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文仙
摘 要:新時代、新課改、新理念、新方法。從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導學教”模式和量化考核——實行“打分制”兩個方面具體闡述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發(fā)揮其能動性、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自主、主動建構學習以及合作探究學習中做自己學習和行動的主人。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在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其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學習中成為自己學習和行動的主人凸顯得越來越重要。那么,究竟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呢?我結合這幾年的教學實踐淺談我的看法:
一、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導學教”模式
人們常說:“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不會學的學生。”因此,作為老師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改變教學方式,特別是要改變以往那種“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我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出一套適合我校學生培養(yǎng)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學習能力的“導學教”模式。
1.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教材的習慣
閱讀是獲得知識的主要途徑。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就高中思想政治課而言,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理解和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都離不開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要在課前充分準備一套課時學案,課堂上分發(fā)給學生學案或利用多媒體展示出來,讓學生用5-10分鐘時間帶著老師布置的預習思考題去自主閱讀教材,初步了解新課的基本內容和思路,并在閱讀的過程中找出自己的疑問。在展開教學時,既要有針對性地解決每位學生的問題,又要讓學生跟上老師的引領步伐,輕松學習。
2.組織課堂小組討論,進行合作探究
在課堂上,組織小組討論是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一種重要形式。探究性問題,小組集中集體的智慧和才能進行激烈的課堂討論,獲得問題的答案,由小組代表匯總展示。這就能改變學生以往不動腦筋光等著老師給現(xiàn)成答案的習慣,培養(yǎng)起學生積極探索、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提高班級師生討論的質量要靠教師的組織和引導。教師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教師除積極地、平等地參與學生的討論對話外,還應對整個活動進行有效的調控,使討論對話內容不游離于教學目標之外,并能根據討論對話情況,及時地引導轉換話題,把握方向,使整個討論、對話活動沿著所確立的目標步步深入。例如,在講《新時代的勞動者》時,教師就可從學生普遍關注的問題設置探究,即“如何實現(xiàn)自主創(chuàng)業(yè)”進行分組討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輕松學習。
二、量化考核——實現(xiàn)“打分制”
要調動每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對他們實行激勵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從教學實踐來看,實行“打分制”量化考核能激發(fā)我校學生學習的興趣。但這種“打分制”量化考核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在于老師的組織和引導,在教學中,老師要對積極踴躍回答、討論問題學生,認真完成習題、測試的學生加分,尤其是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可給予一定的浮動分,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和革新精神,最充分地發(fā)揮他們的潛能,從而使學生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在學習中,學生的表現(xiàn)有先進和落后之分,通過這種激勵,可以使表現(xiàn)好的學生繼續(xù)保持積極行為,更上一層樓。也可督促那些相對落后的學生轉變觀念,去努力學習,實現(xiàn)共同進步。
總之,教育是一項常做常新的工作。我們的教學工作要立足于長遠,立足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作者單位 山西省大同五中)
編輯 薄躍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