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國英
摘 要:歌唱藝術(shù)中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呼吸,我們在唱歌時,掌握了最自然、最深長、最正確的呼吸方法,就能較為自如地進入歌唱藝術(shù)的境界。音準、音質(zhì)的優(yōu)美和歌唱時感情的表達與呼吸有很大關(guān)系,良好的呼吸是正確揭示歌曲音樂形象的必要條件。
關(guān)鍵詞:歌唱 呼吸 問題 方法
呼吸本身是人體內(nèi)一種永恒的機械的自然的活動。我們?nèi)粘5暮粑且环N無意識的自然的呼吸,不需要經(jīng)過一系列的訓練,而歌唱當中的呼吸則是經(jīng)過嚴格訓練有意識地為表現(xiàn)歌曲藝術(shù)而服務(wù)的一種呼吸形式,是經(jīng)過訓練達到的一種深呼吸。
在我國古代聲樂理論中就有“善歌者必先調(diào)其氣”的論述,我國民族傳統(tǒng)唱法中也強調(diào)“氣催聲發(fā),聲靠氣傳,無氣不發(fā)聲,發(fā)聲必調(diào)氣”,這說明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所以,無論是作為一名演員還是一名教師都要樹立和掌握正確的呼吸觀念和呼吸方法。究竟什么是正確的歌唱呼吸呢?我想這個問題已經(jīng)有很多的歌唱家、聲樂教育家發(fā)表過自己的獨到見解。歌唱呼吸作為一種藝術(shù)手段,每位歌唱者都應(yīng)掌握正確的歌唱呼吸方法,歌唱呼吸方法有三種: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胸腹式聯(lián)合呼吸法,在這里,我認為胸腹式聯(lián)合呼吸法是最為正確、合理的呼吸方法。
一、三種呼吸方法的認識
(一)胸式呼吸法: 胸式呼吸法在醫(yī)學上又稱肋式呼吸法、橫式呼吸法。這種呼吸法單靠肋骨的側(cè)向擴張來吸氣,用肋間外肌上舉肋骨以擴大胸廓。其甚者,吸氣時雙肩上抬,氣息吸得淺,因此又稱為肩式呼吸法、鎖骨式呼吸法或高胸式呼吸法等。許多人習慣于只用胸式呼吸。這種呼吸方式主要是胸部的擴張和收縮,橫膈膜的運動較小。在歌唱中,這是一種主要依靠胸腔控制氣息的呼吸法,這種呼吸法接近于人們?nèi)粘I钪械暮粑鼱顟B(tài)。這種呼吸形式的肺活量小,吸氣不深,用這種呼吸形式來演唱,就會使歌唱的人感覺氣息不夠,聲音單薄,缺乏共鳴,聲音傳不遠,也不能有持久的聲音,同時會造成嗓子疲勞和嘶啞,特別是在發(fā)聲時,很容易讓胸部處于緊張狀態(tài),用這種呼吸方法歌唱,發(fā)出來的聲音產(chǎn)生逼緊、生硬的效果。
(二)腹式呼吸法:這是一種主要依靠下降橫膈膜,用腹部肌肉控制氣息的呼吸法。腹式呼吸可分為順呼吸和逆呼吸兩種,順呼吸即吸氣時輕輕擴張腹肌,在腹式呼吸感覺舒服的前提下,吸得越深越好;呼氣時再將肌肉放松。逆呼吸與順呼吸相反,即吸氣時輕輕收縮腹肌,呼氣時再將它放松。逆呼吸與順呼吸的細微差別:呼吸只涉及下腹部肌肉,即緊靠肚臍下方的恥骨區(qū)。吸氣時輕輕收縮這一部位的肌肉,呼氣時放松。呼吸在這種方式下會變得輕緩,只占用肺容量的一半左右。但這種方法起音位置低,氣息扎實,穩(wěn)定,唱出的聲音渾厚,宜演唱低音。但是這種方法呼吸得很深,容易造成胸部塌陷,常會造成氣息不通暢,聲音沉悶虛弱,缺乏流動感和靈活性,有時會導致嗓音偏低現(xiàn)象,由于偏重于低音區(qū),演唱作品的范圍也會受到較大的限制。所以,這種方法也不是最佳的歌唱呼吸方法。
(三)胸腹式聯(lián)合呼吸法:這種方法是最適合歌唱的一種呼吸方法.它克服了胸式呼吸法和腹式呼吸法的缺陷,強調(diào)胸部和腹部的聯(lián)合運用,可以隨著演唱音區(qū)的變化自由調(diào)節(jié),演唱作品的范圍得以擴展,聲音穩(wěn)定,通暢,持久。所以,我認為在我們的演唱和聲樂教學當中,應(yīng)廣泛采用這種方法。比如我上課經(jīng)常用的“狗呼吸”“聞花香”“嘶”等等。唐代段安節(jié)著《樂府雜錄》中寫道:“善歌者必先調(diào)其氣,氤氳自臍間出,至喉乃噫其詞,即分抗墜之音,即得其術(shù),即可致遏云響谷之妙也?!闭f明正確的呼吸是歌唱的重要一關(guān)。
二、胸腹式聯(lián)合呼吸法訓練方法
