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5名校衛(wèi)隊員考取國內(nèi)知名大學研究生”,鄭州大學的這則消息吸引了許多人的關(guān)注。(據(jù)《大河報》報道)
事實上,“逆襲”的保安,并非鄭州大學獨有。中國人民大學的保安張團政,去年考取了上海對外經(jīng)貿(mào)大學的法律碩士研究生。河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的保安劉鵬林,于2010年開始攻讀河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法學碩士學位。至于北京大學,更是保安的福地,據(jù)統(tǒng)計,過去20年,北大保安隊約有500名保安考學深造……
這些保安“逆襲”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青春的光彩與奮斗的力量,他們的人生,將會因此變得更加精彩。但問題在于,保安處處有,為何“逆襲”的保安都集中在高校呢?莫非高校里的保安更上進?莫非高校里的保安更聰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其實在筆者看來,高校里的保安之所以易于“逆襲”,是因為他們擁有良好的教育資源。
保安想要求學深造,就得擁有一定的學習條件;而高校里的保安,可謂占盡“天時、地利、人和”??纯窗桑麄兛梢韵蚪淌谡埥?,他們可以同學子切磋,他們可以在自習室里埋頭苦讀,他們可以去圖書館查找資料……這一切便利條件,使得他們能夠走穩(wěn)走好自己的求學之路,最終成功“逆襲”。
誠然,對任何一個年輕人來說,內(nèi)心的奮發(fā)向上都是獲得成功的根本依據(jù),但良好的外部條件同樣不可忽視。若是將一個保安放在“文化沙漠”里,縱然他刻苦努力,縱然他不懈奮斗,他又怎么可能通得過層層考試呢?良好的教育資源,正是大學保安“逆襲”的助推器。
一個充滿活力的社會,必然是底層人士充滿機遇的社會,也是底層人士能夠通過努力改變命運的社會。而要想讓底層人士順利地踏上向上的人生通道,就需要為他們創(chuàng)造必要的社會條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給予他們良好的教育資源。而要做到這一點,最好的辦法可能就是高等教育網(wǎng)絡(luò)化了。
可以預期的是,隨著高校開放的視頻課越來越好,隨著共享的大學課程越來越多,人們足不出戶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教育資源。待到那時,保安成功“逆襲”的故事將會隨處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