客贛方言調(diào)查報(bào)告》(以下簡稱《客贛》)和羅翙云的《客方言》等著作中的關(guān)于手部動(dòng)詞的考證。由于各家的說法存在爭議,所以在詞語的考釋時(shí)也采取了不同的處理方式,對于大家公認(rèn)的動(dòng)詞本字只是簡單地列舉例句和義項(xiàng),而對于有爭議的一些動(dòng)詞則談了自己的一點(diǎn)拙見。
【拗】[au24]
折斷:~條竹哩捭我(給我折一根小竹枝)。《說文》:“手拉也。從手幼聲?!薄稄V韻》:“於絞切,上巧影,幽部?!宾臑讹L(fēng)俗通》曰:“《古樂府》拗折楊柳枝”,已用“拗”字。班固《西都賦》中“與尉繚子拗矢折茅”,“拗”“折”對言,說明“拗”是漢時(shí)的俗字。《通俗篇·草木》:“《輟耕錄》‘南方謂折花曰拗花’?!薄段究澴印ぶ普劇罚骸皩⒁压亩孔湎鄧?,拗矢、折矛、抱戟利后發(fā)。”唐溫庭筠《達(dá)摩支曲》:“搗麝成塵香不滅,拗蓮作寸絲難絕?!饼埓ㄔ挶怼罢蹟嗟膭?dòng)作”不用“折”,而用“拗”,忠實(shí)地保留了漢以來的用法。
【】[Pa?33]
使勁拉,拔:~穩(wěn)井繩(拉緊井繩),~蘿卜(拔蘿卜)?!都崱罚骸捌铰?,庚韻,晡橫切:相牽也?!饼埓ㄔ捴羞@個(gè)詞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很廣泛,與《集韻》所記音義俱合。
【】[phok5]
(用手掌等工具)自上而下打:一巴掌~啊過去,面都打腫嘞(一巴掌打了過去,臉都打腫了)。《廣韻》:“入聲,陌韻,莫白切:擊也?!饼埓ㄔ捴斜硎尽芭拇?、拍、抖落或撣(灰塵)的動(dòng)作”的詞都是發(fā)這個(gè)音。
【拌】[phan52]
撣棄,摔掉(塵土等物):將衫褲上伊黃土~凈(將衣服上的黃土撣干凈)《集韻》:“平聲,桓韻,普官切:棄也。”《方言》卷十:“楚人凡揮棄物,謂之拌?!薄稄V雅·釋詁一》:“拌,棄也。”王念孫疏證:“拌之言播棄也……播與拌古聲相近?!妒坑荻Y》:‘尸飯播余于篚?!盼牟榘?,半即古拌字,謂棄余飯于篚也?!碧拼鷾赝ン蕖洞喝张甲鳌罚骸耙孤劽陀臧杌ūM,寒戀重衾覺夢多?!薄毒劳ㄑ浴未罄蛇€金完骨肉》:“欲要爭吵,心下想道:‘今日生辰好日,況且東西去了,也討不轉(zhuǎn)來,干拌去涎沫?!鼻甯呓B陳《永清庚申紀(jì)略》:“余鋌而走險(xiǎn),拌死得至雙營?!饼埓ㄔ挶硎尽皩⑹裁礀|西摔掉或砸在地”用的都是這個(gè)“拌”,保留了《方言》中的用法。
【攎】[lu52]
攬,抱:~一捆草來(抱一捆草來)。《說文》:
“挐持也,從手盧聲,洛乎切?!薄稄V韻》:“平聲,摸韻,落胡切?!薄短藉居钣洝に囊摹ね回氏隆罚骸安m其男女而還?!薄稘h語方言大字典》中記載了膠遼官話、西南官話、贛語、客話中的“攎”都有“抱”的語義,龍川話也不例外地有這個(gè)表示“抱”的動(dòng)詞。
【摎】[lau33]
和,混合,混雜:兩樣菜~伊一齊煮(兩種菜混在一起煮)?!墩f文》:“摎,縛殺也。從手翏聲,居求切?!鼻宕斡癫谩墩f文解字注·手部》:“凡繩帛等物二股互交皆得曰摎,曰絞,亦曰糾?!薄稄V韻·肴韻》:“摎,束也,又音留?!薄秲x禮·喪服》:“殤之绖 ,不摎垂?!薄短ぁ罚骸疤烊斟e(cuò)行,陰陽更巡,死生相摎,萬物乃纏?!狈锻ⅲ骸皳?,猶相擾也?!睍x郭璞《江賦》:“驪虯摎其址,梢云冠其??!碧祈n愈《別知賦》:“山磝磝其相軋,樹蓊蓊其相摎?!庇旨m合?!豆茏印ご罂铩罚骸胺驀畞y也,智人不得作內(nèi)事,朋友不能相合摎,而國乃可國也?!币伦ⅲ骸皳?,交入也。朋友不能相交合,則黨與弱,故乃可國?!薄都崱分羞€記載了“摎”的另外一個(gè)讀音:“平聲,肴韻,物相交也,力交切?!饼埓ㄔ捴械摹皳殹币话闶亲x成“l(fā)au33”這個(gè)音,除了用作動(dòng)詞之外,還可以用作連詞,如:我~你一齊去(我和你一起去)。
