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歡
[摘 要]《我知道籠中鳥為何歌唱》是瑪雅·安吉洛的自傳體成長小說,本文主要分析了小說中的主要女性人物形象以及她們對瑪格麗特的影響。
[關鍵詞]成長;女性;引路人
[中圖分類號]I7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4)12 — 0110 — 02
1970年,美國黑人女作家瑪雅·安吉洛發(fā)表了自傳體成長小說《我知道籠中鳥為何歌唱》。小說中描述了一個黑人小姑娘瑪格麗特的成長經(jīng)歷,打破了美國黑人文學史上只關注男性成長的傳統(tǒng)。小說把其作為黑人、作為女性的身份困惑以及追尋當作其成長的重要標志,并在一個黑人女孩身份的探求過程中,對美國黑人民族探求改變自我命運的努力和希望等內(nèi)容挖掘,實現(xiàn)了對其成長的深度書寫。
一、 奶奶——瑪格麗特的啟蒙老師
瑪格麗特的奶奶是一個勇敢、樂觀、堅強的老奶奶,對瑪格麗特的成長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是她人生中第一個引路人。奶奶是對她進行啟蒙教育的人,瑪格麗特三歲時,父母離了婚,她和哥哥被“打包”送到了奶奶家。在這個南方小鎮(zhèn)斯坦普斯,由于經(jīng)濟的蕭條和種族歧視等原因,黑人的生活明顯比北方更加的艱難,黑人小孩子的成長也更為不易。黑人受到了比北方更加嚴重的種族歧視:白人醫(yī)生寧可把手放進狗的嘴里也不肯給瑪格麗特看病;白人的小孩子肆無忌憚地在瑪格麗特奶奶的店鋪里胡作非為,甚至進行下流表演,黑人的人格和尊嚴被肆意踐踏。為了謀生,他們要承擔沉重的工作,雖然累得“手腳都不肯再動一動”,但是這竟然也不足以養(yǎng)家糊口。南方農(nóng)機學校還專門訓練黑人去做木匠、農(nóng)民、廚師、石匠、女仆、和保姆這些艱辛的職業(yè),“未來沉重地壓在他們肩上”。
但是奶奶這個樂觀勇敢的老太太讓瑪格麗特充分感受到了童年的溫暖,“在這之前,我們像是被一去不回的管理員鎖在游樂園里”。對待黑人同胞,她平等互助,她在黑人中心社區(qū)開設的店鋪是整個小鎮(zhèn)黑人活動的中心,是生活繁重的黑人們可以放松身心的地方。另外對待抱有種族歧視的白人,她“從不顯得低三下四”,而是不卑不亢,平靜從容。小說又寫到,面對白人小孩子在她店鋪里下流表演之時,她及時克制住了自己的憤怒之情,堅定地哼唱著圣歌:“當我放下身上的擔子,多么美呀,多么妙呀,哈利路亞?!睂庫o溫和的奶奶在白人小孩子面前終于保住了長者的尊嚴和從容的風度,在精神上戰(zhàn)勝了對方,也許這是那個年代,在種族歧視嚴重的南方唯一的精神抗議。奶奶擁有土地和房產(chǎn),是黑人中的富有者,也比任意一個白人混混都富有,但是她還是教育瑪格麗特和哥哥貝利:“無浪費則不匱乏?!痹谝黄鸱ㄔ簜鲉局?,法官稱奶奶為“亨德森夫人”,白人把這件事當成笑資,而黑人認為這是奶奶尊嚴和價值的證明。奶奶頑強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和正直的做人準則在瑪格麗特幼小的心靈留下了深刻的痕跡。從奶奶身上,瑪格麗特學到了自律、自強、樂觀、愛心、勇敢與堅忍。
二、 正亦邪的引路人
引路人是成長小說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瑪格麗特的成長經(jīng)歷中遇到的引路人也有很多?,敻覃愄氐膵寢屧谶@個方面起到了正反兩方面的作用。瑪格麗特的媽媽本身是一個美麗的女人,棕色的干凈皮膚,皓齒朱唇,性格熱情,出身名門,受過正規(guī)教育,生于圣路易斯。在離婚之后,她自食其力,創(chuàng)造了北方大城市里的奇跡。在父母家中,媽媽是“姐弟四個里唯一熱情外向的人”,瑪格麗特的強悍粗暴的舅舅也樂于聽命于她,并且時時處處保護她。而且在族裔社區(qū)里,人們喜愛她,尊重她,有時候她甚至可以頤指氣使,也不需要“為此付出代價”。
