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芳
摘要:學生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學生的語文成績,也是學生語文能力的體現,更是教師語文教學質量的體現。因此,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是每個語文教師要面對的課題。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呢?有沒有可遵循的途徑呢?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深入了解學生,順應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激發(fā)學生的作文興趣,幫助學生樹立作文的信心,指導學生從勤練上入手,教會學生修改作文的基本方法,并形成常規(guī)訓練,建立激勵機制,就一定可以進行有效的作文指導,使學生輕松作文。本文介紹了筆者在教學中指導作文的四步曲。
關鍵詞:作文教學;指導;四步曲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05-0064
一、指導積累,激發(fā)作文興趣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的確,如果學生對作文有興趣,就會留心觀察周圍各種事物,主動積累寫作素材,自覺地吸收范文的精華,并把它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上來,使作文有了可能。在培養(yǎng)學生作文興趣方面,筆者主要狠抓“讀”和“說”兩方面。
首先是“讀”。“讀百遍,義自見”。讀報刊讀美文是筆者語文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作文指導的基礎。筆者每周會安排一節(jié)課的時間給學生讀美文,欣賞美文,和學生一同探討美文的寫作思路和方法。典型精彩的片段,則要求學生熟讀背誦,把它積累到美文本中。這一做法使每個學生每個學期至少閱讀到30篇美文,積累到20多篇美文的片段或篇章,拓展了學生的寫作思路。
其次是“說”。作文是幫助人們溝通思想,交流感情,傳播信息服務的。能口頭作文,也是作文的基礎。為此,筆者利用讀美文課或語文課的前五分鐘,讓學生進行口頭作文。每一節(jié)課一位同學,講一件事,并進行階段性評比。這樣,為了能講得好,得到大家的認可,學生們都自覺地進行日記,把要講的內容先寫下來。為此,每個學生每個學期至少口頭完成3個片段,完成周記15篇,極大地豐富了寫作內容,作文的興趣也更濃了。
這兩點激發(fā)了學生作文的興趣,又積累了作文的素材,一舉兩得。馬世紅同學正是在這種訓練中培養(yǎng)了作文的興趣,從厭惡作文到喜歡作文的。
二、培養(yǎng)自信,克服作文恐懼
俗話說:“自信是成功的一半!”。對于作文,自信尤其重要。因此,在接手新班級的時候,筆者首先了解班級的情況,針對實際問題,采取可行的措施,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自信心,克服作文恐懼心理。
人都是有趨向性的,同類的比較,往往更能讓我們明白自己所處的位置,擁有的能力,從而產生向上的動力。因此,筆者每次作文后,都會評出“十佳作文”,張榜公布,以示鼓勵。此外,還找來刊登有本地中小學生作品的報刊,如《今日扶綏》文藝副刊、《左江日報》教育版等,將其中一些習作與學生共同分析欣賞。激勵他們:這些小作者都是中小學生,都是我們本地人,他們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們勤奮刻苦,對自己有信心。同時,幫助學生整理修改習作,鼓勵學生投遞習作。這樣一來,學生樹立了自信心,認真去嘗試作文了。
三、指導勤練,保證作文成效
有了好的態(tài)度,就可以達到新的高度。在學生對作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了自信心,掌握了一定的寫法后,剩下的就是勤動筆練習了?!疤觳艁碜郧趭^”,指導學生進行作文訓練,筆者主要遵循“由淺入深——由片段到整篇——由模仿到創(chuàng)新”的原則。
首先是簡易作文——片段作文的練筆。片段作文是整篇作文的基礎,往往是整篇作文重點敘寫的內容。因此,片段作文的訓練對整篇作文有重要的意義。在教學中,筆者一直把片段作文的練筆指導當作一項常規(guī)的教學任務來執(zhí)行。借鑒美文精彩片段賞析所得的寫作方法,以周記的方式進行。要求學生每周寫一個片段,每周進行一次評講,好的片段則摘抄到學習園地展出。以《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第二段為例,仿寫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再引導學生觀察升旗臺、舞臺,要求按順序觀察,然后布置《校園一角》,下文是學生仿寫的校園一角的文章:
