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虹
未成年人的素質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因此,對中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必須引起人們高度重視,要將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當成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zhàn)略任務。
一、當前未成年人道德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學校教育重專業(yè)課學習,德育教育沒有受到應有重視
在新的歷史時期,中職學校注重專業(yè)課學習,非專業(yè)課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德育教育采取“我講你聽”的注入式方式,在德育內容上難以引起未成年人的共鳴。學校、主要時間和精力用于專業(yè)課學習,只重視知識傳授和智力的提高,致使道德教育就被忽視、漠視,甚至被擠出了教育的主陣地,造成未成人道德品質的塑造被放在次要的位置。
2.家庭教育生硬單一,難以走入未成年人的心靈世界
由于當代未成年人所處的特殊家庭環(huán)境和時代背景,加之自身“可塑性大、認知度低、自控力差”的年齡段,使他們既對外界事物有自己相對獨特、思想豐富、情感多彩的心理感應,又對周圍的“精彩、誘惑”充滿了好奇和迷茫。我們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有的家長簡單地將青少年看做受教育的對象,以居高臨下的心態(tài)來對待他們的想法和看法,沒有將他們作為一個擁有基本權利且又擁有精神世界的獨立群體而給予應有的尊重,沒有真正顧及他們的心理感受,久而久之就與未成年人形成了隔閡,使得家庭德育內容難以真正走進未成年人的心靈。
3.社會文化環(huán)境良莠不齊,難以形成正確的引導
在當今未成年人獲得的讀物中生動有趣、適合青少年閱讀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書籍、報紙、雜志極為少見,社會中提高智力的教輔書、音像制品,卻隨處可見。未成年人從網上獲取的暴力、色情信息、槍戰(zhàn)等暴力游戲大量存在,逐漸模糊了道德認知,導致未成年人自律弱化,甚至人格異化,極易引發(fā)社會問題。
二、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對策
1.強化學校道德教育,發(fā)揮德育教育主陣地作用
(1)配備一支高素質的教育隊伍
切實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隊伍的綜合素質,切實發(fā)揮其作用,是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學校要把隊伍建設擺到重要位置,按照政治強、業(yè)務精、作風正的要求,堅持專兼結合、注重素質的原則,著力建設一支為人師表、熱心育人的德育工作者隊伍,著力建設一支素質過硬的校外活動輔導員隊伍,著力建設一支各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各類文化教育設施的輔導員隊伍,著力建設一支經驗豐富、素養(yǎng)較高的“老干部、老戰(zhàn)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工作者隊伍。
(2)拓寬德育工作途徑,創(chuàng)新德育工作機制
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陣地。要充分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積極引導廣大中職學生參加力所能及的社會實踐和社區(qū)公益活動,參加生產勞動實踐。精心安排和設計活動內容,突出思想內涵,強化道德要求,使學生每參加一次社會實踐活動,都能有所體驗,有所感悟,有所收獲。
(3)豐富教育手段,運用網絡技術開展德育教育
在利用網絡技術開展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學校要科學有效地利用網絡優(yōu)勢,發(fā)揮正面效應,消除負面影響,努力讓健康的文化信息資源通過網絡進入校園,豐富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此外,學校要加強對校園網站的管理,開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網頁、專欄,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網上思想道德教育活動。
2.家庭是德育的底色,要重視和發(fā)展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師。從某種意義上講,家長的過分呵護或溺愛以及種種錯誤的教育方法,會使一個原本可能健康成長的孩子被扼殺掉,成為家庭教育的“廢品”。
首先,家長要明確教育子女應盡的社會義務,要增強對子女教育的責任心。
其次,要努力將“三代人”在看待事物的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觀點統(tǒng)一起來,相互溝通、相互理解,找準彼此的“契合點”。
第三,要積極開展家庭與學校聯(lián)系機制。學校要經常性地把監(jiān)護人請到學校交流,互相溝通,了解學生在校園外的精神生活、思想等具體狀況。平時監(jiān)護人也應該主動多打電話或親自到學校與老師進行溝通、反饋信息、交流意見,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3.積極創(chuàng)造未成年人健康發(fā)展的良好社會文化環(huán)境
一是培育主導價值觀,弘揚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應把弘揚與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為重要任務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過程。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產品應以“愛黨、愛國、愛民、愛家、愛學”教育為主線。有關部門要加強對未成年人文化娛樂活動場所的建設、使用和管理,充分發(fā)揮它們的思想道德教育作用。
二是找準文化環(huán)境建設與市場經濟的結合點。既要促進文化的產業(yè)化,同時又要保證文化領域的先進性與純潔性。必須大力健全文化市場機制,規(guī)范文化產業(yè)發(fā)展,注重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產品的創(chuàng)作和傳播,努力繁榮少年兒童讀物和影視文化產品的創(chuàng)作。
綜上所述,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他們的思想道德狀況如何,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全社會要關愛、理解、激勵未成年人,創(chuàng)造良好的社會氛圍,通過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努力,引導他們勤奮學習,快樂生活,健康成長,早日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材。
(作者單位 新疆伊寧衛(wèi)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