8歲回到媽媽身邊后,瑪格麗特的內(nèi)心深處一直有一種自卑,因為哥哥和媽媽一樣,有美麗的外貌和十足的個性,而她長的既不像哥哥又不像媽媽,她甚至懷疑她只是一個孤兒,父母領養(yǎng)她是為了給貝利作伴。父母離婚后,她和哥哥被“打包”送到奶奶家一直跟著奶奶生活,雖然奶奶給了他們啟蒙教育,但是稍顯嚴厲,所以對于父愛母愛的部分她是缺失的,而且她對于3歲就遠離父母這一點也是耿耿于懷的,中間缺失的母愛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補上的。雖然媽媽給瑪格麗特提供了好的物質(zhì)條件,但是熱情開朗的性格注定了她不是一個細心的媽媽,瑪格麗特半夜經(jīng)常做噩夢,她把瑪格麗帶到了自己的房間,給瑪格麗特和弗里曼——媽媽的男朋友創(chuàng)造了獨處的機會,這也導致了后面瑪格麗特對于繼父的過分依賴,發(fā)生了被強暴的慘劇。對于繼父的依賴從根本上說是因為父愛母愛的缺失,雖然母親給了她相對優(yōu)越的物質(zhì)環(huán)境,但是始終缺少了母親獨有的那份細致的關心。自卑的小女孩很多愁善感,所以格外貪戀繼父的溫暖,甚至認為那是他命定的父親,與弗里曼過分親近。作為一個8歲小女孩的媽媽,她并沒有盡到母親的責任,沒有給予足夠的教導,致使她被弗里曼奸污,這是起到的反面作用。
但是這樣的母親在后來卻對瑪格麗特起了正面的作用。母親對瑪格麗特后來的影響主要在于教會了她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媽媽教育瑪格麗特凡事要“從最好處著眼,從最壞處打算”。十幾歲時,其他女同學的青春期發(fā)育讓瑪格麗特自慚形穢,她不僅懷疑自己在慘遭繼父奸污之后連性別都出了問題,而且懷疑自己的同性戀傾向。在媽媽的鼓勵和引導之下,瑪格麗特在《百科全書》中了解了女性的身體構(gòu)造,第一次在鏡子面前正面面對自己的身體,認清了自己的女性特征。第一次,她意識到在自己身上也能找到動人之處,不禁淚流滿面。為了認清男性對于女性意識形態(tài)的形成的所起到的作用,瑪格麗特找了社區(qū)最優(yōu)秀的男孩子談戀愛,并和他做愛,導致未婚先孕,但是媽媽都以“從最好處著眼”的人生態(tài)度和熱情開朗的性格來引導瑪格麗特積極向上,從而幫助她順利地度過了難關。所以說媽媽是一個亦正亦邪的人物,雖然幼時母愛的缺失導致了后來慘劇的發(fā)生,但是母親在之后用她的積極和熱情引導了瑪格麗特,致使她終于頓悟,確認了自己的女性身份。
三、瑪格麗特——黑人小女孩的成長
芮渝萍教授在《美國成長小說研究》一書中認為:“成長小說的敘述結(jié)構(gòu)相當模式化:“天真——誘惑——出走——迷惘——考驗——失去天真——頓悟——認識人生和自我?!睍械闹骶€比較符合這一敘述結(jié)構(gòu),從在奶奶家的天真無邪,覺得自己是白人小女孩的夢境,貪戀母親男朋友的溫暖,過渡到被弗里曼強暴,主人公自閉,直到結(jié)識弗拉沃絲夫人樹立了新的人生觀,以及最后頓悟認清自己的種族、女性身份和社會身份。這一主線,是很符合成長小說的敘述結(jié)構(gòu)的。
在瑪格麗特的成長過程中,幼時的她性格天真,在南方小鎮(zhèn)受到嚴重的種族歧視使小女孩特別的敏感,她不喜歡白人,甚至覺得他們皮膚太白,腳太小,像馬一樣用腳后跟走路,是面色蒼白的奇怪生物,過著異類生活,只是白人,他們不是人。之后的某一個圣誕節(jié),爸爸媽媽給他們寄了禮物,但是她和哥哥貝利并不喜歡,因為她們是被托付給了列車員托運到奶奶這的,爸爸甚至沒送他們來,他們一直以為自己不夠好,所以爸爸媽媽才會在那么小的時候就離開了她們。這些都說明盡管小女孩天真,但是格外敏感。媽媽還有奶奶在瑪格麗特的成長過程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如果說瑪格麗特成長的不同時期改變了她的性格和影響了她的人生觀的話,那么黑人婦女弗勞爾斯夫人和黑人女孩路易絲對瑪格麗特的成長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幫助瑪格麗特走出了曾經(jīng)被強奸的陰影。