【兜】[teu33]
①手端:~張凳來(搬一張凳子來)②把尿:夜伊撈細(xì)蚊仔兜嗷幾次尿(夜里幫小孩把幾次尿)?!墩f文》:“兜鍪,首鎧也。從 ,從皃省。皃象人頭也?!薄逗鬂h書·袁紹傳》:“紹脫兜鍪抵地?!闭卤搿缎路窖浴肪矶骸敖褚允?、以裳承接著通謂之兜,兜即受也?!薄段饔斡洝返诙幕兀骸八麉s串枝分葉,敲了三個(gè)果,兜在襟中。”邊子正《敵后小英雄》十三:“(小棠子)忙把手中的沙窩窩胡亂扎巴扎巴,往褲腰帶上一掖?!鳖愃埔允殖形锏膭?dòng)作也叫兜,《水滸全傳》第一百零二回:“(王慶)硬著腰,半揖半拱的兜了一兜,仰面立著禱告?!饼埓ㄔ捴械摹岸怠彼摹半p手抬”這個(gè)義項(xiàng)應(yīng)該就是承接了前面的義項(xiàng)發(fā)展而來的?!短教靽筠o典》中《天父詩》四百二十二天王指示其妃嬪游苑拉車的要領(lǐng):“一車兩邊……悠然定疊顧手腳,前后兜車莫高低?!庇炙陌俣骸澳塑噷γ嫦蚵沸校凶杌仡^看兜平?!?/p>
【斫】[tsok5]
砍:~條竹哩(砍一根竹子)。《說文》:“擊也。從斤石聲?!倍斡癫米ⅲ骸皳粽?,攴也。凡斫木、斫地、斫人,皆曰斫矣?!薄稄V韻》:“斫,刀斫。”漢枚乘《七發(fā)》:“龍門之桐,高百尺而無枝……使琴摯斫斬以為琴?!碧贫跑鼹Q《山中寡婦》:“時(shí)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饼埓ㄔ捴袥]有使用普通話中常用的“砍”,而是保留了《說文》中就已經(jīng)有的“斫”。
【摒】[pin24]
擦(屁股上的屎):屎朏個(gè)屎唔曾~凈(屁股上的屎沒有擦干凈)。羅美珍的《客家話通用詞典》考證的是“秉”,因?yàn)椴淮_定是否為本字,故在字項(xiàng)前加了“*”。但“秉”在《說文》的解釋是“禾束也,從又持禾”。歷代做動(dòng)詞時(shí)多是“執(zhí)持義”,與“擦除”義相距較遠(yuǎn)。故另考本字“摒”?!稄V韻》:“去聲勁韻:摒除也,畀政切三?!薄掇o?!罚骸俺?,排除。如摒絕妄念,摒之門外。”《漢語方言大詞典》里記載了“摒”的第三個(gè)義項(xiàng)是“打掃,掃除”,福建閩語有此詞?!稗稹睂偃ヂ曌郑冏x為上聲。
【?】[iak2]
揮動(dòng),招(手):其在拐邊摎~手(他在那邊向我招手)。羅本考證的本字是“亦”,《廣韻》:“入聲,昔韻,羊益切:?”(①擊。②拂去塵土《中華字?!罚??!墩f文》中稱“亦,人之臂亦也,從大,象兩亦之形”,《漢語大辭典》等工具書中并沒有“亦”作動(dòng)詞的義項(xiàng)。《客贛》考證的是“掖”,《廣韻》中解釋為:“入聲,昔韻,羊益切:‘持臂’?!钡楸楦髯值洌耙础钡母髁x項(xiàng)如“挾持、攙扶、胳肢窩、藏、塞”等皆和“揮動(dòng)、招”不太符合,且讀音也不同。龍川話中的“iak2”和另一動(dòng)詞縈[ia?33]發(fā)音接近,屬陽入對轉(zhuǎn),意義上也有相通之處,其中可能存在某些聯(lián)系,囿于筆者功力,目前未能很好地解釋,暫且將兩詞放在一起進(jìn)行比較。
【縈】[ia?33]
繞(毛線等):~冷線(繞毛線),~索伊(繞繩子)?!墩f文》:“縈,收韏也。從糸,熒省聲。”《廣韻》:“於營切,平清影,耕部。”《詩·周南·橑木》:“南有橑木,葛藟縈之?!泵珎鳎骸翱M,旋也?!薄栋谆⑼ā?zāi)變》:“以朱絲縈之,鳴鼓攻之。”唐李白《蜀道難》:“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彼翁K軾《張竸辰永康所居萬卷堂》:“清江縈山碧玉環(huán),下有老龍千古閑。”如今普通話中這個(gè)動(dòng)作都用“繞”來表示,而在龍川話中則保留了更為古老的“縈”字。
