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華 汪辛欣
近年來,農副產品平價商店建設在全國許多地方蓬勃興起,特別是已經開征了價格調節(jié)基金的地方,如廣東、江蘇等地,利用價格調節(jié)基金支持平價商店建設,效果日益顯著,得到國家發(fā)改委的充分肯定和推介。2012年,經省政府批準,湖北省拉開了平價商店建設的序幕。截止目前,全省已建成平價商店563家,受到市民的真誠歡迎。
但平價商店的建設也伴隨著一些不同的聲音。主要是:平價商店通過政府補貼搞降價銷售,對其他市場主體來說是不公平競爭;政府強行規(guī)定平價商品的價格低于市場平均價格,是對市場價格的扭曲;政府通過平價商店,達不到平抑市場價格的目的等。少數地方的平價商店建設因此處于猶豫觀望狀態(tài)。
如何認識平價商店建設的積極意義,正確判斷平價商店建設的合法性和必要性,下面對此作一簡要分析。
一、平價商店建設符合市場經濟規(guī)則和現代行政法則
市場經濟的核心內容就是自由競爭。平價商店的設立正是自由競爭的結果?!逗笔∥飪r局關于運用價格調節(jié)基金支持平價商店建設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設定了平價商店的基本條件,并要求各地建立健全平價商店準入和退出機制。凡符合申報條件的均可自由申報,由各級價格主管部門根據其條件進行審核評估,并最終確定是否入選平價商店。同時,價格主管部門要對平價商店的運行進行監(jiān)督管理和考核,對違反價格政策,不履行協(xié)議的經營者,取消其平價商店資格。因此平價商店資格的取得和喪失是市場主體自由競爭的結果。
平價商店的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平價商店沒有取得“優(yōu)勢地位”。按《通知》規(guī)定,價格主管部門與平價商店經營者要簽訂行政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平價商店享有的權利,主要是獲得政府的開辦補貼、租金補貼、貸款貼息、差價補貼等。其主要義務是:確保目錄品種銷售價格低于市場平均價格15%以上,其他品種價格低于市場平均價格5%以上,并保證質量和供應。在市場價格顯著上漲或出現劇烈波動時,執(zhí)行政府價格調控政策,平抑市場物價等。另外,平價商店在選址上,還要服從價格主管部門的安排,包括在交通閉塞、市民購物不便的地方布點。可見,平價商店并無“特權”可言。如果說平價商店有什么優(yōu)勢地位,那就是由于政府部門的授牌,使得顧客基于對政府部門的信賴,而對該商店產生信任心理,相信其不會采用短斤少兩、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等不法行為損害顧客利益,從而選擇光顧平價商店。但這些信賴資源的取得也是基于其自身實際所具備的誠信。
價格主管部門對平價商店的扶持,是一種行政合同行為,符合現代行政法規(guī)則。行政合同是指行政主體為實現行政目的,與行政相對方經協(xié)商一致,就有關權利義務的確立、變更或消滅締結的契約。政府在執(zhí)行經濟計劃時,避免采取行政命令方式,而是和企業(yè)簽訂合同,向后者提供一定的援助,由后者承擔計劃中的某些任務。這種合同方式在西方國家行政法上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在我國,也成為執(zhí)行公務的一種常用手段。價格主管部門與經營者簽訂平價商店建設合同,其行政目的是將征收的價格調節(jié)基金,通過平價商店低價銷售農副產品,間接補貼給中低收入者,減少其生活支出。這種合同是直接執(zhí)行公務的合同,簽訂合同的行為就是執(zhí)行公務的行為,符合公共利益,當然也沒有侵害到其他市場主體的利益。
二、平價商店建設符合國家政策和群眾需求
國務院在《關于穩(wěn)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國發(fā)[2010]40號)中明確:城市人民政府要加快蔬菜批發(fā)市場、社區(qū)菜店和冷鏈物流建設。國務院辦公廳在《關于印發(fā)降低流通費用提高流通效率綜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國辦發(fā)[2013]5號)中再次強調:利用價格調節(jié)基金,支持降低農產品市場流通成本。國家發(fā)改委印發(fā)的《關于充分發(fā)揮價格職能作用進一步推進農副產品平價商店建設的指導意見》(發(fā)改價格[2012]644號)要求:各地要大力推進平價商店建設,以政府引導為先、企業(yè)運作為主,援企惠民為重。并要求各地征集的價格調節(jié)基金,原則上用于扶持農副產品生產流通的資金規(guī)模不低于基金總額的三分之一,其中直接用于支持平價商店建設的資金規(guī)模原則上不低于基金總額的15%。
