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德++++++劉培中++++++李深福++++++陳益彩
[摘要] 目的 探討頸動脈硬化超聲表現(xiàn)對冠心病診斷的價值。方法 選擇疑診冠心病患者83例,行頸動脈高頻彩超探查并與冠脈造影結果比較,分析頸動脈粥樣硬化超聲表現(xiàn)與冠心病診斷的相關性。結果 頸動脈粥樣硬化組其冠脈造影的陽性率明顯大于頸動脈正常組,特別是頸動脈彌漫性粥樣硬化患者的冠心病發(fā)生率較高。結論 頸動脈粥樣硬化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密切相關,頸動脈彌漫性硬化對冠心病的診斷有較高的符合率,可以初步預測冠心病的發(fā)生。
[關鍵詞] 冠心??;頸動脈硬化;冠狀動脈造影;超聲
[中圖分類號] R541.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10-0062-03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方式的轉變,冠心病的發(fā)病率日益增高,是當今世界威脅人類健康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該病患者預后較差,并發(fā)癥多,傷殘率及死亡率皆非常高。早期對冠心病做出準確診斷,對臨床的有效治療、降低其危害性和預防心血管意外具有重要意義。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全身性疾病,也是冠心病發(fā)病的高危因素之一[1]。本文應用頸動脈超聲表現(xiàn)與冠狀動脈造影結果相比較的方法分析兩者的關聯(lián)性、評價頸動脈超聲表現(xiàn)對冠心病診斷的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收集2011年1~12月因疑診冠心病在我院心內(nèi)科住院行頸動脈超聲檢查、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的患者83例,男50例,女33例。年齡42~82歲,
1.2 儀器
應用ACUSON SEQUOIA 512或SIEMENS S2000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8~10 MHz)。
1.3 方法
患者取仰臥位,充分暴露頸部,頭偏向檢查對側,采取縱切、橫切連續(xù)觀察頸總動脈、球部、頸內(nèi)動脈和頸外動脈顱外段。測量頸動脈管腔-內(nèi)膜交界至中膜-外膜交界為IMT,測量IMT時避開斑塊,如測量部位遇斑塊則取斑塊近段血管壁測量;如不能避開斑塊則該血管段IMT不做測量,并觀察其回聲、形態(tài)、有無粥樣硬化斑塊,區(qū)分硬化是局限性或彌漫性,管腔有無狹窄以及血流動力學改變。
1.4 診斷標準
1.4.1 頸動脈粥樣硬化的判斷 頸動脈正常:血管內(nèi)膜表面光滑, IMT< 1.0 mm;血管內(nèi)中膜增厚:1.0 mm≤IMT≤1.3 mm;斑塊的定義為:①局部IMT>1.3 mm;②局限性隆起凸入管腔≥1.5 mm;③局部IMT增厚超過周邊IMT≥50%;局限于球部或某一段為局限性改變,發(fā)生于多節(jié)段或多支血管定為彌漫性硬化。
1.4.2 冠脈造影 以冠脈狹窄≥50%定義為冠心病,其中狹窄50%~75%為輕度,狹窄76%~95%為中度,狹窄>95%為重度或閉塞。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83例患者中頸動脈正常16例,動脈硬化67例,多節(jié)段硬化(彌漫性硬化)43例,硬化并斑塊形成46例,動脈狹窄(>50%)5例,正常頸動脈超聲表現(xiàn)見封三圖5,頸動脈硬化及斑塊表現(xiàn)見封三圖6,頸動脈彩色多普勒表現(xiàn)見封三圖7。頸動脈超聲與冠脈造影結果對照,頸動脈粥樣硬化組冠脈造影的陽性率明顯大于頸動脈正常組,見表1。特別是頸動脈彌漫性粥樣硬化的冠心病發(fā)生率極高,達88.4%,見表2。斑塊的發(fā)生率與冠心病密切相關,見表3。隨著頸動脈硬化程度的增加,冠心病的發(fā)病率與病變程度也相應增加,而局限性硬化(多為球部)的冠脈造影的陽性率相對較低,為29.2%,且其冠脈病變程度較輕,多為單支局限性病變,見表4。頸動脈正常者冠脈造影的陽性率很低,不到20%。
表1 頸動脈超聲表現(xiàn)與冠脈造影比較
注:χ2=12.41,P=0.000
表2 頸動脈硬化程度與冠脈造影比較
注:χ2=24.81,P=0.000
表3 頸動脈斑塊與冠脈造影比較
注:χ2=17.15,P=0.000
表4 頸動脈硬化程度與冠脈病變支數(shù)比較
注:χ2=6.42,P=0.011
