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英 ,朱 超 ,趙 旭 ,張 光 ,馬 宇 ,姜婷婷
上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動營地——東方綠舟,座落在上海市青浦區(qū)西南,西連淀山湖,北靠國際高爾夫俱樂部,東臨朱家角,南倚滬青平公路,占地5600畝,其中水域面積2000畝,建筑面積15萬m2,據(jù)說,是目前中國最大的青少年校外活動營地。
“東方綠舟”是上海市市委、市政府為全面推動青少年素質教育、創(chuàng)造良好的社會育人環(huán)境、具體落實“科教興國”戰(zhàn)略而籌資興建的。她不僅使上海百萬青少年在新世紀擁有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大型課外活動場所,而且也使上海素質教育有了一個全新的實驗田。自2002年1月正式對外開放以來,經(jīng)過多年的項目拓展已經(jīng)發(fā)展成為上海市乃至全國最具規(guī)模、最具影響力的青少年校外活動營地?,F(xiàn)園內有國內設施最完備的拓展訓練基地,同時還擁有生存訓練、科學探索、素質拓展、團隊競賽等優(yōu)質的校外教育資源,東方綠舟憑借自身豐富的教育資源,堅持以“寓道德建設于活動之中,融教育理念在內容之間”的教學宗旨,策劃、設計、組織了“拓展訓練”、“野炊野餐”、“戶外宿營”、“公園定向”、“能源探究”、“生態(tài)資源考察”等內容鮮活、形式多樣的教育實踐活動。
本研究作為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項目,從2010年6月研究開始至2014年4月研究結束,歷時近3年,3個階段調查,通過實地對參加營地拓展訓練活動的學生、學校帶隊老師和營地拓展師進行問卷調查,及對營地領導等進行專家訪談,了解東方綠舟的中學生拓展項目的開發(fā)與實施現(xiàn)狀,探討其制約因素,提出相關解決對策。
東方綠舟不僅有完善的集體生活設施,而且還有野外活動的條件和動手實踐的場館。據(jù)營地主任李駿修和副主任盧曉明兩位領導介紹,營地的設計和建設完全是根據(jù)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本要求,經(jīng)多方專家研究討論,設立了勇敢智慧區(qū)與生存挑戰(zhàn)區(qū)。其中勇敢智慧區(qū)由“勇敢者之路”、“勇敢者世界”等組成。通過征服種種障礙和險阻,鍛煉跑、跳、投、攀、爬、跨、躍等基本活動技能,從而培養(yǎng)青少年不畏艱險、勇于進取、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增強團隊意識,激發(fā)適應能力。生存挑戰(zhàn)區(qū)包括野營、野炊、負重渡河、叢林覓路、模擬救護、防御災害等活動項目。這個訓練區(qū)可以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自力更生、不畏艱險的品質,增長野外生存知識,熔煉團隊精神。
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營地的項目是在沒有多少活動資料或項目藍本參照的情況下,憑借教師們在以往工作經(jīng)驗總結和二期課改的基礎上自主開發(fā)的,在經(jīng)歷了前期的摸索與實踐后,建立了一整套比較完整的項目模式。這套模式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充分體現(xiàn)了其關注學生、尊重生命、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其中屬戶外拓展訓練這一塊最具代表性。
東方綠舟項目設置的標準是滿足大多數(shù)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需求,在項目設置方面目的明確,主題突出,具有較鮮明的校外教學特色。例如:拓展訓練低空項目是針對培養(yǎng)學生團隊協(xié)作、社會適應能力。高空項目是針對培養(yǎng)學生個人能力、膽識、自我突破能力。定向越野是幫助學生增長野外生存知識,鍛煉體魄、磨練意志。東方綠舟還具有豐富的拓展培訓活動資源,在2004年被評為“上海體驗式拓展培訓站”,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其培訓內容主要有:(1)野外生存類,例如:野外宿營、學搭帳篷、野炊野餐、越野探寶;(2)心理訓練類,例如:模擬逃生、逃生訓練、背摔、攜手并進、禮讓通行、徒手營救、鉆電網(wǎng);(3)體能鍛煉類,例如:智勇闖關、勇敢攀爬、挑戰(zhàn)趣橋、竹筏渡河龍舟、競渡、水上戲珠、鐵人三項、定向越野;(4)科學探索類,如無線電測向、風箏放飛、植物識別、天文觀測——觀測月球、野外賞鳥等。但從2003年營地開營兩年后,這些項目一直沿用至今,期間營地雖開發(fā)過一些新型項目,但由于種種原因能保留下來的僅有的幾個新項目。
