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在文學創(chuàng)作之初,在作品風格上就“立意要幽默”。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始于他在英國留學期間。英國作家狄更斯是老舍喜歡的作家,此外,還有馬克·吐溫、康拉德等作家的許多的優(yōu)秀作品都是老舍所喜歡的,這些外國文學作品中的幽默風格及寫作技巧,給了老舍文學創(chuàng)作以一定的影響。
老舍幽默風格的形成,也是他的性格決定的。老舍的性格來源于他生活的家庭和社會環(huán)境。老舍出生在舊北京一個貧苦的滿族家庭,父、母親幽默、善良,有正義感,對生活充滿希望。對此,老舍自己是這樣說的:“我自幼便是個窮人,在性格上又深受我母親的影響——她是個愣挨鋨也不肯求人的,同時又對別人很義氣的女人。窮,使我好罵世;剛強,使我容易以個人的感情與主張去判斷別人;義氣,使我對別人有點同情心。有了這點分析,就很容易明白為什么我要笑罵,而又不趕盡殺絕。父母親的優(yōu)秀品質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老舍。而他所生長的社會環(huán)境則是培養(yǎng)他幽默性格和文化心理的沃土。
個人性格的決定,外在因素的影響,使老舍在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時就決定了其作品的幽默風格。
一.以幽默的人生態(tài)度和文學觀念進行創(chuàng)作
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幽默是藝術作品的表現(xiàn)形式和手段。但是,對于老舍來說,幽默則是他的一種人生態(tài)度和文學觀念,是他觀察社會、表現(xiàn)人生的主觀心理定勢,老舍的幽默藝術,就是以他的幽默人格為風骨的。也正是這樣一種對待人生的幽默態(tài)度,決定了老舍的幽默,不僅僅表現(xiàn)在一時一事上,而是一種具有貫穿性的創(chuàng)作風格,這種風格可以從老舍不同時期、不同體裁的作品中看到他幽默意識的普遍性體現(xiàn)。
老舍的幽默不僅僅只針對他人,對于自身的短處,他也會以幽默的筆法表達出來。他的短篇小品《寫字》,在戲謔調侃中充滿自嘲:在書法上根底不深,卻又愛表現(xiàn)自己,愛出風頭,因而,又常常使自己陷入尷尬難堪的境地。作品由此給人以啟迪。書法乃至一切藝術創(chuàng)造,要達到藝術的高境界,需要天才,更需要千錘百煉的刻苦實踐。只有能笑自己的作家,才能進入這種幽默的最佳境界,在剖析別人的同時,也剖析自己,才能使作品更加令人信服,更加貼近生活,也更加感人。
老舍的幽默涉及到生活的各個角落,尤其側重于反映社會文化對人的影響。他總是從幽默對象自身的矛盾和沖突中尋找幽默的爆發(fā)點,通過對自然本色的描寫,讓讀者體會其中的幽默內涵,達到簡潔而耐人回味的效果。
二.幽默的融合性
幽默的融合性是老舍幽默風格中的一個顯著特色,它表現(xiàn)為審美范疇的相互滲透,多重意象的組合,以及內容與形式的交織等。
(一)中外文化在其作品中的融合
老舍的《討論》,采取的是相聲“抖包袱”的傳統(tǒng)技法,整篇文章就如一個引人入勝的對口相聲段子。文章主要圍繞掛不掛日本旗的問題,財政廳長王老爺與仆人的一段對話。王老爺對仆人提出的掛日本旗大怒,喊道:“你把我氣死!亡國奴!”隨著日本大炮“咣”的一聲響,王老爺馬上大叫,讓仆人“去找塊白布,快!”這樣的藝術處理,就將人物的性格刻劃由表層深入到了人物的心靈深處,使淺俗的戲謔變成了對人物靈魂深處的鞭撻,提升了幽默的質感。
(二)喜劇性與悲劇性的相互滲透
寫于l933年的《離婚》標志著老舍的幽默藝術趨于成熟,作品中“男性媒婆”張大哥的敷衍,科員老李不切實際的追求和自相矛盾的性格,以及財政所諸位科員太太為了所謂的婦女解放而組織起來的什么“國際聯(lián)盟”。婦女解放和“國際聯(lián)盟”只是她們防范丈夫納妾的一個手段,等等。這些描寫,初讀起來令人捧腹,而掩卷思之,則使人辛酸。這是一部以喜劇手法表現(xiàn)悲劇內容的小說,在嘻笑聲中彌漫著悲劇氣氛,老舍從市民的灰色生活中看到了可笑、可憐、可悲而又可憎等諸多內容,進而用諧謔的筆墨去描述、去揭示。透過這幽默詼諧,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的憂世傷生之情。
(三)多種幽默手法的交錯運用
在同一篇作品中,老舍注重交錯運用各種幽默手法,以增強喜劇效果?!兜搅藵稀芬晃闹校仙嵯群笫褂昧酥貜?、倒置、相互干涉三種手法,來描寫乘坐濟南載人馬車的奇遇,沒有精神的瘦馬、破爛的車、驚人的車價,這三點在文中的運用,本身就具有了重復幽默的效果,馬的沒精神與車的破舊,似乎讓人有了人負馬的感覺,這是倒置的幽默藝術的運用,而馬在路上三失前蹄,造成“我鼻子”碰在車窗上,與對面坐的乘客頭碰頭的頂牛,這又是相互干涉的幽默。作品也就是這樣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造成接連不斷的幽默效果。
李萬軍,遼寧阜新市第二中等職業(yè)技術專業(yè)學校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