3 討論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ê喎Q冠心病)是當今世界威脅人類健康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主要病理生理機制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或阻塞所致的心肌缺血壞死。冠心病的防治模式,逐漸從“防”到“治”,更重視“防”,早期診斷冠心病是關鍵的措施之一。
目前臨床上可通過多種方法診斷冠心病,包括心電圖、超聲心動圖、CT、冠脈造影等。其中冠脈造影是診斷冠心病最準確的方法, 可清晰顯示冠狀動脈及其分支的解剖形態(tài)變化, 被視為金標準,是冠心病介入治療和冠脈搭橋術前不可缺少的檢查,但屬有創(chuàng)操作,價格高,術后容易產(chǎn)生明顯副作用,不能在推廣上起到促進作用。常規(guī)超聲心動圖對冠心病診斷的特異性較高,可觀察室壁運動情況,并可反映心功能的情況,但敏感性較低[2],特別是早期冠心病的檢出率較低。心電圖為冠心病篩查的無創(chuàng)指標,很多研究認為,心電圖ST-T異常無論是在健康人群還是在高危人群中對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有較強的預測價值[3],常規(guī)心電圖診斷冠心病的敏感度為74.6%(59/79),特異度為52.6%(10/19)[4]。
動脈粥樣硬化累及全身動脈系統(tǒng),主要表現(xiàn)在大中型動脈,頸動脈粥樣硬化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有著共同的病理基礎和危險因素。頸動脈位置較淺表,高頻超聲能夠準確測量頸動脈內(nèi)中膜厚度及斑塊并可初步判斷斑塊性質(zhì),配合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頸動脈,可以直接顯示血管充盈及血流速度 ,還可以顯示血管IMT和三層結構、增厚的程度和位置,斑塊的位置、大小、形態(tài)、數(shù)量,管腔狹窄程度,具有定位準確、直觀無創(chuàng)、重復性好的特點,可以為心腦血管病患者提供診斷治療依據(jù)[5,6],因此,應用頸動脈超聲檢查來預測冠心病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endprint
超聲檢測的頸動脈內(nèi)中膜厚度(IMT)與斑塊在臨床研究中被作為檢出動脈粥樣硬化臨床前期病變(PCA)的指標,并在臨床及流行病學研究中作為冠心病的替代終點。國際上多項隊列研究證實了IMT、斑塊等超聲指標在未來血管事件預測中的價值[7,8]。國內(nèi)大量研究表明,頸部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程度呈正相關[9,10],鄭向清等[11]經(jīng)冠脈造影證實,隨冠狀動脈病變程度的增加,頸動脈IMT值增加,冠心病組與正常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頸動脈斑塊分級與冠狀動脈病變血管支數(shù)分級密切相關(P<0.05)。認為頸動脈粥樣硬化超聲標識可間接預示冠心病的嚴重程度。張園園等[12]研究顯示,404例冠心病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率(83.4%)和斑塊發(fā)生率(62.4%)均高于非冠心病患者(P<0.05)。本研究中,頸動脈粥樣硬化組冠脈造影的陽性率明顯大于頸動脈正常組,而且隨著頸動脈硬化程度的增加,冠心病的發(fā)病率與病變程度也相應增加,與張園園等[12]研究的冠心病患者的頸動脈硬化概率大致相當,在本研究中,頸動脈正常組的冠脈造影陽性率不足20%,也從各方面證明了頸動脈粥樣硬化與冠心病有密切的相關性,頸動脈超聲檢查可用于預測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病變程度。頸動脈硬化隨著年齡的增加,硬化程度也相應增加,有研究表明,>80歲組間差異則無統(tǒng)計學意義[12]。在本研究中,頸動脈病變局限于球部者其冠脈造影的陽性率也較低,約29%,應與頸動脈分叉部局部膨大的特殊結構引起的局部血流速度減低、易產(chǎn)生渦流、脂質(zhì)易沉積、附著等因素有關。
綜上所述,頸動脈粥樣硬化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密切相關,頸動脈粥樣硬化可以初步預測冠心病的發(fā)生,可為早期篩選和發(fā)現(xiàn)冠心病患者提供方法和依據(jù),而且頸動脈易探測,頸動脈彩超檢查技術較簡單,結果可靠、準確,易于推廣,對冠心病的早期診治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當然,頸動脈超聲與冠脈造影對照研究存在一定的假陰性、假陽性的表現(xiàn),或者配合一些心功能指標可能會有更大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 管敏,朱阿麗,周曉東. 彩超評價冠心病患者的頸動脈粥樣硬化的意義[J]. 實用醫(yī)技雜志,2005,12(4):986-987.
