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寶民
鮑超是曾國藩手下的一員大將,從最底層的水夫做起,一路做到湘軍中的一名將領,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更不容易的是,鮑超此人出身草莽,沒什么文化,除了自己的名字,其余的大字不識。
這個出身卑微又不識字的一介水夫,是怎樣一步步走到將領位置上的呢?史書中記載的一件事,或許能說明問題:有一回,鮑超帶的兵被太平軍圍困在九江地區(qū),進退維谷之際,當務之急是立即派人給身在祁門的曾國藩送信,讓曾國藩派兵來救。于是,鮑超便讓手下的幕僚立即給曾國藩寫求救書,幕僚費了半天時間寫了一大篇,鮑超只聽他讀了一段,就打斷他說:“都什么時候了,還寫這樣文縐縐的信!哪用得著這么多廢話!”于是,他讓親兵拿來一塊白麻布,他自己拿起筆,在白麻布上寫了一個大大的“鮑”字,又畫了一個圈,把“鮑”字圈住,然后讓手下人立即將這塊布送到曾國藩大營。曾國藩一看,便明白了是怎么回事,立即派兵馬前往救援,解除了鮑超的危險。
由此看來,鮑超雖沒什么文化,卻很有智慧。他懂得簡潔的重要,知道用最簡潔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為自己贏得了時間。他能從草根階層奮斗成帶兵打仗的將官,不是沒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