(一)胸腹式聯(lián)合呼吸法吸氣方法:胸腹式聯(lián)合呼吸法要求的吸氣狀態(tài)是吸氣時上身完全放松,上腹部和后腰很舒展地向外展開。胸部不可故意高挺,使氣流很自然地從口鼻中自然流入,不可以吸得太多,過多會造成全身緊張,從而無法運作氣息,要根據(jù)演唱內(nèi)容的要求吸氣。如果演唱表現(xiàn)號召、奮起或情緒激動的歌曲,則需要快而多的吸氣。吸氣時好像被嚇一跳快速、多而深。如果歌曲中既要保持情緒連貫不斷,又需要換氣時,就要在保持原有的氣息基礎(chǔ)上,柔和地補氣,使氣息始終維持飽和狀態(tài)。
(二)胸腹式聯(lián)合呼吸法呼氣方法:掌握好吸氣非常重要,但呼氣也不可輕視,歌曲的全部演繹過程全靠它來完成,在歌唱時的呼氣過程,就是帶有聲音的呼氣,強弱、輕重尤為重要。良好的呼氣是建立在好的吸氣基礎(chǔ)之上,有了好的吸氣,就要依然保持在吸氣的放松通暢狀態(tài),此時喉頭和軟腭上升拉開,在喉、咽腔外形成一個空的通道,硬口蓋帶動軟口蓋一起抬起,舌頭安靜地放在口腔內(nèi),腹部和腰部用力將橫膈膜上提,此時氣體在吸氣肌肉和呼氣肌肉的相互作用下緩緩地流暢地帶有一定壓力地流向聲帶,聲帶在氣流的調(diào)節(jié)下,作出符合歌曲主題思想與要求的高低、強弱、快慢變化所需的相應(yīng)的頻率和振幅,發(fā)出飽滿有力悅耳的聲音。
(三)胸腹式聯(lián)合呼吸法呼吸結(jié)合:初學者在歌唱訓練中應(yīng)堅持循序漸進的練習原則,生活中的聞花是很好的訓練方法。聞花訓練都是在松弛、自然的狀態(tài)下進行的,如果在吸氣時身體處于緊張狀態(tài),小腹沒有動感,且胸部在挺起,此時就是錯誤的吸氣。聞花時一定要全身自然放松,不用力猛吸,要感覺到氣流隨著緩慢、柔和的吸氣動作深深地吸進小腹,具體方法如下:
1.快吸慢呼:快吸慢呼,挺胸后闊肩,但胸部不能過于挺,過于挺容易導致吸氣較淺,達不到吸氣效果。吸氣時腹部略鼓,胸腔有意識擴張;呼氣時腹部放松但不要用力收縮,胸腔保持住擴張的狀態(tài)。著重點在橫膈膜用力,呼氣時要感覺將氣保持在橫膈膜上不散。我們在練習時可以做出吸氣時好像被別人從身后突然地驚嚇了一下,你猛地倒抽一口氣,幾乎喊叫出來,就停止在這種狀態(tài)上保持住,然后把吸入的氣息緩緩呼出,注意此時切不可過于放松導致身體出現(xiàn)塌陷感,由于吸入的氣息較深,所以在呼出時要感覺到小腹在慢慢收縮。但整個身體一定要保持積極狀態(tài)。
2.慢吸慢呼:練習時可以躺在床上,全身心放松,閉上眼睛,聽著自己慢慢呼吸的聲音,這時可以感受到自己像一個嬰兒熟睡的狀態(tài),小腹在慢慢上下運動著,而肋肌,包括腰部,同時向四周擴張,保持這種狀態(tài)。吸氣要與聞花時一樣自然、平靜、柔和。氣不要吸得太多,要吸到小腹。呼氣時要感受氣息流水一樣從自己小腹流向胸部從鼻腔緩緩流出,源源不斷。
3.快吸快呼:要求練習者迅速地將氣息正確地吸到肺的底部,然后小腹用力往里收縮并迅速返回,吸氣可以參照快吸慢呼的快速吸氣。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吹叫」飞斐錾囝^快速呼吸,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狗呼吸”,在運用“狗呼吸”方法練習時,很關(guān)鍵的一點就是也要把舌頭伸出來呼吸,有些人練習“狗呼吸”經(jīng)常會犯的錯誤就是呼吸特別快,但是沒有把氣息呼吸到位,只是吸到了胸部就急匆匆呼了出去,這樣不僅起不到練習作用,反而會起到反作用,所以,在快吸快呼“狗呼吸”練習時,一定要把氣吸到小腹里,當你把舌頭伸出來呼吸,氣流則很自然地流向小腹,吸得較深,不會只停留在胸部。也可以運用說快板的方式練習,但要求由一般速度的練習開始,逐漸加快速度。氣息吐字要配合好。氣息通暢不緊,吐字清晰利落,感情有起伏抑揚的變化。
歌唱呼吸是發(fā)聲的動力,是歌唱的基礎(chǔ),在歌唱藝術(shù)中,正確的呼吸方法非常重要非常關(guān)鍵,它是表現(xiàn)藝術(shù)的重要手段。正如歌唱家帕瓦羅蒂曾說的:“掌握不好呼吸,就沒法唱出好聽的聲音,甚至毀壞嗓子?!?/p>
參考文獻:
[1]周小燕.聲樂基礎(chǔ).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意)P.M·馬臘費奧迪,郎毓秀.卡魯索的發(fā)聲方法.嗓音的科學培育.人民音樂出版社,199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