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大學英語教學需求的變化,現(xiàn)有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時代的發(fā)展需求,分層教學由此產生。分層教學能針對大學生實際學習特點,根據(jù)教材靈活變化,最大程度上發(fā)揮學生最為個體的優(yōu)勢,最大范圍提高學生的英語各項能力。本文將從高職高專院校大學英語分層教學的必要性、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操作以及分層教學所發(fā)揮的優(yōu)勢等三方面展開論述,在闡述分層教學優(yōu)點的同時,找出不足,為今后高校英語課堂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高職高專院校 分層教學 探究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a)-0079-02
目前,雖然高職高專類院校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推陳出新,在許多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然而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暴露出許多亟待解決的現(xiàn)實問題?,F(xiàn)有的大班教學模式,學生人數(shù)眾多,水平參差不齊,但大學英語教師的教學手段卻是單一的。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教師無法采取相應的教學手段和模式,忽略了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培養(yǎng)。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大學英語教學需求的變化,大學英語急需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進行分類教學,以便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尤其是高職高專類院校,更加要注重學生的實際應用和實踐操作能力。因此,對高職高專院校英語課堂實行分層教學十分必要。
1 英語課堂分層教學的必要性
2004年,國家教育部發(fā)布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文件中把學生水平分為三個等級:一般要求、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分層教學”即順應了這一等級要求?!胺謱咏虒W”一般解讀為“根據(jù)授課對象的具體實際水平,以個體的認知能力為前提,在教師課堂中根據(jù)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經過客觀有效的測試,把班級學生分為幾個等級。根據(jù)層級來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提供相應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從而使授課對象能夠根據(jù)自身情況,在各自的領域水平得到最大可能的提高。達到增強積極性,全面提高英語能力的目的。”
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提出“因材施教”;科瑞神的輸入理論中也指出,取得可以理解的語言輸入是人們在學習語言時的唯一途徑,即如果語言輸入高于習得者原有水平,那么語言習得這很難消化吸收知識,如果語言輸入低于習得者原有水平,語言習得者進步的余地就很少。威戈茨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和本瑟姆的經濟學效用差異理論均在分層教學領域提供了理論基礎。
教師在課堂中實施分層教學時,要遵循以下幾個重要原則:(1)遵循客觀實際的原則,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了解學生的實際水平,在客觀實際的基礎上參考學生平時成績或表現(xiàn)確立分層教學的具體內容;(2)在課堂分層教學中,要使每一步驟有預見性,使分層教學的內容始終在可控范圍之內;(3)在每一層級之間建立有效的輪轉通道,建立良性的競爭關系,使學生能夠有目標有動力,學習能力和語言水平都能得到更大的提高。
目前,大學英語教學在改革當中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為了解決教學實踐中出現(xiàn)的問題,一些高校開始實施英語分級教學。而高職高專類院校因其辦學的鮮明話、專業(yè)化等特點,也更應該順應這一變化。英語課堂分層教學既是時代發(fā)展的需求,也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必然。分層教學既能夠適應每個個體的具體情況和客觀現(xiàn)實,也能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不同的進步和發(fā)展。
2 分層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具體操作
分層教學在現(xiàn)實英語課堂可分為以下幾個層面來操作。
2.1 學生分層
分層教學之前首先對學生進行英語能力的分層,主要以測試的形勢來進行。測試形式可有筆試、口試、分組活動、個別談話等等。根據(jù)測試具體情況,將班級所有學生分為一至三層。標準為:一層的學生英語基本功較好,英語各項能力比較扎實,對語言學習有較為濃厚的興趣,聽說表達能力比較全面;二層的學生已經掌握了日常的基礎知識,有一定的英語表達能力,對英語學習也保有興趣;三層的學生英語興趣不大,英語基本功不好,英語應用能力比較差,學習動力不足。值得注意的是,教師不能只憑借測試成績還要結合學生的個人意愿,最終使學生能夠找到有效的正確的層次。