【】[dut5]
扎,刺:用針~穿紙殼(用針扎穿紙殼)?!犊图以捦ㄓ迷~典》考證本字為“?(豛)”,《說文》:“棰擊物也”,《集韻》:“入聲,沃韻,都毒切。”《廣韻》:“?:擊也推也打也;:打也,皆竹角切。”《中華字?!分刑岬健?同,同椓”?!墩f文》:“,擊也。從攴豖聲。竹角切。”《廣韻》:“入聲覺韻,打也。” 《說文》:“椓,擊也,從木豖聲,竹角切?!本C合觀察“?、豛、、椓”幾個(gè)字,讀音相同,意義接近,形體也接近,但“、椓”出現(xiàn)的時(shí)間更早,所以應(yīng)該更有可能是本字。
【拂】[vit5]
扔棄,拋棄:雞骨頭~遠(yuǎn)滴(雞骨頭扔遠(yuǎn)點(diǎn)兒)《說文》:“拂,過擊也,從手弗聲,敷勿切。”
《廣韻》:“入聲,物韻,敷勿切,去也,拭也,除也?!薄犊挖M》考證的是“?”,《說文》:“疾風(fēng)也,從風(fēng)從忽,忽亦聲?!薄段迦A》考證的是“”,《廣韻》:“臻攝開口三等入聲物韻云母,王勿切,擲也?!薄吨腥A字?!罚骸盎蜃鳌?’”。
【掗】[ia24]
用手抓取,抓(癢):~米、~沙(抓米、抓沙)《五華》考證的是“挜”,《集韻》:“倚下切,上馬影?!薄队衿な植俊罚骸皰?,取也?!薄段饔斡洝返谖迨兀骸肮荒清伬餁怛v騰的,煮了半鍋干飯。就把缽盂往里一掗,滿滿的掗了一缽盂。”宋佚名《遠(yuǎn)朝歸》:“多應(yīng)是,伴玉簪鳳釵,低挜斜墜?!薄段饔斡洝返诰攀兀骸鞍讶齻€(gè)小妖怪輕輕一挜,就掗做三個(gè)肉餅?!薄稄V群芳譜·譜(五)》:“卻輕擘開根頭,挜入巴豆肉一粒在根裏?!鼻妩S六鴻《?;萑珪啡弧妒亢拥虤q修》:“若用手搖磨,針孔挜緊,水可良久不消?!绷_本考證的本字是“也”,有多處用“一聲之轉(zhuǎn)”來解釋,不可靠?!皰椤痹谧x音和意義上都更接近,在古籍中也有跡可循,當(dāng)是這個(gè)動(dòng)作的本字。
【捼】[?y?33]
捏,揉(使皺):其捉伊張紙~倒好皺(他將這張紙揉得好皺)?!墩f文》:“推也。從手委聲。一曰兩手相切摩也。”捏、揉之意?!赌鲜贰ね踔緜鳌罚骸耙蛉⊥淙~捼服之,偽悶不署名。”《廣韻·戈韻》:“捼:捼莎,兩手相切摩也?!笨追f達(dá)《禮記疏》:“古之禮,飯不用箸,但用手,既與人共飯,手宜潔凈,不得臨時(shí)捼莎手乃食,為人穢也?!薄都崱罚骸皰冢帜?。”章炳麟《新方言·釋言》:“今謂按摩曰捼?!碧祈n愈《讀東方朔雜事》:“瞻相北斗柄,兩手自相捼。”清汪琬《廣福院藐菴禪師塔名》:“師補(bǔ)衣苴履,隨眾作務(wù),見者咸為攢糜捼手,而師顧坦然也?!?/p>
【搹】[ak5]
拿著,把持:其手伊~一管筆(他手里拿了一支筆)?!墩f文·手部》:“把也。從手鬲聲,於革切。搹或從戹?!备呦梓胱滞ǎ骸皳?,或體作(扌戹),今通作扼?!薄秲x禮·喪服》:“苴绖大搹。”鄭玄注:“盈手曰搹。搹,扼也,中人之扼圍九寸。”陸德明釋文:“搹,扼也?!焙髞淼摹皳彙倍紝懗伞岸蟆??!稘h書·李廣傳附李陵》:“臣所將屯邊者,皆荊楚勇士奇材劍客也。力扼虎,射命中?!薄短綇V記》卷三百零七引郭季產(chǎn)《集異記》:“華為吏酷暴,每有縲絏者,必扼喉撞心,以取賄賂。”《元史·陳祖仁傳》:“(帝)欲驅(qū)疲民以供大役,廢其耕耨,而荒其田畝,何異扼其吭而奪之食,以速其斃乎!”龍川話中的“搹”還能作量詞使用,用于成束的物體相當(dāng)于“把”。古籍中也有類似的用法?!洱R民要術(shù)·種紫草》:“一扼隨以茅結(jié)之,四扼為一頭。”
【篩】[sai31]