中學生、學校以及營地拓展師是項目的參與者、選擇者和指導者,是反映項目設置情況最具發(fā)言權的人群,調查三方對東方綠舟項目設置情況具有重要的意義。
1.2.1 中學生對營地項目開展的效益評價
營地的戶外拓展訓練項目都是根據(jù)學生在不同階段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為學生而量身定做的,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整體素質的提高,并且部分項目具有極強的趣味性和刺激性,易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主動性。
考慮到活動項目對器材的要求情況、安全保障和各種活動項目在學校體育項目中開展的可能性,本文所研究的拓展訓練項目均為場地項目,因此本文在研究過程中所涉及到的戶外拓展訓練項目均指危險程度低,便于在學校開展的戶外拓展訓練項目。
表1顯示,第一次調研選擇“全部參加”的有57.0%,第二次為19.6%,下降了37.4%,說明營地戶外拓展訓練項目設置中,學生自己想?yún)⒓拥捻椖繙p少,多為學校安排、設定的項目,應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設置活動。
表1 中學生營地項目的參加狀況調查Table Ⅰ Participation Status of the Land Activities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通過對學生的訪談,了解到有很多學生都強烈地表達了他們對此項目的喜歡與熱愛。其中一位女生說:以前我不怎么喜歡體育課,當我來到東方綠舟參加了戶外拓展訓練以后,發(fā)現(xiàn)體育課還可以這樣上,形式很新穎,每堂課都會有不同的經(jīng)歷與體驗,我總是期待下堂課究竟要挑戰(zhàn)或解決的新問題;每堂課我都很累,但是我卻很開心,我開始喜歡體育了。
從表2我們可以獲知,在被調查的600名學生中,有426人對為營地項目安排還算滿意(包括“非常滿意”和“比較滿意”),占調查總人數(shù)的72.6%,在第二次調研中,“非常滿意”和“比較滿意”占58.3%,滿意度下降了14.3%。同樣從表3中也可以發(fā)現(xiàn),有466人占總人數(shù)的77.6%的同學迫切希望能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選課,但在新一輪的調查中僅有34.6%的學生有意愿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這說明營地的項目雖能夠基本滿足大部分青少年學生的需要,但是在多元化和個性化的今天,學生對項目質量要求提高,東方綠舟應加快項目設置改革。
表2 中學生對營地項目安排的滿意度調查Table Ⅱ Satisfaction Degrees of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oward the Land Activities
此外,上海市的中小學數(shù)量非常多,達到上千所,且由市教委統(tǒng)一按照區(qū)、縣編排區(qū)內學校赴東方綠舟參加素質教育,所以每一批同時來到東方綠舟的學生可達到2000~3000人,營地要在3~5 d的時間內對學生集中進行素質教育,但戶外拓展訓練對氣候和訓練時間有一定的限制,所以導致戶外拓展訓練的項目的開展很難照顧到每一名學生;其次,營地項目延續(xù)時間較長,比較固定化和模式化,在學生數(shù)量多、培訓時間短暫的情況下,營地只能將現(xiàn)有項目分塊、分段實施,致使學生來到東方綠舟只能參與到一半的項目,很多學生對沒有參與到項目感到遺憾;再次,部分拓展師仍采用的教學方式有所改進,拓展師在某些活動項目中講課的時間比活動的時間還要長,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參與熱情,損害了其參與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所以營地戶外拓展訓練項目在實施中往往呈現(xiàn)“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局面,只能起到蜻蜓點水的作用。
1.2.2 學校對營地項目開展的效益評價
通過對營地現(xiàn)有戶外拓展訓練項目是否滿足學生興趣的調查中(表3),有66.6%的學校帶隊老師比較認同現(xiàn)有項目設置基本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其中8人認為非常滿足,占到19%,20人認為比較滿足,占到47.6%),有33.3%的學校老師認為現(xiàn)有項目設置一般化,這說明營地現(xiàn)有的戶外拓展訓練項目基本上能夠滿足學生的需要。
