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小組形式開展合作學習,培養(yǎng)小組合作意識,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提高實踐能力。
關鍵詞:小組合作 快樂 實踐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8(c)-0173-01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以綜合性的學習內容為主體,以學生的主體活動和直接經驗為主要形式,以促進學生的認知、情感、行為的統(tǒng)一協(xié)調發(fā)展為主要目標的課程。開展社會調查、現(xiàn)象觀察,廣泛收集信息,去發(fā)現(xiàn)問題,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法與答案。其中培養(yǎng)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的一個重要任務。培養(yǎng)小組合作意識,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提高實踐能力。它由一個個主題系列活動組成,而活動的主題應該來自于學生,來自于他們學習與生活中感興趣的問題。同時在活動實施過程中,主要是以小組形式開展,它必須適應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此說,只有構建一個個和諧小組才有利于開展活動。
1 培養(yǎng)興趣為主題平臺,讓每個學生自主參與活動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是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lián)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xiàn)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課程形態(tài)。它是一種以學生的經驗與生活為核心的實踐課程。
1.1 以學生為中心,讓每個學生積極參與活動
以學生為中心,是基于學生的生活經驗和針對感興趣的問題來確定主題,在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中挖掘共同的東西,確定主題。
例如,學生都有很強的表演欲望,但是表演的方式很多種。演小品、唱歌、舞蹈、演講等等,我們如果以幾個擅長演小品的學生為中心,帶領全班的同學開展主題活動,勢必耗費時間而教學效率底下,這樣活動的開展就是片面性的。
但是,如果對孩子這些興趣仔細一琢磨,他們都有共同地方—— 好表現(xiàn)。如何確定一個主題讓孩子都能有機會去展示自己的才華呢?于是我校開展“我是校園小明星”綜合實踐活動就誕生了。
1.2 我們以學生家庭為核心,讓每個學生主動參與活動
在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我們用到調查法,需要查找資料,還有必要到現(xiàn)場考察,這些活動開展需要花費時間多一些,甚至有些任務需要大人的協(xié)助才能完成。
如,我們開展的一個環(huán)保課題《洗滌用品大調查》,這主題對三年級孩子沒有安全隱患,活動容易開展,家長也支持,而且很貼近孩子的生活,又有研究價值。
片段:
老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生活中所用的洗滌劑有哪些?
學生:(爭先恐后)匯報
香皂、洗衣粉、洗發(fā)水、洗潔精等
老師:每種洗滌劑有什么不同用法嗎?
學生:(反饋)收集資料。
學生1:我明白了洗潔精是洗蔬菜水果用的。
學生2:洗衣粉是洗衣服用的。
……
接下來的各種探究,孩子都是積極參與,材料準備充分,易與操作又富有挑戰(zhàn)的活動,這樣的活動讓孩子樂此不疲。
實踐證明:我們這一次的主題實踐活動是成功的。在活動開展過程中孩子不僅僅感覺好玩,關鍵是他們真正的參與了,投入了,體驗到了實踐的樂趣、成就和滿足,有了這些,才有了下一次親歷實踐的動力。這樣的主題活動其實為每個孩子構建了一個平臺,達到了孩子可以參與,用自己的方法去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的目的。
2 教師給學生搭建和諧的小組平臺,讓學生都能自主參與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一般以小組形式開展活動,孩子要學會與人合作,與人交流。
2.1 獎勵機制,讓每個學生挖掘自己的潛能
通過平時上綜合實踐活動,我意識到孩子們心中都有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并了解孩子的幾種常見心態(tài)。(1)學生平時都是帶著好玩的好奇心開展活動。這類學生的熱情不能持續(xù)很久,在活動開展中必須經常有新的發(fā)現(xiàn)來啟發(fā)其好奇心。(2)學生帶著好表現(xiàn)的心態(tài)參加活動。這類學生很大部分的沖勁來自與老師和家長制定的一些激勵機制,在活動開展中應該給予適當的表揚否則象征性的獎勵。
例如,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我和學生都共同設計不同的獎勵制度,針對不同的活動來鼓勵孩子參與活動中,有時候給學生一顆獎章,有時候給學生一個獎狀,再配上幾句鼓勵的話,他們都很滿足了,學生們在活動展示中傾注了自己的熱情,全身心地演繹著他們在活動中的感悟,向他人傳達著活動中的快樂。
2.2 長短處互補,讓每個學生發(fā)揮自己的特長
小組的和諧要有效的運作,必須合理安排好小組成員的組成結構,以促進各小組都能均衡發(fā)展。這個和諧小組不能一味讓學生自由組合,而應該在老師合理的指導下組成,每個組中的組員要能相互促進,互補各自的優(yōu)缺點。每個小組應該集中一些不同類型的組員:
(1)能力強型組員,實干人才。這組組員應該各自擅長調查,統(tǒng)計,分析,宣傳等活動技能。
(2)善于問型組員,發(fā)現(xiàn)問題。這組組員應該是在小組中經常具有批判精神的,常常在雞蛋里挑骨頭,這樣能夠促使小組合作達到盡善盡美的境界。
(3)組織型組員,分配工作。應該是需要善于聆聽,反饋,解決沖突和協(xié)調人際關系的組員。這類組員通常就是小組長,作為小組的核心成員,領頭羊,應該具備這樣的素質。我們要組織學生學會認識自己,也學會認識別人,分別屬于哪一類組員,然后加以合理的組合,建立好一個和諧小組的框架。
例如,在《中國年》這一主題的實踐活動過程中,通過對年的資料的搜集,學生們對過年有了更多的了解,還了解到許多與過年有關聯(lián)的文化。此時,我設計了“喜迎中國年”這一環(huán)節(jié),目的是讓學生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動手,大膽探索,標新立異,積極發(fā)表自己的真實的想法,品嘗真實的感受。小組學生興趣盎然地設計著關于春節(jié)的手抄報、開展猜燈謎游戲活動、包餃子,寫對聯(lián),做中國結。孩子的潛力不斷的被挖掘出來。
3 在雙平臺的推動下,人人自主參與綜合實踐活動
在師生共同努力的合作下,廢報紙可變成別出心裁的兒童服裝,糕點和奶油巧妙的組合制成了精美的生日蛋糕等等,通過這些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動手探究能力,發(fā)掘學生的潛能。同時作者還帶領學生積極參加各種活動,給他們展示的舞臺,進一步展示自我風采:給敬老院的爺爺奶奶表演;做個生日蛋糕給父母過生日;在教師節(jié)為老師獻上自己制作精美祝福的卡片;服裝表演;自制漢堡包。
這些活動過程突出開放性,強調學生自主學習和親身經歷,注重實踐,又充分體現(xiàn)師生合作學習,有所體驗,有所感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我們已經看到了她的無窮魅力:學生在實踐中獲得了多元感受,在實踐中獲得新知,也在實踐中形成了意識,鍛煉了能力。
參考文獻
[1] 吳艷芹.淺談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J]. 吉林教育,2010(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