[2] 楊明勝,史若飛. 心電圖、超聲心動圖、SPECT、冠狀動脈造影診斷冠心病的比較[J]. 實用醫(yī)技雜志,2004,11(9):1864-1866.
[3] 穆葉賽. 心電圖ST-T異常對心血管疾病的預測價值探討[J]. 新疆醫(yī)學,2005,35:112-113.
[4] 秦際德. 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對冠心病診斷價值再評價[J]. 中國中醫(yī)藥咨訊,2011,3(7):3-4.
[5] 李燕萍,張慶華. 彩色超聲對冠心病頸動脈斑塊的臨床診斷分析[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8(13):80-81.
[6] 吳錫新,李星群,匡永東. 老年冠心病患者頸動脈超聲檢查分析[J]. 中國基層醫(yī)藥,2010,17(2):39-40.
[7] Poredo P. Intima. Media thickness:indicator of cardiovascular risk and measure of the extent of a therosclerosis[J]. Vascular Medi, Cine,2004,9:46,54.
[8] Imanishi R,SetoS,Toda G,et al. High brachial 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 i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the presence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men[J]. Hypertens Res,2004,27:71-78.
[9] 安源,陳翠蘭,周濤. 超聲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性研究[J]. 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11, 13(5):304-306.
[10] 白志勇,李敬府,楊玉杰,等. 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超聲造影特征分析[J]. 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11,27(11):994-996,1044.
[11] 鄭向清,謝英,梅霞,等. 冠心病與頸動脈粥樣硬化超聲標識的相關性研究[J]. 重慶醫(yī)學,2008,37(4):404-405. [12] 張園園,張全斌,崔艷華. 頸動脈粥樣硬化超聲表現(xiàn)與冠心病的關系探討[J]. 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 10(4):483-484.
[13] 唐曉斌. 老年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患者臨床診療研究[J]. 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5):27.