表3 中學生根據(jù)自己興趣、愛好自主選項目的希望度調查Table Ⅲ Students’ Hopes for Coosing the Activities according to Their Own Interests
從表4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帶隊教師對戶外拓展項目的滿意度“很滿足”由19.0%提高到了21.7%,“滿足”也提高了11.1%,兩次調研均無“不太滿足”和“不清楚”的情況。在表5中可知,“不需要”革新的提高了13.6%,說明帶隊教師對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和項目設置較為滿意。同時,超過一半的學校老師還是堅持認為應該考慮更新固化的營地戶外拓展訓練項目模式。究其原因可能是:戶外拓展訓練作為一種全新的概念,借助其活動形式新穎的特點,是以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方式進行的,鑒于傳統(tǒng)教法的內容和形式過于單調,所以在教學的初始階段可能會引起學生的興趣,但幾節(jié)課后,學生就會覺得枯燥乏味,很難保證在三天兩夜的時間內能夠始終吸引住學生。更嚴重的是營地的戶外拓展訓練的教學模式從2003年開始一直延續(xù)至今,教學內容和形式顯得相對固化和陳舊。學生參訓規(guī)模在擴大的同時而營地拓展師的數(shù)量在逐年減少,拓展師在工作量大的情況下,其積極主動性不能充分被調動,往往會使得營地的戶外拓展教學流于形式。因此營地需要考慮適時地增加有實用性和趣味性的教學內容,加大對營地戶外拓展訓練的重視力度,并對教學形式進行適當?shù)母母锖蛣?chuàng)新。
表4 營地現(xiàn)有戶外拓展項目開展是否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Table Ⅳ Whether the Present Outdoor Activities at the Land Can Meet the Demands of the Students
表5 營地現(xiàn)有教學模式和項目開展是否需要革新Table Ⅴ Whether the Current Teaching Models and Activity Development at the Land Need Innovation
從表6可以發(fā)現(xiàn),覺得項目難度很大的平均值為2.10,標準差為0.95,可見大家比較認同通過自己的參與和努力是能夠取得項目成功的,且大家的看法比較一致。如果有機會是否愿意再次參與類似的活動,其平均值為4.29,標準差為0.59,同樣也具有很高的再參與意愿,這是對戶外拓展訓練的高度肯定。改變以師為本,確立生本教育;尊重學生個性,啟迪、引導、挖掘學生固有的潛力,全面依靠學生主動積極地獲取知識,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表6 學校對綠舟戶外拓展訓練項目難度和再參與意愿調查分析表(N=600)Table Ⅵ Questionnaire of the Schools on the Difficulty Degrees of the Outdoor Activities at the Land and the Re-participating Willingness (N=600)
3.2.3 營地拓展培訓師對項目的自我評價
營地拓展培訓師是營地戶外拓展訓練項目的具體的實施者和執(zhí)行者,是營地教學活動的主體,在整個教學實施過程中占主導地位,在學生開展戶外拓展訓練中也起主導作用。
通過對營地拓展培訓師的調查(表7),發(fā)現(xiàn)兩次調研的結果出現(xiàn)了明顯差異,2010年調研了解到營地項目的開發(fā)主要是基于營地的場地、設施等硬件資源,排在第二位的是營地師資力量,排在第三位的是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需求;而2014年調研排在第一位的是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需求,營地項目開發(fā)逐步向受眾者的需求轉變,更加關注人們的興趣愛好。
表7 營地項目開發(fā)的主要依據(jù)調查Table Ⅶ Major Development Basis of the Land Activities
通過表8和表9不難發(fā)現(xiàn)這種教學模式在開營之初起到了較好的效果,基本上能夠適應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時間的推移,項目開展逐步適應了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需求,“非常適應”提高了6.2%,無“不適應”存在;項目開展逐步對學生興趣愛好的滿足也有所提升,“非常滿足”提高2.4%,“滿足”提高10.8%。
