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紅青
摘要:本文從對幸福課堂的理解、幸福課堂包含的內容和構建幸福課堂的方法三個方面入手,探討了幸福與課堂之間的關聯(lián),并將其融為一體,把幸福所包含的涵義運用到了課堂教學中,期望能創(chuàng)建出和諧融洽的課堂教學氛圍。
關鍵詞:幸福課堂;理解;包含的內容;構建的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05-0110
什么是幸福?這是一個人言人殊的問題。幸福本身是一個內涵十分豐富的范疇,人們往往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和使用它。有人認為,幸福是心理欲望得到滿足時的狀態(tài)。有人認為,幸福是一種持續(xù)時間較長的對生活的滿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樂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續(xù)久遠的愉快心情。如萊布尼茨說:“幸福是一種持續(xù)的快樂”。也有人認為,幸福是心情和感動、是獲得和奉獻、更是一種境界和一種享受。我國當代學者趙汀陽也認為:“幸福是人生中永恒性的成就”、“幸福取決于生活能力的發(fā)揮而不取決于生物要求的滿足?!?/p>
什么是課堂?課堂就是進行教學活動時的教室。泛指進行各種教學活動的場所。課堂是學生學習的場所,或課堂是育人的主渠道,是教師通過知識傳授培養(yǎng)學生能力促使學生個體成長與發(fā)展以及師生生命得以展現(xiàn)的教育場所。我國學者肖川認為,“只要是以個體的成長與發(fā)展為主要目的的存在方式的場景都可以是課堂”賦予課堂以生命了。
在這里,筆者認為把兩者合融為一體,那就是幸福課堂!是一種主觀體驗與客觀境遇的結合體。
一、對幸福課堂的理解
1. 幸福課堂是師生在課堂上所產生的愉悅的心理體驗。表現(xiàn)為師生在課堂上心理是安全的、自由的、無拘無束的。
2. 幸福課堂是師生在課堂上經(jīng)歷到的幸??鞓返纳罹秤龊蜕鏍顟B(tài)。這種生活境遇和狀態(tài)意味師生在課堂上是輕松的、愉快的。
3. 幸福課堂是師生在課堂上自我實現(xiàn)后得到的一種滿足感。這種滿足意味著學生在課堂上較好地發(fā)揮了自己的創(chuàng)造潛能,找到了自己與教師、與同學、與教學內容之間應有的關系;意味著教師在課堂上較好地組織和實施了教學活動,在與學生的交往與互動中彰顯了自己的教學智慧和教學個性,實現(xiàn)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4. 幸福課堂既關注結果,也關注過程。幸福課堂不能只關注考分的多少和名次的高低,應在改善學生的現(xiàn)實體驗和服務于學生的長遠幸福兩方面均有所作為,以達到即時幸福與未來幸福、過程幸福與結果幸福的辯證統(tǒng)一。
5. 幸福課堂既體現(xiàn)“獨享”,也體現(xiàn)“分享”。幸福作為一種內在體驗,是“獨享”的,但通過外部表情和行為以及他人建立起來的關系性活動,幸福又可以與他人“分享”,而且,幸福越與人共享,其價值就越增加。所以,幸福課堂的一個重要體征就是“獨享”和“分享”的統(tǒng)一:一方面,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狀態(tài)下體驗著學習的快樂;另一方面,他們又在與別人的交往和合作中享受著共同成長和進步的喜悅。
所以,幸福課堂應該體現(xiàn)著學生的幸福,也包含著教師的幸福,是師生生理幸福、心理幸福和倫理幸福的統(tǒng)一。
二、幸福課堂包含的內容
1. 安全與自由
幸福課堂首先應該是友善的、包容的、體貼的、支持的,學生置身其中不用擔心會受到攻擊、挖苦和貶損。學生如同在家一樣心情舒暢,充分感受身體的安全和心靈的安全。同時,幸福課堂應該是自由的。自由是學生個體生命發(fā)展的基礎和條件,學生的生命價值和生活意義的實現(xiàn)程度如何,學生的身心是否得到了全面、充分的發(fā)展,都有賴于他的自由的空間的大小。學生的學習不是一種外在的過程,而是一種內在的交流、對話、質疑、反思以及達成新見解的過程,這個過程是自覺、自愿和自由的,任何外在的強迫都無助于啟動和維持這一過程。所以,真正的學習,應該是自由的學習,只有學生心靈的自由舒展和放飛,才能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幸福課堂。
2. 民主與關懷
幸福的課堂還應該體現(xiàn)生命的關懷。課堂不應是公式、符號的堆積,而應是一種有生命氣息的精神生活,師生以自己的精神親臨現(xiàn)場,以彼此的心靈和情感去理解對方,關懷對方,課堂上不僅充滿求知和探究的熱望,而且洋溢著一種人性的溫暖,師生彼此接納,彼此包容,相互支持,相互激勵。在教師激勵和指導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引領孩子“會學習、會思考、會合作、會活動”,讓學生走“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活動、自主管理”之路,學生做自己的主人,做學校的主人,進而做社會和國家未來的主人。
3. 輕松與愉悅
