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羽紱
[摘 要]對2003—2010年建設國家級體育精品課程的47門課程分析,未來我國高校體育精品課程的發(fā)展趨勢要以“八個一流”為基礎的示范性課程。要具備一流的學科負責人,一流的團隊成員,一流的立體化教材,一流體育教學媒體的應用,一流網絡共享的課程資源,一流的精品視頻公開課,一流的體育教學環(huán)境,一流的教學評價。
[關鍵詞]中國;高校體育;精品課程;發(fā)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4)12 — 0179 — 02
2003年4月,教育部頒布了《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工作的通知》〔1〕并且在同年開始實施。精品課程的建設對未來我國是高校體育課程建設具有重要的啟發(fā)作用,也是實施《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后體育課程建設呈現(xiàn)高水平的標志之一〔2〕。從2003年到2010年期間榮獲國家級體育精品課程建設稱號的體育類課程共有47門,占全部學科國家精品課程的1.82%。隨著我國教育領域各方面的完善,對素質教育的要求逐步提高,以及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人才都是通過體育課程這條主要途徑來完成的。姚小敏〔3〕認為:高校體育精品課程必須體現(xiàn)“五個一流”的要求。體育精品課程必須充分發(fā)揮學校體育的特色以及充分利用好學校體育的資源優(yōu)勢,以國家級體育精品課程的建設為導向,推動體育課程的整體性建設,全面促進學校體育教育教學的改革與發(fā)展。通過對近十年國家級體育精品課程的現(xiàn)狀分析,可以歸納演繹出未來我國高校體育精品課程的發(fā)展趨勢。對我國高校體育精品課程發(fā)展趨勢進行研究,將會對提高高校體育教學質量,形成優(yōu)秀資源的共享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遴選出具有一流能力,資歷深的學科負責人
在面向未來高校體育精品課程負責人的發(fā)展情況來看,學科帶頭人是依靠多位老師、學校領導以及學生的評選遴選出來的學歷水平高,教學水平高,科研能力強以及資歷較深的德高望重的教授〔4〕。這也是組建一支高水平教學團隊的第一步,團隊的帶頭人是教學團隊的領頭羊,對整個教學團隊起著至關重要的引導作用,組織作用,和建設作用,是整個教學團隊建設的核心和凝聚催化劑,作為整個團隊的“脊梁”對整個教學團隊的學術起到很好的引領作用。其學術水平的高低和組織協(xié)調能力對整個團隊在未來發(fā)展中是否興衰具有掌控的責任。在面向未來的高校體育精品課程的發(fā)展過程中,團隊負責人無論是從加強個人的品德高尚,治學嚴謹,豐富的教學經驗,優(yōu)秀的教學效果而且還能夠把整個團隊教師人員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一起,來營造和諧愉快的氛圍,而不是靠自己的權威去控制整個團隊,壓制整個團隊。另外團隊負責人完全負責團隊建設計劃的實施及其管理,統(tǒng)籌安排一些相關知識的資源問題,按時向上級報告項目建設的年度完成情況,做好上級檢查工作的準備。
2合理配置一流的團隊成員
在未來的體育精品課程的發(fā)展過程中需要合理配置一流的團隊成員。所謂一流的團隊成員不僅要來自重點工程大學,體育類院校的優(yōu)秀碩博畢業(yè)生;還要有一流的科研實力。教師團隊要以老中青三者結合,以中青年為主要力量,還要以老年學者的資深學術造詣為基礎,從而完成教學團隊的優(yōu)勢互補。體育教學研究骨干起著重要承上啟下的作用,具備高度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工作熱情,是體育精品課程負責人不可或缺的兩翼也可以稱之為左膀右臂。雖然體育教學研究骨干的管理能力低于團隊領頭羊,但是他們也是未來學術帶頭人的儲備人才,青年教學團隊和部分管理人員只能完成一些瑣碎的工作,由于他們在教學和技術上略顯不成熟,需要得到鍛煉,管理人員對人事起到協(xié)調作用。在組建教學團隊時要能夠充分的了解到每一位團隊成員的科研實力,個性特征,以便達到日后在體育科研方面的互補作用。合理的配置團隊要能夠使體育精品課程的負責人,體育教學骨干和對人事體育輔助工作的人員形成完美的比例結構,從而使得教學團隊的穩(wěn)定性達到最高點。
3要有一流的立體化教材
我國科技經濟的迅速發(fā)展,社會文化的不斷進步,信息網絡技術在我國高校中教學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未來我國高校體育精品課程的發(fā)展需要一流的立體化教材,體現(xiàn)出現(xiàn)代教學思想,符合現(xiàn)代科學技術和適應社會發(fā)展進步的需要〔5〕。立體化教材的建設也是我國高校教材建設的一個新動向。對于立體化教材的概念分析,國內外有很多的解釋。在國內基本上趨向于“立體化教材”的概念,而國外則是“一體化教材”或者是“多元化教材”,總的來看所要達到的效果是一樣的:為高等院校提供一種教學資源的解決方案,最大限度的滿足老師和學生教與學的需要。從立體化方面來講立體化教材有紙質教材,電子用書,網絡出版物,以及音像制品等。從內容分析,立體化教材的內容需要有整體脈絡知識,案例及其案例的分析,試題庫,CIA課件,學習軟件和自我測驗軟件提供。
4加大對一流體育教學媒體的應用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多媒體已經進入了大學課堂,吳海寬,劉笙兩位教授編著的《體育課程與教學論》中提出在體育課程中利用多媒體示范的手段進行教學〔6〕。然而部分學校存在對多媒體很少利用的現(xiàn)象,即便是利用也不能夠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尤其是在體育教學中更多的是老師講課,同學們聽課,然后同學們根據自己領悟的多少進行實踐練習,效果一般。體育教學媒體應該作為訓練和教學的重要手段走進課堂。在高校體育課中技能課與多媒體教學手段聯(lián)系的最為密切,老師每當講解傳授一種體育運動技能的時候,應該有效的利用網絡以及體育技能的課件向學生講解技能原理和生理學基礎,使學生把在平時對動作的感性認識深刻到理性認識。未來高校體育精品課程的發(fā)展需要多媒體教學手段,加大網絡數字化平臺建設力度〔5〕。
5有效利用課程資源,建設一流網絡共享的體育精品課程
