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p>
摘 要:語文是教學生母語的科目,但是很多人都把語文想得很簡單,認為只要是中國人,就能夠學好這門語言。其實語文貫穿中國的歷史,傳承著中國的精神。語文簡單是相對于數(shù)學的難題和英語的難以記憶來說的,其實語文也很有挑戰(zhàn)性。教師覺得語文簡單,是因為能夠看懂題目的要求,但是能否用最好的語言來組織答案就要看教師的語文功底了。簡要分析為什么語文課堂比較沉悶,學生問題少的原因及其解決方案。
關鍵詞:語文教學;問題意識;課堂氣氛;解決方案
一、語文課堂問題少的原因
在初中學生的印象里面,語文是一門不值得花費過多精力的科目。身為中國人,自己一定能夠學好語文。所以很少有學生會去問老師問題,怕大家覺得可笑。再者,語文的一些題目,雖然我們能夠理解,但是在回答的時候往往會出現(xiàn)偏差。原因就是語文的答案除了死記硬背的之外,很多答案都是開放的。每個人都會有不一樣的思路,有的時候甚至都不能彼此說服對方。
二、如何培養(yǎng)初中生在語文課堂上的問題意識
1.老師可以針對本節(jié)課的內容先提出一個問題,然后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去聽課。這樣他們就能夠及時把握本節(jié)課的重點,能夠將大部分精力放在正確的地方。
2.隨著語文課堂的深入,轉變成由學生預習之后提出問題,然后再在課堂上面進行解決。這樣就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提問題的能力,也鍛煉了他們的思考能力。
3.營造一種活躍的課堂氛圍。語文課對于一部分學生來說沒有“挑戰(zhàn)性”而變得比較枯燥,往往會成為一門“睡課”。所以活躍氣氛相當重要,老師可以提出一個有趣的問題,或是講一個和本節(jié)課有關的笑話。講課的時候也要盡量采用互動的形式,讓每位同學都能夠參與其中。
4.課后的作業(yè)不要太單一、乏味。很多語文老師喜歡課下留抄寫的作業(yè),這雖然能夠加強學生的記憶,但是也抹殺了孩子們對語文的興趣。其實可以組織一些記憶比賽,如:組詞、詩詞、散文的背誦,這樣學生的興趣就會大大提高。
5.加強和同學們的課后聯(lián)系,使問題能夠及時得到解決。有時候問題只有在第一時間解決才能夠起到最大的作用,而且有些問題沒有及時解決的話,可能就會被擱置。
語文課堂的問題意識需要老師在每節(jié)課甚至學習生活的每個環(huán)節(jié)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
(作者單位 山西省孝義六中教育集團)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