不必說新綠的草坪,繽紛的盆栽,蒼勁的爬山虎;也不必說啼唱的黃鸝,順水閑游的金魚,輕歌曼舞的青蟲。單是校園北側上了年紀的扁桃樹一帶,就有無限樂趣。麻雀在這里逗留,喜鵲在這里扎窩。我叫醒了扁桃樹,它發(fā)出“沙沙”的聲響,就像一群江湖豪俠在半空中比武,隨著一陣“刀光劍影”,片片樹葉被斬落,紛紛落在我的周圍。扁桃樹撐開綠色的大傘,舒展巨大的身軀,讓我們清涼地暢想。那些透過茂密的枝葉縫隙撒到地面上的陽光,就像星星一樣斑斑點點的,為我們營造了一個浩瀚神秘的天際。樹下散發(fā)著淡淡清香的野菊是一片純粹的鮮明,仿佛是炸開松松香香的爆米花,隱藏在綠葉叢中,浮現出春的笑臉。它們特別想親近我,有時候會神不知鬼不覺地把它們單色的花瓣當作明信片留在我的衣袖上。每當這時,我便會拍拍它們的頭,它們也便會極親熱地點點頭。
使學生嘗到成功的甜頭,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增強寫作信心,又讓學生更直接地掌握片段作文的方法,學會觀察生活。
仿不是為仿而仿,是讓作者精良的思路和優(yōu)美的文字在讀者內心扎根。每個人選取或篩掉的東西不同,模仿中個性化思考越多,篩選余地越寬,創(chuàng)新意義越大。
其次是初步作文——整篇作文的訓練。魯迅先生也說過:“作文之初在于模仿”。有了參照物,當然更容易掌握方向。教材中的課文,無疑就是學生作文的參照物。因此,在教學中,我常利用教材中與學生生活經歷相關、接近的課文,注意講解課文的寫作方法,并結合寫過的片段作文,讓學生進行仿寫練習。如學習了記敘文《我的老師》之后,就指導學生寫《我敬愛的老師》;學習了《濟南的冬天》之后,就指導學生寫《校園的冬天》等等。隨學隨寫,與名家同行,新鮮明了,學生完成也不覺得困難,還容易產生成就感。
再次是深層作文——創(chuàng)新作文的訓練。作文貴在創(chuàng)新。要能在模仿的基礎上寫出屬于自己的東西,新的東西,這才是真正學會了作文。為此,我常就發(fā)生在班里或校園里的新鮮事、社會熱點,都拿來與學生探討,讓學生進行作文訓練。還常拿往年的中考作文題來與學生討論、分析,并選取其中典型的、獨特的題目讓學生練筆,提高作文能力,同時進行作文的中考備考。每次作文之后都進行評比,精彩作文則抄貼在學習園地或登在班刊上共同欣賞學習,期末評選作文十大能手。讓學生之間有競爭、有榜樣,能嘗到成功的甜頭。 在這樣的機制中,學生作文勁頭足,進步快。所教班級中黃宗勤、盧蓓蓓等多位同學的作文在以往的期中期末的考試中,多次考出了滿分的好成績,成為班級和學校的作文高手。
四、教會修改,提高作文能力
學生修改作文,既能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增強學生寫作的能力,又能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可謂一舉多得。在作文修改上,筆者放手讓學生評改。先是師生共同試評一兩篇,歸結出評改的方向、方法,再指導學生進行評改。以自評、互評或小組評等多種形式進行,最后再總評。力求做到人人能參評,人人有任務,人人有收獲。在評改中,筆者要求學生遵循以下幾點:1. 以鼓勵為主,按作文要求,先找優(yōu)點,再提建議。采用商量的、善意的口吻提出問題。2. 具體明確,切實中肯,不故弄玄虛,不故作深沉,讓作者領悟到要詣,更準確的修改作文,把作文改好、寫好。3. 簽上修改人(修改小組成員)姓名、日期,以示認真負責。對于特殊的情況,如基礎比較差的同學,對修改的方法還不掌握的同學,筆者會適當進行面批,個別的指導。如此持之以恒,你會發(fā)現,學生的作文能力會不斷提高。
當然,每次作文前,筆者都會做好充分的準備,寫好幾種思路提綱,甚至會親自“下水游一游”,探一探水的深淺,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這樣才能指導學生寫出新穎的作文來。
經過這樣循序漸進的引導和訓練,充分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建立學生寫作的自信,學生樂于勤積累勤練習勤修改,掌握一定的寫作方法和技巧,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就能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從而全面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廣西扶綏縣龍華中學 54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