為了加大深入貫徹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的主要講話精神,與落實教育規(guī)劃綱要以及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相統(tǒng)一。我國高校要有效的利用課程資源,建設一流網絡共享的體育精品課程。網絡共享的體育精品課程是與國家級精品課程項目的實施相對應。它對教育教學觀念有促進作用,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具有導向作用,加大高校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共建共享,提高學生的培養(yǎng)質量,服務與學習型社會建設。建設一流網絡共享的體育精品課程的使用對象是學生。在以往的體育教學中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和運動興趣的激發(fā)。通過對網絡共享的體育精品課程建設,同學們能夠自主選擇喜愛的名師、專家和課程進行自學,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學習態(tài)度,提高學生的自主運動能力和體育實踐能力。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共享的體育精品課程和老師進行交流和答疑活動,以及對自己的知識水平進行檢測,這是體育教學中的一大進步。
6發(fā)揮名師人才優(yōu)勢,大力建設一流的精品視頻公開課
隨著我國高等院校加大了對多媒體教學的應用,精品視頻公開課已經成為我國精品課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精品視頻公開課是全國著名教師采用最為先進的教育理念,一流的教學方法以及最為科技的教學設備能夠讓全國各地方的教師和學生能夠利用名師人才的優(yōu)勢,體會到他們顯著的教學特點和自身魅力。體育精品視頻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對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方法的學習,可根據自己教學特點進行查缺補漏。學生能夠了解到全國名師人才優(yōu)勢,對以后運動文化的傳承和運動技能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啟發(fā)作用,未來體育精品視頻課程需要更多名校名師的課程,逐步成為最公益的,最權威的,最精品的,最具有競爭力的國民終身體育教育平臺。
7現(xiàn)代一流的體育教學環(huán)境是未來體育精品課程走向的基礎保障
所謂現(xiàn)代一流的教學環(huán)境是指良好的物理環(huán)境因素:氣候,氣味,色彩,聲音,光線都屬于體育教學環(huán)境?,F(xiàn)代或者是未來的體育教學環(huán)境不但要有充足的硬件設施:體育館,田徑場,游泳館,教室等簡單的場地設備;還要有優(yōu)秀的軟件資源:一,人際關系。體育教學環(huán)境中的人際關系不但要有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和睦關系,而且還要有教師之間交流合作的融合關系,更加包括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的和諧關系。二,語言環(huán)境。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組織者、教授著,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學生的思想,審美情趣等,而且對學生有著重要的熏陶作用。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可以對學生產生深刻,潛移默化的作用。
8一流的教學評價是激勵學生進行體育學習的動力
強調和重視過程性的評價,自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西方很多的歐洲國家和日本都對美國的學者布魯姆所提出的過程性評價理論都有很高的認識〔7〕。這對體育教學中的學習評價方法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今后體育課程的評價應強調和重視個體的評價,淡化具有一般性標準評價。不僅包括教師的評價,還有學生的之間的評價,以及學生自我的真實評價。強調和重視多角度評價的作用,多角度評價并不單是根據學生達到的體育成績標準和技術技能,健康的自測、個性的培養(yǎng)和態(tài)度的改善也是評價的一部分,包括積極的態(tài)度、善于思考和判斷、技術技能、運動表現(xiàn)、對知識的了解、領悟和自身身體活動的努力水平等等。
總之,國家級精品課程建設,首先要建立一支業(yè)務素質過硬的優(yōu)秀教師團隊,要有在某一領域具有全國乃至世界領先研究成果的精英領軍人物,優(yōu)秀的教師團隊要有一致的研究方向并具有領先的學術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在這一領域要有廣泛的引領作用。學校要在資金、體育場地設施建設、教材建設等等方面給與大力的支持,在政策上給與大力支持,使教師們能夠輕裝上陣,團結協(xié)作,凝聚力量,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貢獻力量。要充分發(fā)揮名師人才優(yōu)勢,大力建設一流的精品視頻公開課,使學生們足不出戶就能領略教育大師們的風采,接受大師們的傳教、授業(yè)、解惑,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未來體育精品視頻課程需要更多名校名師的課程,逐步成為最公益的,最權威的,最精品的,最具有競爭力的國民終身體育教育平臺。
〔參 考 文 獻〕
〔1〕教育部. 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Z〕 . 2003.
〔2〕張威. 對普通高校體育精品課程建設的探析〔J〕.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 2004, (09) :6-7.
〔3〕姚小敏.對高校體育精品課程建設的思考〔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7,(7):94-96.
〔4〕楊微.論高校體育課程教學團隊建設〔J〕.陜西教育高教版.2009,(10).
〔5〕趙紅娟.普通高校體育精品課程建設的探討〔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 2006, (04):113-115.
〔6〕吳海寬,劉笙.體育課程與教學論〔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12.
〔7〕季瀏.體育課程與教學論〔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7.
〔責任編輯:侯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