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的“布置作業(yè)”和“零評價”或形式表揚的方式,通過設置多元化、趣味性的作業(yè),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豐富性和趣味性,通過個體化、多元化的評價,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和表現欲,進而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 作業(yè)設計 趣味性 個體化評價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8(c)-0038-01
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樂于思考的天性,小學數學作業(yè)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從學生的樂趣點出發(fā),采用多樣化、個性化的作業(yè)形式,將學生吸引到問題探索和學習實踐中。同時,每個小學生都是一顆閃亮的明珠,都有自己的個性特征,因此,教師要通過個體化、激勵性的評價,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的數學情感與數學能力。
教師在設計作業(yè)時應當多設計一些趣味性和親近性的作業(y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成為一個真正的樂學者。
1 趣味性設計數學作業(yè)
新課程改革要求小學數學教學要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的單一化“灌輸”的教學方式,積極采用多樣化、趣味性、靈動化的教學方式,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實踐中。小學數學作業(yè)是學生學習成果的試金石,也是教學效果的直接反映,要實現學生能動性發(fā)揮,提升學生的數學情感和能力,教師必須轉變以往“做課后題、做練習”的作業(yè)設計方式,積極采用多元化、趣味性的設計方式。
1.1 游戲性作業(yè)
愛玩愛鬧是小學生的天性,尤其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讓學生通過“玩”來完成作業(yè),這就起到了寓教于樂的目的。例如,在進行“乘法口訣”作業(yè)設計中,教師轉變傳統(tǒng)的檢查背誦或是默寫口訣的方式,而是以“乘法口訣接力”和“比比誰說得快說得對”的游戲,將學生引入作業(yè)實踐中。在游戲中,學生爭先恐后地表現自己,這就營造了比學習、比知識的氛圍,進而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1.2 生活性作業(yè)
數學源于生活,生活是數學學習的長多,也是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實際場所。在作業(yè)設計中,要將生活問題帶入作業(yè),也要將數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生活是學習數學的場所,也是學生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場所。如在講“統(tǒng)計”時,讓學生調查本班學生的年齡,以學生的調查結果為參照,展開教學,這就將單純的“課本”教學,延伸到“再創(chuàng)資料”教學,借用學生收集的數據展開教學,更能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配合性。在學習完“統(tǒng)計”后,讓學生根據所學的知識,統(tǒng)計家中一個月的開支和家長的收入情況,并制成統(tǒng)計圖表,這就將知識運用到生活之中,進而形成了實踐——學習——實踐循環(huán)往復的過程。
1.3 操作性作業(yè)
相比單純的理論學習,小學生對形象、可操作的事物更感興趣,而且形象、可操作的事物能夠延遲學生的記憶時間和學習感受力,能夠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體會數學的樂趣,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情感,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如在“四邊形”作業(yè)這樣設計:親手制作四邊形、平行四邊形、正方形、長方形;用直尺測量出每種圖形的邊長、周長;比較邊長和周長的關系;說明規(guī)則的四邊形邊長和周長的關系。這就轉變了單純理論教學的方式,通過學生“量一量、測一測、算一算”的方式,使學生掌握住周長計算公式,并讓學生全面了解了四邊形。
1.4 開放性作業(yè)
小學生的想象力是無限的,在他們的腦筋里總是存有“十萬個為什么”,那么教師就要抓住學生充足的想象力,通過設計開放性的作業(yè),為學生提供可施展的空間。如在學習三角形后,讓學生通過自己所學知識說明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此時有的學生會說“三角形很結實,它能支撐東西,如我們常見的三角支架”,有的會說:“三角形能對稱的,你看我們平時疊紙”,還有的說“兩個一模一樣三角形能形成一個正方形,不信我疊給你看”等,這就通過:“三角形”這個點向外延伸,開拓了學生的想象力和知識應用力。
2 個體化評價
每個學生都希望得到教師的認可和表揚,在這種鼓舞下,他們的數學情感會增加,在這種激勵下,他們的潛力會被最大程度開發(fā),在這份關懷下,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會進一步提升,因此,教師要從學生的心理出發(fā),全面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對學生展開個體化評價。
2.1 突出學生閃亮點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雖一些學生成績平平,但是,他們的想象力豐富、操作性強、表現力強,此刻,教師就要從學生的作業(yè)表現中,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如對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多說“你真是一個心靈手巧的孩子,你做的圖形真漂亮”;對一些課堂表現力強的學生多說“你真勇敢、做的不錯,繼續(xù)努力”等。通過一對一的評價,讓學生感受到自身價值,進而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2.2 打消學生恐懼心
“害怕數學,就學不好數學”,那么教師就要讓學生消除對數學的恐懼。教師要以激勵性評價為主,多和學生說“試一試、你能行、加油”等話語,或是以一個點頭,一個微笑,向學生傳達老師對學生的信任和鼓勵,以促使學生積極表現自我。
2.3 進行代幣獎勵
代幣獎勵是肯定學生,樹立榜樣的最好方式,教師可通過學生的課堂表現、作業(yè)完成情況、尊師重教程度等,對學生進行不同程度的獎勵,如給予一朵、兩朵、三朵……小紅花,在學生作業(yè)本上貼上小星星、小笑臉等,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表現得到了肯定。
2.4 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是影響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因素。積極豐富的情感能促進認識過程、意志過程,使個性品質得到全面發(fā)展。通過學生情感因素對數學學習影響的分析,探討了數學學習中學生情感因素的培養(yǎng)途徑,引導學生建立自信心,樹立正確的科學追求態(tài)度。
3 結語
數學作業(yè)反映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暗含著學生的思維方式、創(chuàng)新能力等,教師要認識到數學作業(yè)的作用,通過多樣化、趣味性的作業(yè)設計,來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提升學生的數學情感和能力;同時,要面向學生個體,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來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和表現力,進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賈再洪,史息良.新課程標準下小學數學作業(yè)設計的優(yōu)化[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3(7):39-40.
[2]蔡玉軍.給數學教學灑一片快樂的陽光—— 小學數學作業(yè)設計的初探[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09(9):92.
[3]鄭雪靜.從教與學看數學學習的情感因素及其培養(yǎng)[J].濱州職業(yè)學院學報,2008(1):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