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課改所中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重要內容。因而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不僅是積極響應新課改的號召,也是促進學生學習能力提升的重要舉措。因而本文主要就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了探討。旨在與同行進行業(yè)務交流,以不斷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提升,從而提高高中物理教學質量,并為之而不懈努力。
關鍵詞:高中物理 自主 合作 探究 學習能力 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8(c)-0043-01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有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诖?,作為新時期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師,應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深刻領會新課改精神,致力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才能更好地促進高中物理教學質量的提升?;诖耍韵鹿P者結合自身工作實踐,做出以下幾點分析。
1 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新課改倡導以學生為主主體,將教師從主體地位轉移到主導地位上來,將學生從被動的地位轉移到主體地位上來,使其成為課堂的主人。因而為積極響應新課改的號召,作為高中物理教師,應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問題,使其將自身的觀點和想法大膽的說出來,并倡導其利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進入狀態(tài),從而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自主學習,不僅能將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體現(xiàn)出來,還能使其在自主學習和獲取知識的基礎上掌握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學習意識和全面發(fā)展的能力。
以《閉合電路歐姆定律》教學為例,為了找出如何測量電源的電動勢與閉合電路路斷電壓的方法,教師可以在課前設計和制作多個電源閉合電電路,再引導學生結合預習和當堂看書對這些電路進行研究,并實際操作來檢驗學生學習情況,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只是做一定的引導,使其在看書的過程中結合所學知識和教師營造的教學情境之中去主動積極地探尋各種有關的知識信息,從而在解決問題的同事體現(xiàn)學習帶來的快樂感和成就感,通過如此循環(huán),就能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加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設置有效的問題和細心布置能夠激發(fā)學生欲望的學習場景,并認真觀察學生學習時出現(xiàn)的問題與困難,并給予及時的指導和幫助,引導其更好的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尤其應做好學生的激勵工作,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找出自主學習過程中的閃光點,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從而更加自主的參與到學習中來。
2 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合作學習,顧名思義就是兩人及兩人以上的相互幫助合作,在高中物理教學中,主要是采取小組合作。因而為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首先,教師應努力營造積極向上、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達到合作交流的目的,這樣學生通過合作學習,既能學到更多的知識,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與人際交往能力。但是作為高中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
2.1 科學組建小組是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根本
為確保合作學習的有效性,作為教師必須科學合理的分組,在分組過程中,應結合學生實際進行科學有效的分組,對各小組成員進行科學的搭配,小組成員采取異質原則,分別從高中低三個層次進行科學的搭配,組與組之間采取同質原則,確保每個小組的水平大致相同,從而確保小組與小組之間的可比性,從而為學生之前形成良好的競爭意識,且小組組員都具有一定的長處,促進學生與學生的合作學習。
2.2 教師應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合作學習中來
在合作學習中,不僅學生是參與者,教師也是重要的參與者和引導者,并積極地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之中,鼓勵學生勇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提出自己不聽的想法,并在學生討論過程中做好引導工作,引導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并給予一定的思路,幫助學生走出困惑。
2.3 科學的評價
通過小組與小組的合作交流,作為教師應對學生及時進行科學有效的評價和合理公正的評估,才能更好的檢驗學習成效,也是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最后一關,通過教師科學的評價,能讓學生及時找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在教師的引導下,更好的解決問題,從而促進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提升。
3 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探究學習就是學生通過對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一種科學的學習過程。在探究式的教學中,教師需要通過設置問題情境,通過實驗、調查、信息收集與整理,表達等交流活動,經(jīng)歷探究過程,讓學生自主、獨立地發(fā)現(xiàn)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獲得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tài)度的發(fā)展。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質,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化。探究式的課堂教學主要程序為遇到問題、搜集資料和建立假設、用事實和邏輯論證、形成探究能力。例如在學習《電磁感應現(xiàn)象》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根據(jù)教材內在邏輯和人們認識事物的心理進程提出探究性問題:當通過回路的磁通量發(fā)生變化時,產(chǎn)生的感應電流的方向如何判斷?給學生提供相應實驗器材,讓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探究,在現(xiàn)象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假說,由教師引導學生設計實驗驗證。
4 結語
總之,在高中物理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是一項系統(tǒng)而又復雜的工作。作為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師,應緊跟新課改的需求和時代發(fā)展的需要,著力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技術水平,切實做好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更好地促進高中物理教學質量的提升,以培養(yǎng)更多適應時代發(fā)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憲偉.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D].魯東大學,2012.
[2]徐春曉.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D].魯東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