(收稿日期:2014-01-03)endprint
超聲檢測的頸動脈內(nèi)中膜厚度(IMT)與斑塊在臨床研究中被作為檢出動脈粥樣硬化臨床前期病變(PCA)的指標,并在臨床及流行病學研究中作為冠心病的替代終點。國際上多項隊列研究證實了IMT、斑塊等超聲指標在未來血管事件預測中的價值[7,8]。國內(nèi)大量研究表明,頸部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程度呈正相關[9,10],鄭向清等[11]經(jīng)冠脈造影證實,隨冠狀動脈病變程度的增加,頸動脈IMT值增加,冠心病組與正常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頸動脈斑塊分級與冠狀動脈病變血管支數(shù)分級密切相關(P<0.05)。認為頸動脈粥樣硬化超聲標識可間接預示冠心病的嚴重程度。張園園等[12]研究顯示,404例冠心病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率(83.4%)和斑塊發(fā)生率(62.4%)均高于非冠心病患者(P<0.05)。本研究中,頸動脈粥樣硬化組冠脈造影的陽性率明顯大于頸動脈正常組,而且隨著頸動脈硬化程度的增加,冠心病的發(fā)病率與病變程度也相應增加,與張園園等[12]研究的冠心病患者的頸動脈硬化概率大致相當,在本研究中,頸動脈正常組的冠脈造影陽性率不足20%,也從各方面證明了頸動脈粥樣硬化與冠心病有密切的相關性,頸動脈超聲檢查可用于預測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病變程度。頸動脈硬化隨著年齡的增加,硬化程度也相應增加,有研究表明,>80歲組間差異則無統(tǒng)計學意義[12]。在本研究中,頸動脈病變局限于球部者其冠脈造影的陽性率也較低,約29%,應與頸動脈分叉部局部膨大的特殊結構引起的局部血流速度減低、易產(chǎn)生渦流、脂質(zhì)易沉積、附著等因素有關。
綜上所述,頸動脈粥樣硬化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密切相關,頸動脈粥樣硬化可以初步預測冠心病的發(fā)生,可為早期篩選和發(fā)現(xiàn)冠心病患者提供方法和依據(jù),而且頸動脈易探測,頸動脈彩超檢查技術較簡單,結果可靠、準確,易于推廣,對冠心病的早期診治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當然,頸動脈超聲與冠脈造影對照研究存在一定的假陰性、假陽性的表現(xiàn),或者配合一些心功能指標可能會有更大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 管敏,朱阿麗,周曉東. 彩超評價冠心病患者的頸動脈粥樣硬化的意義[J]. 實用醫(yī)技雜志,2005,12(4):986-987.
[2] 楊明勝,史若飛. 心電圖、超聲心動圖、SPECT、冠狀動脈造影診斷冠心病的比較[J]. 實用醫(yī)技雜志,2004,11(9):1864-1866.
[3] 穆葉賽. 心電圖ST-T異常對心血管疾病的預測價值探討[J]. 新疆醫(yī)學,2005,35:112-113.
[4] 秦際德. 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對冠心病診斷價值再評價[J]. 中國中醫(yī)藥咨訊,2011,3(7):3-4.
[5] 李燕萍,張慶華. 彩色超聲對冠心病頸動脈斑塊的臨床診斷分析[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8(13):80-81.
[6] 吳錫新,李星群,匡永東. 老年冠心病患者頸動脈超聲檢查分析[J]. 中國基層醫(yī)藥,2010,17(2):39-40.
[7] Poredo P. Intima. Media thickness:indicator of cardiovascular risk and measure of the extent of a therosclerosis[J]. Vascular Medi, Cine,2004,9:46,54.
[8] Imanishi R,SetoS,Toda G,et al. High brachial 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 i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the presence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men[J]. Hypertens Res,2004,27:71-78.
[9] 安源,陳翠蘭,周濤. 超聲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性研究[J]. 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11, 13(5):304-306.
[10] 白志勇,李敬府,楊玉杰,等. 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超聲造影特征分析[J]. 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11,27(11):994-996,1044.
[11] 鄭向清,謝英,梅霞,等. 冠心病與頸動脈粥樣硬化超聲標識的相關性研究[J]. 重慶醫(yī)學,2008,37(4):404-405. [12] 張園園,張全斌,崔艷華. 頸動脈粥樣硬化超聲表現(xiàn)與冠心病的關系探討[J]. 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 10(4):483-484.
[13] 唐曉斌. 老年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患者臨床診療研究[J]. 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5):27.