表8 營地現(xiàn)有項目開展對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需求Table Ⅷ Present Land Activities and the Requirement for Student’s Mental Development
表9 營地現(xiàn)有項目開展對學生興趣愛好滿足情況Table Ⅸ Whether the Students’ Interests can be Satisfied by the Present Land Activities
表10顯示,有87.6%的營地拓展培訓師認為需要對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和項目設置進行革新(其中認為“非常需要”革新的占到18.8%,認為“需要”的占到68.8%),第二次調研“一般”情況下降4.7%。
表10 營地現(xiàn)有教學模式和項目革新需求Table Ⅹ Present Teaching Models at the Land and the Requirement for Inoation
由于戶外拓展訓練在東方綠舟開展的時間僅有十余年,在這些年里,雖然取得了很好的發(fā)展,但是在調查中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在開展項目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供營地參考。
表11的兩次調研結果顯示,營地領導要加強對戶外拓展訓練的重視程度,加大對其的經(jīng)費投入,提高培訓師教學的積極性,同時加大對戶外拓展訓練的科研力度,在保障學生安全的前提下,使得營地培訓師的教學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表11 營地展開戶外拓展項目的最大困難Table Ⅺ Major Dif fi culties of Developing Outdoor Activities at the Land
綜合對營地領導、拓展師和學校帶隊教師進行訪談,及調研我們認為有相關問題待改進。
2.1.1 投入問題
起初戶外拓展訓練的開展起到了良好的培訓效果,得到了學校師生和市教委的肯定,在市教委的鼓勵下,更多的學校加入到參訓的隊伍中,但現(xiàn)階段卻是以軍事國防教育為主,投入到戶外拓展訓練項目開發(fā)的時間和經(jīng)費較少,一些拓展項目也因上課時間和人數(shù)的原因,分享環(huán)節(jié)的時間較短。
2.1.2 項目革新問題
在營地10年的發(fā)展過程中,一些學校一直堅持參加東方綠舟的素質教育活動,而他們每次來參加的戶外拓展項目基本上是相同的,導致他們漸漸失去了興趣和耐心,紛紛建議營地適時地根據(jù)學生需要更新一些項目。隨著戶外拓展訓練在社會上的風靡,一些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比較常見的戶外拓展訓練項目,如果在營地碰到相類似的項目,他們的參與熱情會降低,培訓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2.1.3 人力資源問題
在強大的工作壓力下,營地拓展師的工資待遇和教師編制等問題得不到有效的解決,導致培訓師的數(shù)量逐年減少。所以有必要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需求,結合營地自身條件,適時地、合理地對現(xiàn)有的戶外拓展訓練項目和教學模式進行革新。
2.1.4 安全問題
戶外拓展訓練項目具有一定的風險,如果操作不當就會導致危險的后果,但和其他體育項目相比較是非常安全的;同時如果我們完全放松警惕,即使在一些低風險的項目中,也會出現(xiàn)傷害事故。
2.2.1 提升營地拓展培訓師引導能力
營地拓展培訓師的引導能力關乎到整個拓展訓練的效果以及參訓人員的切身體驗,研究他們引導能力提高的問題對今后拓展培訓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從表12可以看出,決定戶外拓展訓練培訓效果的因素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培訓師的引導和授課能力,占到總調查的29.8%,說明培訓師的引導和授課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戶外拓展訓練課的成敗。在第二次調研中,學生參與態(tài)度和程度與培訓師的引導和授課能力都成為了培訓效果的最直接決定因素,均占23.4%。然而從調查中了解到營地拓展培訓師從業(yè)時間普遍較短,且年輕教師居多,甚至沒有高級職稱的拓展培訓師,這些客觀因素導致營地年輕教師對課的把握和引導能力不強,有的培訓師在強大的工作壓力和上課時間受到限制的情況下,直接取消了分享這一環(huán)節(jié),使得訓練效果大打折扣。