課堂,承載著師生的生命律動,讓課堂洋溢著輕松與快樂應該成為師生共同追求的目標。課堂要讓學生感受到一種快樂,少一些嚴肅和緊張,少一些壓抑和沉悶。幸福課堂的景象是教學氣氛和諧,師生合作快樂,學習過程愉悅,知識學得輕松,課堂充滿著思維的暢達和表達的靈動,洋溢著青春的朝氣和生命的歡樂。當然,輕松愉悅的課堂絕不是只追求表面的熱鬧和形式上的活躍,而是要營造一種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一種寬松快樂的情景中實現(xiàn)知識的學習、情感的豐盈和生命的發(fā)展。
4. 自主與挑戰(zhàn)
幸福是一種存在于內心的體驗,而真正獲得這種體驗,需要對自我能力有信心,可以說,成就感是幸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挑戰(zhàn)正是獲得這種成就感的有效策略。所以,幸福課堂應該喚起學生挑戰(zhàn)的意識和欲望,通過設計具有挑戰(zhàn)性的目標和引發(fā)征服感的問題激起學生的積極參與,大家都懷著一種好奇的心理和“攀登”的沖動,人人摩拳擦掌,個個躍躍欲試,都有一種“征服”的激情,都想登上成功的臺階。
三、構建幸福課堂的方法
1. 重建課堂評價
幸福課堂的實現(xiàn)必須重建課堂評價。課堂評價要從對“知識世界”的青睞走向對“生命世界”的關注。首先,課堂評價立足于人,立足于學生的生命成長與發(fā)展,學生的發(fā)展是課堂評價的出發(fā)點,也是課堂評價的歸宿。其次,課堂評價要尊重生命的獨特性,每一個生命都是獨特的“我”,我們應該關注每一個生命,尊重“豐富多彩”的生命個性,不能用統(tǒng)一的“模子”來評判學生。課堂不是教師行為的模式化運作,而是教師機智地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生命完整和諧發(fā)展。再次,課堂評價要善待生命的自主,要把學生是否成為課堂的主角作為主要的評價尺度,沒有學生的主體參與,就沒有真正的幸福課堂。
2. 走向生命關懷
首先要求尊重人的生命和主體性,突出學生的價值和主體地位,拋棄工具化的塑造,使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真正感受到生命的尊嚴。
其次,要相信學生是一個個不斷生長著、發(fā)展著的生命體,尊重生命本身的差異和多樣性,以最純樸、最敏銳、最強烈、最溫柔、最真誠地情懷去對待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課堂里感受自己的生命存在和自我價值。
再次,要幫助學生在課堂上舒展生命的個性,喚醒和激發(fā)他們內在的生命活力,提升他們的課堂生活質量,使每一個學生都能享受課堂教學帶給他們的生命意義。
總之,走向生命關懷就是要用愛澆灌愛,用心靈感動心靈,用生命點燃生命,用靈魂喚起靈魂,用智慧培植智慧,用幸福養(yǎng)育幸福。
3. 提升教學智慧
教學智慧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表現(xiàn)出的一種敏銳、準確的判斷能力。教學智慧是教師駕馭課堂生活的教學藝術,是優(yōu)化課堂質量的教學行為,也是成就幸福課堂的重要元素。
教師要想建構幸福課堂必須重視教學智慧的提升,當學生疑惑不解時,給予啟迪;當學生認識模糊時,給予點撥;當學生情緒低落時,給予鼓勵;當學生情感凝固時,給予激活;當學生思維紊亂時,給予梳理;當學生思路阻隔時,給予引導。
那么,教師如何提升自己的教學智慧呢?第一,要培育智慧的頭腦,要樹立正確的教學價值觀,既要關注“知識世界”,更要關注“生命世界”;第二,要練就智慧的眼光,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在課堂上所表現(xiàn)出來的創(chuàng)造“火花”,要珍視學生的獨特見解,洞察學生的生命創(chuàng)造和發(fā)現(xiàn);第三,要修煉智慧的行為,真正做到以智啟思,以情發(fā)思,以誘導思,旁征博引,觸類旁通,使學生帶著“思考”走進課堂,帶著“智慧”離開課堂。
4. 直面日常生活
幸福課堂的實現(xiàn)需要直面日常生活。教學的過程不應迷失在單純追逐功利的途中,而應成為引領學生追尋幸福、感受幸福、提升幸福的過程。課堂教學要從單純的“知識追逐”中擺脫出來,根植于學生的日常生活,關注學生的生活方式,關注學生的生活狀態(tài),關注學生的可能生活。首先,課堂要親近日常生活,以生活世界為依托,以生活世界為旨歸;其次,課堂教學要融通日常生活,真正實現(xiàn)科學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有效“鏈接”,再次,課堂教學還要超越日常生活,建構有質量、有品位、有意義、有靈魂的課堂生活,讓學生在課堂生活中感悟生命的意義,發(fā)現(xiàn)成長的快樂,追尋智慧的源泉。
美國教育家杜威說過:“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生活!”是啊,課堂是學生生命成長的一段重要經(jīng)歷,而幸福課堂能為學生的成長提供豐富有效的精神營養(yǎng),能給學生的成長打上自信、自強的烙印。讓課堂充盈幸福吧,讓充實、活潑、快樂的學校生活支撐起孩子一生的輝煌。
(作者單位:廣西扶綏縣龍華中學 54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