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數字資源飛速發(fā)展的時代,圖書館正在由傳統(tǒng)模式的圖書館向復合型圖書館發(fā)展,數字資源擁有占用物理空間小、使用效率高等特點與優(yōu)勢,給傳統(tǒng)紙質資源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在邁向數字時代的過程中,高校圖書館必須正確認識數字資源與紙質資源相輔相成的關系,要合理統(tǒng)籌數字資源與紙質資源,科學規(guī)劃高校圖書館采訪工作,保證數字資源與紙質資源的平衡發(fā)展。
關鍵詞:數字時代;數字資源;紙質資源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02-0247-02
21世紀是一個數字化的時代,數字信息充斥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什么是數字化時代,一直以來并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我們只能從概念上加以詮釋:當現代信息技術、網絡技術、通信技術等能真正無空間、時間限制而普遍應用的時候,應該說就真正到數字時代了[1]。也許我們不能很肯定地說我們完全進入數字時代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數字時代已經到來。近幾年不斷發(fā)展的數字技術,不斷創(chuàng)新的高新技術,網絡化趨勢日益加強,知識的更新越來越快,數字資源的發(fā)展也突飛猛進……數字時代的到來對圖書館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帶來嚴峻的挑戰(zhàn)也帶來巨大的機遇,傳統(tǒng)的圖書開始向復合型圖書館發(fā)展,國外甚至出現了完全擯棄紙質資源的數字圖書館。圖書館向信息化轉型已經成為順應時代發(fā)展的必然。在數字資源飛速發(fā)展的時代,圖書館該如何逐步向信息化轉型,如何合理統(tǒng)籌數字資源與紙質資源,科學規(guī)劃采訪工作,已經成為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的重點之一。
一、數字資源特點與優(yōu)勢
1.占用物理空間小。數字資源以電子存儲傳輸設備為載體,耗用的物理空間遠遠小于紙質資源,能夠在最大限度地充實館藏信息的同時只占用最小的館舍空間。
2.損耗率低,可永久保存。紙質圖書及期刊易破損,需要定期剔舊和補充復本。而數字資源只要做好備份,即使是存儲設備損壞也不會導致信息丟失,可以永久保存,也不需要重復補充復本。
3.可多人同時閱覽。紙質資源在借閱方面有人數限制,一本只能一人借閱,還存在借閱超期,書本丟失等情況影響紙質資源的流通使用。相對的數字資源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一份數字資源可由成百上千個客戶端同時使用,有的圖書館數字資源還提供有限下載服務,可下載至本地后使用,提高了資源的使用效率并且節(jié)約了后期的維護成本。
4.多館共享。前面提到數字資源可以實現多個客戶端同時使用,同時也能實現館與館之間的共享。兄弟圖書館之間可以達成協(xié)議,分別購買不同的數字資源,構建網絡平臺,實現資源聯合保障。這在很大程度上既豐富了數字資源又節(jié)省了資源購置費用。
二、紙質資源的重要地位
雖然之前我們提到,數字資源有著紙質資源無可比擬之處,但紙質資源也有其無法替代的優(yōu)勢。
紙質資源的更新速度遠快于數字資源。就圖書館館藏資源而言,紙質資源的更新速度遠遠快于數字資源。期刊方面的更新更為明顯,期刊的數字資源一般都滯后于紙質期刊,期刊數據庫更適合讀者查詢以往期刊以及期刊補缺。紙質資源采購周期短。紙質資源可以更具圖書市場的更新快速的做出反應。采購間隔時間短,更新速度快,可以保證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看到最新的圖書。數字資源一般一年一采,更新頻率上就比較低了。
數字資源是以紙質資源為基礎的。現階段,數字資源還沒有脫離紙質資源,仍舊以紙質資源為基礎,正因為這樣,數字資源在數量上還是無法和紙質資源向抗衡的,數字資源無法囊括所有的紙質資源,一般都是現有紙質資源后有其數字資源。當然現在也有部分網絡資源沒有紙質形態(tài),也有極少的期刊拋棄紙質期刊而專做數字期刊。但這些資源多為網絡上的快餐式文化,對于圖書館館藏而言影響不大,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紙質資源的地位依舊是牢固而無法動搖的。
因此,我們要認清紙質資源的重要性,資源的采購要做到紙質資源與數字資源相結合的方式。以紙質資源為基礎,進一步發(fā)展數字資源??梢宰寖烧叱浞职l(fā)揮其優(yōu)勢,最高效率的發(fā)揮其效用。
三、合理統(tǒng)籌數字資源與紙質資源,科學規(guī)劃采訪工作
