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以蘭
摘 要:朗讀訓練是語文教學的基本方法,它能讓學生在感知言語聲音形態(tài)的同時,實現(xiàn)對文本的感悟和理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必須加強朗讀訓練,這不僅是語文教學的必經(jīng)之路,也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朗讀訓練;重視范讀;朗讀能力
朗讀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主要方法之一。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也明確指出:“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是小學教學中讀的基本目標,也是衡量一節(jié)語文課任務完成的標準?!币虼?,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必須重視朗讀教學,加強對朗讀的指導和訓練,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一、以“趣”激“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中不難發(fā)現(xiàn)那些學生感興趣的活動,總是能讓他們積極的參與其中,并在這方面表現(xiàn)出某種潛力,當在活動中表現(xiàn)得好獲得教師的贊揚時,他們對該活動會表現(xiàn)出更高的興趣,如此良性循環(huán),因能力而興趣,因興趣而獲得心理滿足和能力的提高。在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對朗讀興致缺缺,使得他們的朗讀能力一直得不到很好的提高,早讀中也僅是應付了事。因此,朗讀教學首先必須激發(fā)學生讀的興趣。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尊重學生,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朗讀環(huán)境,積極與學生互動,加強師生交流,讓課堂充滿溫暖的陽光,讓學生想讀、樂讀,在朗讀中收獲快樂,在朗讀中盡情地宣泄自己的情感,在潛移默化中獲得朗讀能力的提高。
二、重視范讀,感染學生
教師范讀目的在于通過讀讓學生讀準字、詞、句,并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讓學生情不自禁地走進文本,進入角色,在教師范讀中領略文本的情感意蘊,增強教學效果。教師在范讀中除了讀準字音,還要注意體態(tài)語言,生動、豐富的表情會讓學生更加情不自禁地跟隨你的步伐,而且也更能激起學生讀的興趣。如,朗讀《十里長街送總理》這類情感濃厚的文章時,更需要通過朗讀去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教師必須聲情并茂地朗讀,這樣才能使學生體會出全國人民送總理的悲痛情景,感受人民對總理的無限深情,以讀感染學生,為學生理解文章奠定基礎。
三、強化朗讀訓練,提升朗讀能力
1.把握朗讀基調,促使學生情感升華
要想讀好一篇文章,就必須對文章進行深入的閱讀,只有理解了文章的內(nèi)容,才能更好地體會文中所蘊含的深厚情感,才能在朗讀中以聲傳情,準確地表情達意。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朗讀的時候,一定要緊密聯(lián)系文本,在分析文章的內(nèi)容、結構、情感之后,讓學生進行反復的朗讀,指導學生深刻體會文本中的情感,把握好朗讀基調,在朗讀中細細品味,獲得情感的升華。如,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時,根據(jù)文章的內(nèi)容和中心思想,該文章的朗讀基調就應該是低沉而緩慢,朗讀時,還要根據(jù)小女孩每擦一根火柴的內(nèi)心情感去讀“由悲到喜最后絕望”適當?shù)淖兓Z氣、速度和語音,這樣才能更好地讀出文章的感情基調,也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文章所包含的情感。
2.在品味語言中獲得朗讀技巧的提高
朗讀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在讀中可以讓學生獲得說話的樣本和寫作范例,而這些技巧往往都蘊含在文章的字、詞、句中。因此,要引領學生品味語言,訓練朗讀技巧。如,對那些感情濃烈的句、段進行朗讀,這些句、段往往是作者某一個方面強烈感情的表現(xiàn),通過朗讀更能很好地體會出作者的情感;對那些含義深刻的句、段進行朗讀,文章中有些句、段是一個重要知識點,蘊含著一些哲理,引導學生對它們進行反復的朗讀,引領學生讀中思考,才能促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領悟。
總之,朗讀是語文教學的基本活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必須重視朗讀訓練,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讓語文課堂綻放出美麗光彩。
參考文獻:
陶二梅.學語文教學中的朗讀指導策略[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3(30).
(作者單位 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qū)浮石中心小學)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