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幾年在高校學生中,單親學生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多,由于他們家庭生活環(huán)境和情感經(jīng)歷的特殊性,使得其中一部分學生在大學學習生活中行為表現(xiàn)異常,提出相應對策如下:建立單親學生情況記錄簿;完善“獎助貸”資助形式;開展心理健康普及輔導;引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加強知識、能力培養(yǎng)。
關鍵詞:單親大學生;行為問題;教育對策
中圖分類號:C91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02-0257-02
近幾年在高校學生中,單親家庭學生所占比重日益增多,由此形成了大學校園一個特殊的群體——單親大學生。生活在單親家庭的學生,不同程度地都面臨父母親情殘缺或家庭教育失衡問題,由于他們家庭生活環(huán)境和情感經(jīng)歷的特殊性。如今,單親家庭子女已經(jīng)成為高校在校生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了解、掌握這部分學生的行為心態(tài),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yè)、健康發(fā)展,這是當今高校教育不可忽視的問題。也是高校學生工作中必須面對的一個特殊群體。
一、單親大學生現(xiàn)象及分析
為更好地探析學院單親大學現(xiàn)狀,本文對成都理工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全院學生進行抽樣調(diào)研,每個年級各發(fā)放問卷150份,共發(fā)放600份調(diào)查問卷,對全院單親學生所占比重及家庭情況類型進行對比、分析和調(diào)查。調(diào)查采用隨機抽樣法,結(jié)果分析較為客觀公正。
數(shù)據(jù)顯示,13級單親大學生占入學新生總數(shù)的13.3%,明顯高于10級的8.7%,并且有明顯上升趨勢。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本院單親學生家庭類型大致分為四類:一是父母離異家庭;二是父母一方去世,另一方相依為命的殘缺家庭;三是父母雙方都去世的;四類一方去世另一方遺棄,寄居在親戚家的。
目前數(shù)據(jù)分析上看,離婚家庭和父母一方去世的占絕大多數(shù)。無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對學生的健康成長都是非常不利的。在單親環(huán)境中生活的學生,面臨著親情的殘缺和教養(yǎng)的失衡,他們沒有辦法體會到完整家庭應具有溫馨的生活環(huán)境,也完全感受不到完整家庭氛圍,缺少家庭的關愛和教育。因此對單親大學生的關懷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單親大學生的行為問題分析
在經(jīng)歷家庭的變故,成長環(huán)境的不同,單親孩子的心理與普通孩子的心理就有一些區(qū)別。單親孩子容易出現(xiàn)一些自閉、自卑、自責等心理問題,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種極端的性格。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單親大學生的行為就有了以下幾種偏激的行為情況。
(一)遠離人群
大多數(shù)單親孩子,在遭遇家庭的不幸后,不敢正視自己的處境。他們覺得自己家庭沒有別人的好,沒有得到父母完整的愛。在看到其他同齡孩子得到父母關愛,幸福的時候,就感覺自己低別人一等,有一種挫敗感,表現(xiàn)出不自信,就形成一種自卑的心理。他們不愿談及自己的身世,刻意隱瞞自己是單親家庭孩子的身份,甚至選擇逃避。通常情況下在生活交往中他們表現(xiàn)得過于敏感、多疑,他們把自己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藏起來,不愿意跟別人交流,生活中喜歡自我封閉,不合群,很難與別人建立起融洽的關系,甚至逃避與他人的接觸,逃避社會。最后演變成一種內(nèi)向、孤僻的性格。而生活在相對自由的大學校園里,單親大學生就更容易遠離人群。
(二)過于依賴旁人
這類單親大學生內(nèi)心脆弱,容易放棄。他們把自己當作弱勢群體,覺得自己就應該得到特別的照顧,逆來順受??赡苁亲约嚎吹松磉叺娜饲槭拦剩瑹o欲無求,自己的事漠不關心;也可能生活中經(jīng)常受到別人的幫助,缺少了自己的一份干勁。他們沒有追求,沒有目標,缺失上進心,自主性不強。在大學期間,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經(jīng)受不住誘惑,跟著別人一起消極、墮落。個別在旁人的影響下,生活情趣趨于低級化、庸俗化、感性化,如部分單親大學生時常接觸一些不健康的書刊、影視作品,沉迷于網(wǎng)吧,有的甚至存在一些越軌行為[1]。有的父母因離異對子女的撫養(yǎng)和教育互相推諉,使單親家庭子女居無定所,不得不在兩頭來回奔波,寄人籬下,缺乏安全感。
(三)過于自尊自愛
他們把不好的經(jīng)歷當作自己成長的奠基石,承受住了各種壓力,體會到一些現(xiàn)實的殘酷、人情的冷漠,就顯得早熟,偏向于社會功利的爭奪。在與社會接軌的大學生活中,他們明確自己需要什么,懂得自愛。但是另一方面就看出他們很敏感,自己的利益不能夠損失。因此他們過于強調(diào)自我,以自我的個性和興趣作為行動的取向,甚至完全從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和解決問題,因家庭經(jīng)歷了破裂和親情的喪失,在精神上受到了不小的打擊,很容易形成人格上的障礙。一些單親大學生過于自我,但缺少社會責任心,過于自我,對別人的痛苦和災難漠不關心,甚至出現(xiàn)排他的抵觸情緒。
綜上,雖然單親大學生因為成長環(huán)境的不同,性格不一樣,但他們或多或少有一些共性。一是自尊心強,不愿被歧視,喜歡獨處、孤僻;二是缺乏安全感,對人很敏感;三是責任感意識缺失,團隊精神缺乏。
三、單親大學生關懷教育的原則與對策
在對單親大學生關懷的時候,我們的根本出發(fā)點是希望他們健康的成長,享受一些關愛;但是在另一方面,被關懷者是要愿意接受這份“關愛”,而不是把它當作是一份“施舍”,真正做到悅納。