2.2 教學內容分層
在面對不同層級時采用不同的教材是教學內容分層的主要表現(xiàn),每一層教材是針對的相對層級學生。在選用不同教材時,要充分考慮不同教材在英語各項技能中的差異,以及對本層學生的教學針對性。在高職高專院校內,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專業(yè)及今后個人發(fā)展狀況,加大實踐訓練,提高學生實際應用能力。所選用的教材也要多注重實際操作和實踐運用能力。教師在講授過程中,要充分運用各種現(xiàn)代化多媒體手段,采用各種教學手段來進行課堂授課;在分層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個人影響力,創(chuàng)造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從而增加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例如,第二層教材針對第二層學生,根據(jù)第二層學生的學習特點,教師可以主要側重于基礎知識的傳授與訓練。針對學生信心不強的特點,教師應以提高學生學習信心為重點,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
2.3 學生評價分層
在教學中或者某個階段結束后,為了取得客觀有效的教學結果,要對各層級學生進行測評并給出相應的準確評價。三層學生的測試內容和要求也要進行有效的分層。測試形勢可多種多樣,口試、筆試或者小組活動,但測試內容的選取一定要合理客觀,能夠發(fā)映出每層學生的實際水平。同時內容要與平時分層教學的內容密切相關,使學生有針對性地準備和發(fā)揮。在進行最終評價時,教師還要結合平時的課堂表現(xiàn),綜合測試成績,最終給出一個客觀公正的成績。評價的公正客觀,可以促使學生在下一階段的學習中更有的放矢,更有信心和目標,從而幫助學生取得更多的進步。
3 分層教學對語言學習的促進作用
3.1 學生的專業(yè)發(fā)展
分層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考慮每個個體的需要和實際水平,為不同的學生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與內容,使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選用不同的教材和形勢,著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尊重學生的學習能力的不同。分層教學使學生能充分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處于群體的何種水平。在授課教師的幫助下,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水平,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從而達到個人最好的學習效果,取得個人真正的發(fā)展。分層教學尊重了學生作為個體,可以,充分感染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動力和目標,幫助每個個體實現(xiàn)自身長足的發(fā)展。
3.2 教師教學積極性
分層教學也使教師擺脫了原來的舊式授課模式,“大鍋飯”模式,能力強的學生吃不飽,能力弱的學生吃不下的狀況,使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有了充分發(fā)揮的空間。分層教學可以激發(fā)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同時使教師在準備教學的同時更有針對性,更能因材施教,從而更好的發(fā)揮每位教師的優(yōu)勢和長處。通過分層教學,教師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更加了解,從具體出發(fā)備課上課,教學效果可以大大提高。同時,分層教學幫助老師更多的了解每一位學生,可以更好的加深師生情誼,這也可以反過來促進教師的日常教學。
4 結語
高職高專類院校大學英語教學工作和學生的專業(yè)素質培養(yǎng)息息相關,而原有的英語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xiàn)在的發(fā)展。分層教學在因材施教的基礎上,根據(jù)學生實際水平分成相應的層級。不同的層級制定不同的教材和教學內容,運用相應的教學手段來進行教學。分層教學可以在較大程度上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發(fā)揮空間。從實際出發(fā),使個體學生均可以得到有效地發(fā)展。然而,分層教學也有其不足之處,例如,現(xiàn)實操作性還需更多提高,對教師、設備等資源的利用增大等等。高職高專類院校的英語教師應該從實際出發(fā),勇于創(chuàng)新,在原有教學模式的基礎上發(fā)揮出自己的優(yōu)勢和長處,利用分層教學的特點,幫助學生在專業(yè)素養(yǎng)和英語水平上得到更長足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黃鹢飛,鄭聲衡,張菁.大學英語分級教學的探討[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11(1):80-83.
[2]梁智.英語分層教學模式的利弊及對策[J].教學與管理,2011(1):130-131.
[3]原媛.實施英語分層教學的初探[J].職業(yè)技術教育研究,2008(4):49.