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大學物理教學的角度,結(jié)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和體會,對中學物理教學的方式方法對大學物理教學產(chǎn)生的影響進行了思考,并提出了一些應對方法。
關鍵詞:中學物理教育 大學物理教育 影響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a)-0138-01
大學物理是理工科各專業(yè)的重要的必修課,也是培養(yǎng)科學思維方法和研究能力的基礎課。對學生來講,這并不是一門全新的課程,他們在進入大學以前,已經(jīng)學習了六年物理課程。我們中學物理的構成體系跟大學基本一樣,也包括力學、熱學、光學、電磁學、原子物理等五大部分。物理知識具有系統(tǒng)性和連貫性,大學物理的部分知識是在中學物理基礎上的拓展和深化。經(jīng)過了六年系統(tǒng)的學習,學生的基礎物理基礎相對扎實,已經(jīng)初步具有了分析和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這些都是它們今后學習普通物理的有利條件。
但是由于高考的指揮棒作用,過于要求解題的速度和準確度,也使得我們中學的物理教育的很多方面不利于學生的繼續(xù)深造。下面我們分別說一下。
(1)中學物理教學普遍采用的是慢節(jié)奏、少容量、關注知識點、講練結(jié)合的教學方法。這使得學生對大學的快節(jié)奏,大容量,注重知識框架,習題講解很少的教學方法不太適應。加之大學物理老師布置的課后習題數(shù)量相對高中來說較少,這使得一部分學生很茫然,不知道該如何學習。產(chǎn)生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學生進入大學后必然面臨的學習內(nèi)容和學習方法的轉(zhuǎn)型,但是我們可以使用恰當?shù)姆椒p少學生在轉(zhuǎn)型過程中的不適應。比如,高中的物理老師可以適當?shù)膹闹R點的教學轉(zhuǎn)向物理思想和知識結(jié)構的教學,促使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并且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另一方面,大學的物理教學可以適當放慢起始教學速度,給學生一個適應的過程。并且及時提醒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的工作,使他們盡快適應大學的學習生活。
(2)在中學,大多數(shù)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意識淡薄,對教師的依賴性過強,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相應的,教師的作用由主導變成了主宰,在課堂教學中統(tǒng)得太多,導得過細,學生在教師所謂的“引導”下,按照既定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學習,完全喪失了主動權。毋庸置疑,這對學生應對高考取得好成績是有好處的,這樣的老師通常被認為是負責任的老師。但同樣不可否認,教不是訓練,教育不應該僅僅是訓練和灌輸,這樣即使能夠取得短時間的成績也不會利于學生的長期發(fā)展。俗話說的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如果可以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使他們自己來解決問題。這樣可能花在一個題目上的時間是增多了,但是當學生掌握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后,可以自己處理問題,學習速度就會大大提高。并且這種能力將會是他們一生的財富,當然也會有助于他們在大學的學習。
(3)中學和大學的物理知識存在“臺階”。大學的物理知識是中學物理知識的拓展和深化。但是由于中學物理在漫長六年時間的不斷重復灌輸,使得一些學生對一些問題的認識局限在了中學的水平上,很難改變。例如,在大學物理中,力矩被定義為力與矢徑的矢積??墒?,在大學物理講完力矩的概念后,很多學生卻仍然只有中學物理中力矩是力與力臂的乘積的概念,并未建立力矩是矢量的概念,這說明學生并未真正掌握新的知識。由于這類問題還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大多數(shù)老師不會在課堂上過多地強調(diào),并且大學不會留太多的習題,學生有時候并不能察覺自己知識方面的缺失。這也為大學物理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挑戰(zhàn),使得大學物理老師也要好好研讀中學物理課本,做到有的放矢,在教授這類內(nèi)容時,首先簡要復習一下中學的內(nèi)容,然后指出中學物理知識的局限性和特殊性,順利過渡到大學知識的學習。
(4)物理學是一門十分有用的學科,可以解釋小到電子的運動,大到天體運行的很多自然現(xiàn)象??墒菫榱藨獙Ω呖?,我們在中學的教育中過多地強調(diào)了做題,甚至把題目分成一個個的題型,讓學生生硬的記住各個題型的解題方法,使得學生覺得物理的規(guī)律就是用來做題的,跟我們的生活一點關系都沒有,自然覺得枯燥、難學。如果在講課的時候可以適當聯(lián)系實際講解一下,并且在這個過程中積極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可能會收到比較好的效果。例如:現(xiàn)在汽車已經(jīng)進入家庭,學生都比較熟悉,老師在講解凸面鏡成像的時候,就可以舉汽車兩邊后視鏡的例子。首先問學生汽車兩邊的后視鏡是平面鏡還是凸面鏡。引導學生對凸面鏡和平面鏡的形狀,成像的特點,所起的作用等各種情況進行分析,力舉理由證實自己的觀點,否定對方的理由,最后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其實汽車兩邊的后視鏡,不是平面鏡,而是凸面鏡,這樣景物會縮小,但視野范圍更寬,能讓你看到旁邊更寬區(qū)域的后來車輛。相反的,汽車內(nèi)部的后視鏡,目的只在于看清后面有無跟車,倒車時起到輔助作用,一般為平面鏡。這樣,通過辯論、解釋、拓展,學生鞏固了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也了解到別人的思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物理學同時也是一門十分美麗的學科。楊振寧先生曾經(jīng)用和諧、優(yōu)雅、一致、簡單、整齊來描述物理學中的美[1]。梁啟超也曾經(jīng)說過西方現(xiàn)代科學肇端于文藝復興時代,而文藝復興的主要任務和最大的貢獻卻是美術。從表面看,美術是情感的產(chǎn)物,科學是理性的產(chǎn)物,互不相干。何以“這位暖和和的阿特(art)先生,會養(yǎng)出一位冷冰冰的賽因士(science)兒子?”究其原因,在于二者有共同的母親,這就是“自然夫人”,即源自“觀察自然”[2]。當然,科學并非自然本身,它是人對自然認識的過程與產(chǎn)物,因此,科學不再是獨立于生活的冷冰冰的公式和法則,成功地教育要使學生通過科學內(nèi)容看到其背后人的智力活動與人的情感,有血有肉的內(nèi)容總是比冷冰冰的教條容易接受。這是教材編者的愿望,也應當是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努力的方向。
另外,近年來,由于“3+X”這種考試形式的存在,有部分省市的理工科學生在高中沒有系統(tǒng)的學習過物理。而他們進入大學之后,碰到了普通物理這門必修課,由于相關基礎知識的薄弱,顯得十分被動。如何兼顧到基礎相差非常大的學生,使大家都能掌握基礎知識并且使基礎好的學生能再有一個大的提高,是對我們普通物理教育提出的新的挑戰(zhàn)。另外,這也反證出我們的高中物理教學其實是非常成功的,高中物理基礎好的學生在大學的學習也明顯的容易。
參考文獻
[1]楊振寧.美和理論物理學[J].自然辯證法通訊,1988(1):1.
[2]張大昌.課程標準高中物理教科書(人教版)必修1、必修2編寫思想[EB/OL].人教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