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營
摘 要: 輔導員不僅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組織者和實施者,而且是大學生健康成才的指路人和引路人。輔導員需要不斷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相關知識,主動掌握思想理論教育方法,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當代大學生思維活躍、個性鮮明,他們需要理解、需要尊重、需要重視。堅持以生為本的思想教育就是為開展工作、處理問題打好基礎。為了使這項工作更好地落到實處,作者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解決,本著先疏后導的原則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關鍵詞: 學生為本 思想政治教育 輔導員工作
一、重視與學生的談話
與學生進行個別談話,是為了在工作中準確、及時地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各方面表現(xiàn),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促使學生朝健康有利的方向發(fā)展。在與學生進行個別談話時,我注意針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方法,注意與學生的談話方式和技巧,以熱誠的態(tài)度積極引導、幫助學生認識和處理他們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和煩惱。課余時間我經常找學生談話,談話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點:一是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并根據(jù)情況,幫助他(她)分析面臨的問題,拓寬交流方式,找到問題的原因,提高溝通質量,如把我的郵箱和QQ告訴學生,歡迎他們隨時和我交流。二是與成績差的學生談話,堅持同伴教育,選出有影響力的學生,由他們向周圍同學傳播知識,與學生共同制定有效的學習方法,促使他們在成績上不斷進步。三是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幫助學生認清當前政治形勢,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四是堅持家校溝通,與家長通力合作,共同交流探討,促使他們在成績上不斷進步。
二、注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社會群體,隨著經濟社會發(fā)展和競爭壓力的不斷加大,他們有自己特殊的問題,如對新學習環(huán)境與任務的適應問題、對專業(yè)選擇與學習的適應問題、理想與現(xiàn)實的沖突問題、人際關系的處理與學習、戀愛中的矛盾問題及對未來職業(yè)的選擇問題等。輔導員在注重思想教育的過程中要真正做好心理疏導工作,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培養(yǎng)人格完善、德才兼?zhèn)涞暮细袢瞬?。我們應在日常工作中多關心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問題,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加強心理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培養(yǎng),掌握基本心理咨詢技巧,提高應變能力,預防并妥善處理精神疾患和身心疾病。輔導員必須本著“以生為本”的理念,注意觀察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充分做到真誠、尊重、理解,加強對學生的關心,走進學生內心,贏得大學生的信任,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輔導員應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加強家校合作,在必要的時候尋求專業(yè)人員和專業(yè)機構的幫助。
三、加強學風、班風建設
優(yōu)良的學風、班風是培養(yǎng)高素質學生的重要因素。優(yōu)良學風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通過長期培養(yǎng)慢慢形成。每次主題班會學風問題已經成為必講內容,教師將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思想貫穿整個教育工作之中。對于個別極端分子,采取“說服教育與嚴懲不貸”相結合的方法,使他們重新走進教室。同時針對學習成績的差異,在各班開展“以好幫差,帶動全體”的一幫一學習活動。給成績較差的學生找一個成績較好的學生進行課外輔導,從整體上帶動全班的學習氣氛。在班風建設方面我一直將學生干部的培養(yǎng)作為工作重點,主張班委干部在實踐中鍛煉,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建立較完善的班委干部每月例會制度,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四、重視學生的特長
在每月一次的班會中展示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有繪畫作品、手工作品、心愿卡、硬筆書寫、優(yōu)秀日記等,鼓勵全班學生向他們學習。盡管這些學生并不是各方面都拔尖的三好學生,有的成績并不出色,有的并不是班干部,但是他們在這些方面表現(xiàn)確實出色,有進步。通過這種途徑讓他們有自己的用武之地,給他們的內心極大鼓勵,從而增強學好其他功課的信心。通過這樣的活動,我看到學生的自信心普遍得到提高,同時促使優(yōu)秀學生更追求卓越,其余學生增強信心。班會活動課的開展既可豐富學生生活,又可鍛煉學生能力。
五、重視畢業(yè)班的就業(yè)指導
高校輔導員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線工作者,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與學生易于溝通,久而久之,對不同學生的家庭、學習和生活情況較為熟悉,有利于根據(jù)每個學生的特點開展個性化指導。在就業(yè)指導過程中,我們要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掌握必要的就業(yè)指導相關知識。將就業(yè)指導和思想教育相結合,加強大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教育、就業(yè)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大學生樂觀向上的品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廣泛收集用人單位的用人信息,利用短信、飛信、QQ群等形式將就業(yè)信息及時傳遞給學生并幫助其分析價值,拓寬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渠道,同時,幫助大學生認清形勢,做好大學生情緒疏導工作,讓他們對自己樹立信心,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素質,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宣傳部理論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學習讀本[M].北京:學習出版社,2009:1.
[2]李月修.對道德教育中發(fā)揮大學生主體作用的思考[M].北京:中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
[3]宋元林.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探析[M].湖南:湖南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3.
[4]王賢.論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創(chuàng)新[M].寧夏:寧夏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4.
[5]馮健.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探析[M].北京:教育探索出版社,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