被繼父強暴后,瑪格麗特封閉了自己的內(nèi)心,除了哥哥,她怕自己說話會害到任何人。被送回清貧的斯坦普斯之后,她學習很優(yōu)秀,但是依舊拒絕說話,在近一年的時光中,她的生活中只有家、商店、學校、教堂。為了把她從沉默中拉出來,奶奶把她介紹給了弗勞爾斯夫人。弗勞爾斯夫人是黑人區(qū)的貴族,優(yōu)雅、知性、溫和而且善良,她改變了瑪格麗特的一生。她告訴瑪格麗特,語言是人類與同伴交流的方式,是人類和低等動物的唯一區(qū)別。弗勞爾斯夫人借給瑪格麗特書籍,并告訴她聲音的重要性,她鼓勵瑪格麗特讀書吟詩,給了瑪格麗特超越自我的力量,拓展了瑪格麗特的視野。弗勞爾斯夫人的這種情感上和知識上的豐潤讓瑪格麗特走出低谷、沉默,讓她不再封閉自我,慢慢的開口說話,與人交流。弗勞爾斯夫人在知識和道德上趨近于完美,是一個特別典型的正面引路人??梢院敛豢鋸埖恼f,是弗勞爾斯夫人救贖了瑪格麗特。弗勞爾斯夫人給瑪格麗特上了第一堂“人生課”,在她痛苦迷惘的時期投給她“第一條生命線”。
另一方面,黑人女孩路易絲活潑、可愛、單純,活潑的女孩和瑪格麗特純真相處,這讓瑪格麗特忘掉了自己的痛苦,丟掉了思想的束縛。而且這同樣是美國黑人女性文學當中常常出現(xiàn)的“姐妹情”主題,作者向我們展示了這種友情對于痛苦的治愈,讓瑪格麗特最終超越了自我。
瑪格麗特身邊的黑人女性——奶奶、媽媽、弗勞爾斯夫人、路易絲都一點點的影響著瑪格麗特,促使瑪格麗特最終確立了黑人的價值觀念,了解黑人種族自立自強、頑強拼搏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她再也不是以前在“被繼母變成黑人的白人小女孩”夢境中的那個黑人小姑娘了,至此,瑪格麗特終于確立了自己的種族身份。
從性別的角度說,“性別身份是一個人在一定的社會規(guī)范下性別歸屬得到社會認知的惟一條件,女性通過性別身份的建構(gòu)過程實現(xiàn)了自己的主體性,因而對性別身份的追尋與建構(gòu)成為女性成長小說中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睆默敻覃愄乇粡姳阶叱鲫幱昂笤趮寢尩囊龑碌谝淮握驹阽R子前正視自己的身體結(jié)構(gòu),認清自己的女性特征,這是建構(gòu)瑪格麗特女性身份的第一步。小說的結(jié)局是:瑪格麗特生下一個嬰兒,并決定把他撫養(yǎng)成人?,敻覃愄刈罱K在與男性的關系中明確了自己的女性身份,完成了由女性到母體的轉(zhuǎn)變。
這本小說還不同于以往描寫黑人的小說,沒把黑人簡單地描寫成在種族壓迫下犧牲的模式。文章雖然描寫了瑪格麗特和其他黑人一樣的困惑、迷惘與掙扎,但尤為重要的是小說中有描寫她后來為實現(xiàn)理想找到工作而進行的努力。經(jīng)過奮斗,瑪格麗特最終在種族歧視最為嚴重的舊金山成為了公共汽車上第一個黑人售票員,打破了當時黑人擇業(yè)的框架,完成了黑人女性的擇業(yè)轉(zhuǎn)變,為黑人民族擺脫不幸的命運樹立了信心。
小說細致地描寫了瑪格麗特對女性、對黑人、對社會價值觀念的一點點的轉(zhuǎn)變。不僅寫了她的成長,更從多方面寫了她的轉(zhuǎn)變,雖然瑪格麗特生為黑人,但是指引她努力和轉(zhuǎn)變的卻是所有人類共有的追求自由和努力奮斗的精神,所以小說最后告訴我們的道理遠遠超越了黑人成長的意義。
〔參 考 文 獻〕
〔1〕 瑪雅·安吉羅,著.我知道籠中鳥為何歌唱——曾經(jīng)轟動的20世紀外國女性小說叢書〔M〕.楊玉功,陳延軍,譯.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0.
〔2〕芮渝萍.美國成長小說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3〕王卓.投射在文本中的成長麗影:美國女性成長小說研究〔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8.
〔責任編輯:譚 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