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有功 周守敬
摘 要:課題研究活動,可以掀起教師學習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究課程資源開發(fā)的新高潮。提高教師整體素養(yǎng),提高學校教學質量,為學生成才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課題研究;教師素質;教學質量;人才培養(yǎng)
我校以“綜合實踐課程資源鄉(xiāng)土化的開發(fā)與利用研究”(泰研六期)課題的研究、實施為著眼點,立足學生成才,對學校課題進行有序優(yōu)化,提高了教師的專業(yè)水平,開闊了廣大師生的視野,促進了學生的成長成才。
一、選準課題,確保課題研究有序推進的前提
利用戴南鄉(xiāng)土資源,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戴南——蘇中第一鎮(zhèn),歷史悠久,環(huán)境優(yōu)美,特色鮮明,文化底蘊深厚,是感悟歷史、分享改革開放成果的好場所。在課題研究活動中,我們通過帶領學生開展“走進戴南文化,感受戴南文化”為主題的社會綜合實踐活動,以及搜集、整理和挖掘戴南地方文化資源,建設獨具特色的戴南地方文化課題。進而凸顯地方傳統(tǒng)文化特色,開發(fā)地方文化資源的教育教學價值,弘揚區(qū)域文化。讓學生發(fā)自內心地熱愛家鄉(xiāng)的傳統(tǒng)文化,樹立為建設美好家園而努力學習的人生目標。
二、完善長效管理機制,保證課題研究有序進行
(1)學校把重點放在抓課題研究過程的管理上,適時地提出了“科研興?!钡陌l(fā)展戰(zhàn)略。學校形成了“校長室——教科室——課題組”三級管理運行機制,確保本課題的研究有序開展。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先后制定了多項制度,要求本課題組成員積極參與,認真用好《課題研究活動材料與過程指導》一書。這樣的思路與行動,既有利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又促進了本課題的順利展開。學校領導率先垂范,教師全員參與,形成了一支龐大的課題研究隊伍。在總課題之下有子課題,在子課題之下有個人課題,這樣的課題研究新模式,可以激發(fā)教師的活力,充實教師的頭腦,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
(2)建立合理的課題評價管理機制,有效地促進課題開展。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還要重視考核,保證課題研究質量。可以將考核內容和指標物化、細化,將學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與本課題研究的管理結合起來,對本課題組教師所指導的研究性學習課題的認定,應該納入正常的工作量和績效管理。要將課題研究的考核納入學校教學與管理計劃,在教師職稱評定、評先評優(yōu)時作為重要的參考之一。此外,結合課題的資料袋的考核,形成了過程與結果并重的考核辦法。
(3)課題組內部分工明確,有序地推進課題研究。本課題組落實了每學期具體相關的課題研究任務分工:如①《施耐庵與興化水文化》,本學期到施耐庵陵園參觀。通過參觀陵園、訪談后人,了解施耐庵陵園發(fā)展狀況和施耐庵與興化水文化的淵源。②《戴南的飲食文化》,本學期組織高一年級的學生出一期關于家鄉(xiāng)飲食文化的手抄報。學習、宣傳戴南的飲食文化的主要亮點,同時把自己的學習體會、感受呈現(xiàn)在手抄報上。③《戴南廟會文化的研究》,特聘戴南護國寺方丈來我校作廟會文化教育講座。
三、注重過程管理,確保課題研究的有效性
(1)專家引領。實踐證明:專家引領的培訓模式,效果良好。比如,學校特邀江蘇省教研室董洪亮副主任、萬偉博士、泰州市教科所胡唐明所長、興化市教育局教研室劉安早主任來校作“綜合實踐課程資源新理念”講學,泰州市課題研究“名師”綜合實踐特級教師張仕進來校作“綜合實踐課程資源鄉(xiāng)土化的開發(fā)與利用實務”講座,用先進的科研理論引領,樹立起課題研究的意識。
(2)同伴互動。同伴互動有利于課題研究的深入,可以提高研究質量,也避免閉門造車,避免研究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比如,可以規(guī)定每半個月活動一次。同時,領導應該參加各課題的教研活動。課題組相關人員,必須做好教研活動登記記錄,做好總結分析。
(3)個性發(fā)展。我校地處農村,但戴南鎮(zhèn)改革開放以來獨特的經濟模式和內蘊的戴南精神為我校課題組提供了豐富的鄉(xiāng)土化課程資源,課題組老師帶領學生走進綜合實踐活動基地,開發(fā)鄉(xiāng)土化課程資源。戴南鎮(zhèn)生態(tài)農業(yè)基地是全省鄉(xiāng)鎮(zhèn)農業(yè)產業(yè)結構調整的成功范例,我校課題組開展走進“地方課程資源綜合實踐活動基地”的主題活動,效果很好。
四、提升師生素養(yǎng),課題實施研究的重要目標
(1)充分發(fā)揮戴南當?shù)氐泥l(xiāng)土課程資源優(yōu)勢是推動本課題開展的有效手段。結合學校層面的綜合實踐活動,提升教師素養(yǎng)。在開齊開足國家課程的基礎上,學校完善了校本課程計劃,學校在高一、高二學生中開設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鄉(xiāng)土化開發(fā)與利用研究的校本課程。在鄉(xiāng)土資源綜合課程校本化的實踐活動中,不僅發(fā)展了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同時,也促使教師的專業(yè)成長,不斷提高課題研究的素養(yǎng)。
(2)注重課題研究實踐與反思的有機結合,利用學校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來提升師生素養(yǎng)。我校在2010年5月底舉行了為期一周的研究性學習中期成果匯報展示活動,高一、高二兩個年級各班上一節(jié)課題中期成果匯報展示課,匯報展示各班研究性學習的成果。在本次活動中,課題組成員、學生均積極參與,活動結束后,分別進行總結與反思。在具體中期成果匯報展示活動中,充分展示了課題組成員在本課題開發(fā)與研究中的新思維。
(3)形成良好的科研的氛圍,提升教師整體素養(yǎng)。隨著研究的深入,課題組教師水平不斷提高,科研意識很快提升,有了組織和領導本課題的相關實踐與研究的能力。如本課題組有的老師提出了研究戴南的飲食文化的課題“戴南香肚調查研究”,開展了對“香肚之發(fā)展史”調查、 “香肚之制作”調查、“香肚之營養(yǎng)”調查、“香肚之菜譜”調查、“香肚之銷售”調查,關注我們古鎮(zhèn)戴南香肚這一民生工程。同時,課題研究活動,再一次掀起了我校教師學習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究課程資源開發(fā)的新高潮,自然也提高了我校教師的整體素養(yǎng),為培養(yǎng)學生成才奠定了堅實基礎。
(江蘇省興化市戴南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