(一)公平與偏愛原則
1.公平原則
單親大學生的自尊心相對于普通大學生要強一些,他們很敏感,不愿意別人用一種異樣的眼光看待他們。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希望自己與其他人一樣,經(jīng)過努力也一樣會有所收獲,能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從關懷者的角度,我們不應該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弱勢群體,理所當然受到別人的照顧。有了公平,才能讓他們意識到有付出才有收獲,就能有效促進他們的上進心,更讓他們覺得自己受到尊重,滿足了自尊心。
2.偏愛原則
對單親大學生適當?shù)钠珢?,不僅體現(xiàn)出社會、學校的良好倫理道德,更重要的是讓他們看到希望。讓他們覺得自己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差,幸運的事還是會發(fā)生在自己身上,能夠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增強自信心。
(二)關懷教育對策措施
在進行幫扶單親大學生的時候,要因人而異,采取不同的方式。并不是簡簡單單在經(jīng)濟上幫扶,更注意心理上的教導,多考慮對他們將來的成長是否有利。
1.建立單親學生情況記錄簿
首先,通過學生檔案資料初步進行了解。對于比較外向的單親大學生,可以直接跟他們交談,了解一下家庭情況等;對于比較內(nèi)向的單親大學生,就要留心觀察、走訪宿舍,通過他的室友、同學等側(cè)面了解。其次,對其家庭情況的具體了解。畢竟,父母是第一個影響孩子的老師。要看清單親大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很大程度是因為父母。在通過跟他們父母、親人交談的過程中,就容易知道他們的成長環(huán)境。我們就能夠很好知道他們需求什么,從內(nèi)心深處幫助他們。
2.完善“獎助貸”資助形式
經(jīng)濟上的幫扶。單親大學生的生活方面存在一定的困境。有研究表明,由于家庭的破裂等各種原因,單親家庭的經(jīng)濟情況相對于原來要貧窮一些。所以,比較直接的辦法,就是先在經(jīng)濟上幫扶這些貧困的單親大學生,比如獎學金、助學金等。這樣,可以減輕他們的生活壓力,對其心理上的關懷打下基礎。還可以為他們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勤工助學的崗位,既鍛煉了能力也彌補了經(jīng)濟的不足。
3.開展心理健康普及輔導
心理上的關懷??紤]到單親大學生身上存在的一些共性,我們在心理關懷時就要注意這些共性,對癥下藥,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然后再多渠道、多形式開展心理健康輔導。例如,學校可以有針對性地開展團體心理輔導、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利用可以學習心理咨詢中心的專業(yè)輔導老師開展對他們的一對一輔導。充分發(fā)揮和利用心理咨詢室、網(wǎng)絡心靈驛站、咨詢熱線、信箱等渠道,加強與他們的溝通。對于他們自尊心強,我們在對他們心理健康教育時,就要拿捏好一個度,不用刻意把他們提出來去做一些事情。比如專門讓他們?nèi)タ葱睦磲t(yī)生。
4.引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應從單親大學生的精神需求出發(fā),創(chuàng)造出和諧的文化氛圍,幫助他們培養(yǎng)人格魅力和健康的心理素質(zhì)、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對于他們喜歡獨處,我們就可以創(chuàng)造一些條件,讓他們慢慢融入進來。比如搞一些集體的活動,要求大家都參加,不會覺得是故意針對他們,得到了尊重。使單親家庭大學生在環(huán)境熏染和文化活動中強化積極行為,弱化消極行為,這樣既可以讓他們遠離一些孤僻,又可以培養(yǎng)他們一些團隊意識。
5.加強知識、能力培養(yǎng)
在大學校園里,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對單親家庭大學生生活、心理上都給予一定的關懷后,就要注意他們的教育指導。要重新幫助他們找回自信,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筆者認為,做這些的關鍵就在于對他們的鼓舞。從單親家庭走出來的孩子,心里會有一股韌勁。只要鼓舞對了,他們很容易就找到自己的學習目標,加上本身經(jīng)歷相對曲折,更加可以吃苦,學習就會慢慢變好。在不懂的時候,老師、同學的一些關愛點撥,他們就可以很好地接受了。根據(jù)他們的實際情況給予“隱形”幫助,保護這些學生的自尊心。對于他們?nèi)狈Π踩?,我們就應該注意對他們能力的培養(yǎng)。要相信他們,具體的可以在班上給個職位,鼓勵他們,給他們機會去做。讓他們感受到信任,還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責任感。
四、總結(jié)
在這個感恩的道德倫理社會中,單親大學生得到了關懷與幫助,他們的精神與情感得到升華。他們的成長得到了歷練,素質(zhì)會得到提升;他們會懂得感恩,懂得關懷他人,懂得回報社會??傊?,在關懷他們的同時,讓他們感受到關懷者就像他們家人一樣,是以朋友的角度,真正地關懷使外界對他們關懷的功效得到充分發(fā)揮。
參考文獻:
[1]王雪軍.單親大學生社會化問題及發(fā)展趨勢[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8(1).
[2]毛舒旦.高職院校單親家庭學生關愛體系的構建[J].湘潮(下半月),2012(1).
[3]蘇亞杰.單親家庭大學生心理問題分析及對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2):125-127.
[4]熊曉瓊.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倫理關懷[J].思想政治教育,2007(18).
[5]徐安琪.單親弱勢群體的社會援助[J].江蘇社會科學,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