表12 培訓效果的決定因素調查Table Ⅻ Decisive Factors of the Training Effects
2.2.2 改進教學方法,拓展團隊氛圍
戶外拓展訓練的實踐項目通常以戶外小班形式進行,每隊在15人左右,這就對拓展教師師資提出了額外要求,傳統(tǒng)學校班級教學中一名教師在室內可以給幾十人甚至是上百人講課,一個60人的戶外拓展訓練項目就同時需要4名拓展教師,而營地有時很難保證一個60人的戶外拓展訓練項目配備1名拓展培訓師,所以營地師資配備還遠遠不能滿足,這無疑給項目師資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良好的教學團隊氛圍是營地戶外拓展訓練有效開展的后方無形力量,同時也是培訓師對學生施加言行身教的有力依據(jù)和良好典范。
從表13的數(shù)據(jù)顯示,營地培訓師的教學團隊存在一定的隔閡,這很不利于教學團隊自身的健康發(fā)展,同時使教學實施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因為拓展訓練強調大團隊的合作,使資源最大化,最終達到共贏的局面,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班與班合作,教師與教師合作等。
表13 教學團隊氣氛調查Table XIII Atmosphere of the Teaching Groups
2.2.3 加大經(jīng)費投入拓展項目內容
在第二次訪談中,談及未來發(fā)展規(guī)劃,東方綠舟教育副總經(jīng)理朱超認為,東方綠舟的市場開發(fā),主要希望可以區(qū)別與其他戶外拓展營地進行市場開發(fā),切入點圍繞教育、有特色的教育(項目特色),例如國防教育、國際交流教育、拓展教育等。在參與東方綠舟項目的學校,可以選擇一般項目和特色項目,同時也可以根據(jù)學校本身特點結合東方綠舟實際情況進行學校特色項目的設置。
未來希望可以從以下9個方面來全方位打造“智慧綠舟”。在教育中,可以:(1)開發(fā)學生選課;(2)網(wǎng)絡項目延伸進行;(3)打破區(qū)縣關系;(4)進行項目評價;(5)豐富教學資源;(6)設置信息反饋系統(tǒng);(7)提高管理效率;(8)網(wǎng)絡設置主頁和平臺建設;(9)加強安全管理,如腕帶設計。另一方面,通過景區(qū)無線網(wǎng)絡和APP服務平臺的建設,進行項目推廣。
通過對東方綠舟項目實施、開展與評價等多方面情況進行調查和梳理,認識到項目多元化和個性化的重要性,師資隊伍建設的關鍵性,學生積極主動的必要性以及引入青少年喜愛的戶外拓展項目的及時性。以期項目效果達到效益最大化。本文主要是對當前東方綠舟青少年戶外拓展訓練開展現(xiàn)狀進行調查,并針對地提出個人不成熟的意見。希望其他學者在今后的研究中,能夠結合上海市其他營地青少年戶外拓展訓練開展情況進行對比分析,嘗試研究戶外拓展訓練進入中小學體育健康項目的可行性等,吸取經(jīng)驗,總結不足,使更多的青少年從戶外拓展訓練中受益。
[1] 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2008年群眾體育工作思路和要點[EB/OL].http://www.sport.gov.cn/n16/index.html,2007.1
[2] 李凌. 青少年戶外體育營地的教育理念與課程設置 [J]. 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9,9
[3] 駱紅斌.學校定向運動教學的實踐與探討[J].浙江體育科學,2004年(1).第24頁
[4] 陶宇平.戶外運動與拓展訓練教程[M].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8
[5] 錢永健.拓展訓練[M].北京:企業(yè)管理出版社,2006
[6] 金鵝.將戶外體驗式培訓引入高校體育選項課的理論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6.(6):15
[7] 張亞琪.關于將拓展訓練引入大學體育課的思考[J].幾遼寧體育科技,2003, 8
[8] 王文利.上海市戶外體驗式培訓師專業(yè)技能水平調查研究「J].安徽體育科技,2007,28(2):47-49
[9] 徐燕.拓展訓練(二)[J].中國培訓,2002(11):46-47
[10] 楊漢等.構建“戶外運動”課程體系的理論與實驗研究[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4.8.27-29
[11] 毛振明.學校心理拓展訓練[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