(收稿日期:2014-01-03)endprint
超聲檢測的頸動脈內(nèi)中膜厚度(IMT)與斑塊在臨床研究中被作為檢出動脈粥樣硬化臨床前期病變(PCA)的指標,并在臨床及流行病學研究中作為冠心病的替代終點。國際上多項隊列研究證實了IMT、斑塊等超聲指標在未來血管事件預測中的價值[7,8]。國內(nèi)大量研究表明,頸部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程度呈正相關[9,10],鄭向清等[11]經(jīng)冠脈造影證實,隨冠狀動脈病變程度的增加,頸動脈IMT值增加,冠心病組與正常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頸動脈斑塊分級與冠狀動脈病變血管支數(shù)分級密切相關(P<0.05)。認為頸動脈粥樣硬化超聲標識可間接預示冠心病的嚴重程度。張園園等[12]研究顯示,404例冠心病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率(83.4%)和斑塊發(fā)生率(62.4%)均高于非冠心病患者(P<0.05)。本研究中,頸動脈粥樣硬化組冠脈造影的陽性率明顯大于頸動脈正常組,而且隨著頸動脈硬化程度的增加,冠心病的發(fā)病率與病變程度也相應增加,與張園園等[12]研究的冠心病患者的頸動脈硬化概率大致相當,在本研究中,頸動脈正常組的冠脈造影陽性率不足20%,也從各方面證明了頸動脈粥樣硬化與冠心病有密切的相關性,頸動脈超聲檢查可用于預測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病變程度。頸動脈硬化隨著年齡的增加,硬化程度也相應增加,有研究表明,>80歲組間差異則無統(tǒng)計學意義[12]。在本研究中,頸動脈病變局限于球部者其冠脈造影的陽性率也較低,約29%,應與頸動脈分叉部局部膨大的特殊結構引起的局部血流速度減低、易產(chǎn)生渦流、脂質(zhì)易沉積、附著等因素有關。
綜上所述,頸動脈粥樣硬化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密切相關,頸動脈粥樣硬化可以初步預測冠心病的發(fā)生,可為早期篩選和發(fā)現(xiàn)冠心病患者提供方法和依據(jù),而且頸動脈易探測,頸動脈彩超檢查技術較簡單,結果可靠、準確,易于推廣,對冠心病的早期診治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當然,頸動脈超聲與冠脈造影對照研究存在一定的假陰性、假陽性的表現(xiàn),或者配合一些心功能指標可能會有更大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 管敏,朱阿麗,周曉東. 彩超評價冠心病患者的頸動脈粥樣硬化的意義[J]. 實用醫(yī)技雜志,2005,12(4):986-987.
[2] 楊明勝,史若飛. 心電圖、超聲心動圖、SPECT、冠狀動脈造影診斷冠心病的比較[J]. 實用醫(yī)技雜志,2004,11(9):1864-1866.
[3] 穆葉賽. 心電圖ST-T異常對心血管疾病的預測價值探討[J]. 新疆醫(yī)學,2005,35:112-113.
[4] 秦際德. 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對冠心病診斷價值再評價[J]. 中國中醫(yī)藥咨訊,2011,3(7):3-4.
[5] 李燕萍,張慶華. 彩色超聲對冠心病頸動脈斑塊的臨床診斷分析[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8(13):80-81.
[6] 吳錫新,李星群,匡永東. 老年冠心病患者頸動脈超聲檢查分析[J]. 中國基層醫(yī)藥,2010,17(2):39-40.
[7] Poredo P. Intima. Media thickness:indicator of cardiovascular risk and measure of the extent of a therosclerosis[J]. Vascular Medi, Cine,2004,9:46,54.
[8] Imanishi R,SetoS,Toda G,et al. High brachial 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 i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the presence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men[J]. Hypertens Res,2004,27:71-78.
[9] 安源,陳翠蘭,周濤. 超聲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性研究[J]. 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11, 13(5):304-306.
[10] 白志勇,李敬府,楊玉杰,等. 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超聲造影特征分析[J]. 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11,27(11):994-996,1044.
[11] 鄭向清,謝英,梅霞,等. 冠心病與頸動脈粥樣硬化超聲標識的相關性研究[J]. 重慶醫(yī)學,2008,37(4):404-405. [12] 張園園,張全斌,崔艷華. 頸動脈粥樣硬化超聲表現(xiàn)與冠心病的關系探討[J]. 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 10(4):483-484.
[13] 唐曉斌. 老年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患者臨床診療研究[J]. 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5):27.
(收稿日期:2014-01-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