斟、倒(酒、茶、水等):人客來伊,篩杯茶捭其啜(客人來了,倒杯茶給他喝)?!稄V韻》:“疏夷切,平脂生?!北玖x是“一種竹編器具,底面多小孔,可用來分離粗細(xì)顆粒”。作動(dòng)詞時(shí)表“用篩子過物”,后引申為“從孔隙中透過、漏下,再衍化出斟、倒”之意。明李翊《俗呼小録》之十三:“泄酒謂之篩?!痹颠M(jìn)之《李逵負(fù)荊》第一折:“老王,將酒來?。ㄍ趿衷疲┯芯?,有酒。(做篩酒科)?!薄端疂G全傳》第四回:“智深道:‘休問多少,大碗只顧篩來?!?/p>
【擎】[khia?31]
舉,上托:日頭好辣,~把遮伊出門(太陽很毒辣,撐把傘出門)?!稄V韻》:“渠京切,平庚群,侵部?!薄稄V雅·釋詁一》:“擎,舉也?!薄肚f子·人間世》:“擎跽曲拳,人臣之禮也?!?/p>
《世說新語·紕漏》:“婢擎金澡盤盛水,瑠璃椀盛澡豆?!薄都t樓夢》第二十五回:“賈政便向?qū)氂耥?xiàng)上取下那塊玉來,遞與他二人。那和尚擎在掌上?!饼埓ㄔ捴袥]有“舉”字,表示“舉”這個(gè)手部動(dòng)作的都是用這個(gè)“擎”。
【搣】[miet5]
揪,拔,掰:手甲捭我~斷嗷(手指甲被我揪斷了)?!墩f文》:“搣,?也,從手烕聲,王列切。”《急就篇》第三章:“沐浴揃搣寡合同?!鳖亷煿抛ⅲ骸皳B搣,謂剃拔眉發(fā)也,蓋去其不齊整者”。《廣雅·釋詁三》:“搣,捽也?!蓖跄顚O疏證:“捽者,《說文》‘捽,持頭發(fā)也?!薄稄V韻》:“搣,手拔?!鼻妪徸哉洹额}盆中蘭花四首》之二:“小屏風(fēng)下是何人?剪搣云鬟換新綠?!币陨纤嫉谋硎臼植縿?dòng)作的動(dòng)詞,都是當(dāng)?shù)厝巳粘J褂妙l率非常高的一批詞。這批詞在讀音和意義上與其他客家方言的相似度較高,讀音接近惠州地區(qū)的發(fā)音?!稗?、攎、摎、兜、斫、、拂、搹、縈、捼、搣”等字都能在《說文解字》中找到,并且音義俱合。其余的也都能在《廣韻》或《集韻》中找到,說明這些手部動(dòng)詞都具有一定的存古性。
參考文獻(xiàn):
[1]龍川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龍川縣志[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4.
[2]羅美珍.客家話通用詞典[M].中山:中山大學(xué)出版社,2004.
[3]陳修.《客方言》點(diǎn)校[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xué)出版社,2009.
[4]朱炳玉.五華客家話研究[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xué)出版社,2010.
[5]李如龍,張雙慶.客贛方言調(diào)查報(bào)告[M].廈門:廈門大學(xué)出版社,1992.
[6]溫昌衍.客家方言部分本字考[J].龍巖學(xué)院學(xué)報(bào),2008,(1).
[7]周文.鄂州方言腳部動(dòng)詞輯考[J].鄂州大學(xué)學(xué)報(bào),2005,(5).
[8]廖詢英.廣東梅縣客家方言入聲韻本字考[J].方言,2004,(3).
[9]李榮,熊正輝,張振興.中國語言地圖集[M].香港:香港朗文(遠(yuǎn)東)有限公司,1987.
(黃年豐 廣州 中山大學(xué)南方學(xué)院文學(xué)與傳媒系 510970;廣州 暨南大學(xué)文學(xué)院 510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