平價商店建設體現了黨和政府的惠民宗旨。平價商店建設重在滿足中低收入群眾基本生活需求,是政府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努力改進收入二次分配結構的嘗試。配合物價上漲補貼聯(lián)動機制,對中低收入者發(fā)放價格臨時補貼,是國家提高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的一項重要舉措。
利用價格調節(jié)基金對平價商店進行適當補貼,與國家對農業(yè)生產、農產品流通的支持政策一脈相承。為支持農業(yè)發(fā)展,國家出臺了大量優(yōu)惠政策,包括建設蔬菜基地、退耕還林補貼、農機購買補貼、“綠色通道”、稅收減免以及用水用電低價政策等。對平價商店的支持體現在農產品零售環(huán)節(jié),與國家其他鼓勵農業(yè)發(fā)展的政策相配套。平價商店因此擁有旺盛的生命力。
平價商店的建設能滿足城市居民的需求,尤其是減少了中低收入群體的生活負擔,同時也可有效地控制農副產品價格的暴漲暴跌。未來在以“萬人一店”為目標、打造“15分鐘平價圈”的同時,平價商店將成為擁有品牌效應的放心店、便利店。
三、平價商店建設在國外有成功先例
作為自由市場經濟的典范,新加坡在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建設平價超市。新加坡政府對平價合作社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如優(yōu)先批給合作社開店的理想地段,提供租金和稅收優(yōu)惠等。同時,鼓勵企業(yè)通過多渠道組織貨源、連鎖經營、經營自有品牌、建立生產基地等,降低商品的價格。目前平價超市占據了新加坡50%的市場份額,因而它的價格水平可以限制其他零售商提價,成為政府穩(wěn)定物價的利器。平價超市的定價一般比其他超市低10%—15%,尤其是政府規(guī)定的100多種生活必需品,其價格永遠是全國最低的。每當物價上漲時,平價商店就肩負起穩(wěn)定物價的社會責任。如2007年新加坡經濟大滑坡,全國66家平價合作社連鎖超市從當年8月份起將200多種日常消費品降價20%,讓利2130萬新元,幫助低收入者和生活困難者渡過了難關。endprint
平價商店的出現,也使日本流通領域的秩序大為改觀。其薄利多銷,經營靈活,以無可匹敵的價格競爭力,打破了日本過去全國統(tǒng)一售價的局面。日本平價商店的“鼻祖”是上世紀90年代開始出現的,以獨立店鋪形式經營的百元店。百元店就是所有商品單價都統(tǒng)一為100日元(約合人民幣7元)的商品店?,F代日本的平價商店以羅杰斯商店、連鎖藥店等為代表。羅杰斯商店商品售價,總是比通常價格低20%,或是相當于超級市場類型的商店大減價期間的價格,因而受到廣大顧客的歡迎。連鎖藥店經銷的商品不只局限于醫(yī)藥用品,還包括其他日常生活用品。政府對平價商店在信用擔保、金融服務、物流服務、人才培訓、信息服務等方面給予支持。
新加坡、日本的事例說明:建立平價商店以保障中低收入群體的基本生活,這種政府行為與市場原則并不沖突。平價商店作為對抗通脹、保障民生的一種手段,是順應時代發(fā)展的產物。對于像中國這樣的轉型國家,更需要政府的參與來彌補市場的不足。
四、平價商店建設不會導致價格扭曲,對價格的平抑作用是可控的
平價商品銷售的目錄內農副產品,其價格要低于市場價15%以上,這會不會導致價格扭曲呢?答案是否定的。以蔬菜價格為例。蔬菜價格往往會陷入一個怪圈:一方面,菜農生產的蔬菜由于收購價太低爛在地頭;另一方面,面對菜店高昂的菜價,市民議論頗多。導致這一怪圈的原因有兩個:一是蔬菜流通中間環(huán)節(jié)過多,二是銷售毛利過大。據湖北省物價局成本調查監(jiān)審分局提供的抽樣調查數據,蔬菜零售價與收購價的價差比為449%,與批發(fā)價的價差比為269%,零售店獲取的毛利率為186%。平價商店在此基礎上降低價格15%,仍然具有158%的毛利率。這說明,市場上蔬菜銷售存在價格虛高的成分,通過平價商店的低價引導,市場平均價格有較大的下降空間。而平價商店自身在讓利于民的同時,通過產銷直達,仍然可以獲得可觀的利潤。可見,平價商店的銷售價格,并不是被人為扭曲的價格,而是有較大獲利空間、能被市場商家接受的價格。
那么,平價商店對市場菜價的平抑作用到底有多大呢?參照廣東、江蘇等地的經驗,湖北省襄陽市物價局進行過測算:當平價商店銷售的蔬菜數量達到市場總供應量的20%時,平抑價格的作用會比較明顯。照此推算,襄陽市擬在2015年將平價商店規(guī)模發(fā)展并控制在350家。這樣,平價商店既可起到有效平抑價格的作用,又不至于對市場傳統(tǒng)經營模式形成沖擊。當然,在發(fā)生自然災害或人為炒作,農副產品價格大幅上漲或異常波動時期,平價商店必須發(fā)揮價格主導作用,按照政府指定的價格敞開銷售,確保市場供應和價格穩(wěn)定。
習總書記強調,把人民群眾滿意作為行使權力的根本標準。建設平價商店是一項民生民心工程,是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舉措。各級價格主管部門要堅決摒棄猶豫觀望的態(tài)度,大膽創(chuàng)新,敢于擔當,建設一批高質量平價商店,將黨和政府的溫暖傳遞給群眾。
(作者單位:湖北省物價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