面對數字資源飛速發(fā)展的時代,如何合理統(tǒng)籌數字資源與紙質資源,科學規(guī)劃采訪工作,是圖書館目前必須思考必須謹慎對待的重要問題。首先,讓我們先看一下2011年部分高校圖書館的紙質資源采購經費與電子資源采購經費的對比情況(表1)[2]。
■
由表1我們可以看到隨著數字資源的大量增加,加之使用方便,很多高校開始大量購買各種數據庫,復旦大學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及南京大學圖書館的數字資源購買比例均超過了31%,而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和清華大學圖書館數字資源的購買比例甚至超過了59%,使用經費超過了紙質資源。那是不是代表,每個圖書館都應該重點購買數字資源,或者減少紙質資源的購買呢?顯然不是,各高校圖書館應當根據自身建設發(fā)展的具體情況科學規(guī)劃短期與長期采訪計劃。采訪計劃應當充分考慮以下因素。
(一)所屬高校學科建設發(fā)展情況
每所高校都有其長期的學科建設發(fā)展規(guī)劃,高校圖書館首先是為本校學科建設服務的,采訪計劃的規(guī)劃應當以學科建設發(fā)展為標準,著重加強對重點建設學科的文獻信息資源服務保障。以南京政治學院為例,學校屬于文科類軍事院校,那么圖書館的文獻信息資源側重于社科類文獻信息資源,紙質資源與數據庫資源均較少涉及理工科類。采購社科類資源時,側重采購學校重點建設學科相關文獻信息資源。
(二)采購經費
圖書館的采購經費直接關系到采訪計劃的制定。在采購經費充足時,保證紙質資源的購買能夠滿足學科建設發(fā)展需求的前提下,可進一步完善已有數字資源和引進全新的數字資源,建立新的數據庫,可根據本校需要自建原生數據庫。若采購經費有限,則應當首先保障紙質資源的采購,同時維持原有數字資源的更新,并立足自身建設,自建原生數據庫,整合數字資源。同時可以聯合友好院校的圖書館進行數字資源的聯合采購,并實現館與館之間的數字資源共享,已達到使用較少經費獲得較多數字資源的目的。
(三)紙質資源與數字資源的平衡
前面我們已經分析了數字資源的優(yōu)勢和紙質資源的重要性。如何才能達到紙質資源與數字資源之間的平衡呢?采訪人員要充分的認識到兩者的重要性,不能夠偏向任何一方,否則就會造成館藏文獻信息資源的結構失衡,從而使文獻信息資源無法發(fā)揮其最大使用效率。紙質資源更新的速度快于同類的數字資源,對于這類資源,我們應當優(yōu)先購買紙質資源,但可以減少購買復本,并在后續(xù)用數字資源來補充紙質資源復本,節(jié)省經費與館舍空間,并且省去了大部分紙質資源的維護成本。
1.圖書采購
很多高校圖書館只購買一本復本量作為館藏,其他復本由電子書替代。新出版圖書的電子書會相對滯后于紙質圖書,采購也會相對滯后一段時間,如紙質圖書在這段時間內無法滿足讀者需求,可以參照圖書借閱率對借閱率較高的部分圖書進行復本補充,以滿足讀者需求。對陳舊的館藏圖書,可以采取剔舊復本,以電子書進行補充的方法。對于一些市場上沒有的電子書可以考慮向商家提供清單進行電子圖書訂制。這可以有效的節(jié)省圖書采購經費,并可解決圖書館館舍緊張的問題。
2.期刊采購
期刊的數字資源利用率相比圖書而言顯得更為明顯。很多高校圖書館訂購的紙質期刊只有百種,電子期刊卻高達2、3萬種。電子期刊在補充缺檔期刊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期刊的時效性非常強,即使是同年補訂也非常困難,電子期刊補充缺檔期刊已經成為期刊補刊的重要方式。同時,電子期刊也正在逐步的替代過刊,對于市場上已有的電子期刊,可以考慮不再進行過刊館藏,對于年代較早的過刊,也可以采取數據訂制的方式以電子期刊形式進行保存,減少過刊實體的借閱,降低人工以及維護成本。
3.昂貴資源
很過高校圖書館因學科建設的需要,要采購一定量的外文圖書和外文期刊,而這部分紙質資源往往比較昂貴且到貨周期很長,對于這部分資源,數字資源單位價格遠遠低于紙質資源單位價格,在采購經費有限的情況下,可著重采購數字資源,對于紙質資源的采購可以結合讀者薦購的模式,重點購買讀者推薦圖書,減少復本。
雖然我們一直強調用數字資源逐步替代紙質資源,但是必須要堅持一個原則,就是紙質資源是數字資源的基礎,不能夠舍棄,我們在保證紙質資源的基本館藏的同時,用數字資源替代以往重復的紙質資源。目前圖書館的發(fā)展,不適合完全用數字資源替代紙質資源,紙質資源與數字資源之間保持平衡,才有利于圖書館的館藏結構科學合理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方東權,王瓊.現代圖書館及數字資源利用[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3:1.
[2]中國圖書館學會,國家圖書館.2012中國圖書館年鑒[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625-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